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展会活动
      分享到:

      一个人的书画收藏撑起了半部中国美术史

        作者:施涵予 通讯员 沈蕾 2023-12-04 08:06:15 来源:美术报

          (1/2)东晋 (传)顾恺之 《女史箴图》(局部)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原项元汴旧藏)

          (2/2)东晋 王献之 中秋帖(局部)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项元汴旧藏)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2023首届“天籁阁”学术研讨会在嘉兴举行


        11月24日,“2023首届‘天籁阁’学术研讨会”在嘉兴举行,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和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挖掘“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与天籁阁的重大历史文化意义,传承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本次研讨会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与天籁阁”为主题,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嘉兴学院、嘉兴南湖学院主办,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嘉兴学院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中心承办。

        开幕式上,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伟刚,中共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东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方志伟,嘉兴学院党委书记卢新波分别致辞。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叶瑛,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永红,嘉兴市政协副主席王登峰,嘉兴市党建研究会会长、市咨询委副主任祝亚伟,嘉兴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中心主任吴云达,嘉兴南湖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贾文胜,嘉兴南湖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朱蓉,嘉兴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姚建新,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钱永忠等省市领导到会。开幕式由嘉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黄国强主持。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与明代收藏大家项元汴

        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2005年习近平同志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

        历史上,嘉兴一地书画名家辈出,如“元四家”的吴镇、“嘉兴画派”代表人物项圣谟、晚清“海派”画家蒲华,现当代漫画大师丰子恺、张乐平、米谷等。浙江大学“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在编纂出版“大系”过程中,留意到历史上嘉兴地区以项元汴为代表的收藏家、书画家群体对传承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项元汴(1525-1590),嘉兴人,字子京,号墨林山人,收藏家、画家。家资富饶,广收法书名画,贮于天籁阁中,其法书、名画以及鼎彝玉石,储藏之丰,甲于海内,精鉴赏,有“项元汴印”“子京”“檇李项氏世家珍玩”“神品”等鉴藏印。他是独步天下的大收藏家、首富、书画家,是反映明中晚期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典型代表。嘉兴天籁阁因项元汴累世收藏为世人所瞩目,而诸多藏品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书画收藏。

        项元汴的书画藏品数量庞大,绘画方面始于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下迄晚明吴门画派,各朝各代的名家珍品皆有收入。晋唐五代的写实人物、花鸟树虫,北宋山水的大气磅礴,南宋小品的工整精丽,元画承前启后、追逐“士气”、寄情山水,明画尽显吴地风雅。其藏品系统、完备,可谓是为后世勾勒了中国绘画千年史的发展脉络。书法方面,怀素《自叙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神龙本《兰亭序》、《万岁通天帖》等,均曾是天籁阁旧藏。

        上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翁同文先生曾借助千字文编目等,估算了项元汴的书画藏品规模,约2190件,并且还提到根据《故宫书画录》,故宫书画收藏共计4600余件。项元汴天籁阁旧藏涵盖了上朔东晋“二王”下至“明四家”的中国书画千年史,可谓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半部中国美术史。

        在“大系”收录的1700余件珍贵的元代及以前卷轴、册页数字图像中,仅项氏天籁阁旧藏就达260余件,所占比例之高,在历代藏家中绝无仅有。而今,这些旧藏遍布海内外顶级的文博机构,包括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京都国立美术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官”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其中不乏各馆的镇馆之宝,这在中国私家收藏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因为有项元汴,许多今日入编“大系”的名画珍品得以传世留存至今;因为有“大系”,项元汴那些在国运动荡之际径流百出、散佚浮沉的藏品,得以凭借新科技手段重新汇聚。

        经过“大系”团队18年来不遗余力地收集整理,目前,天籁阁旧藏在全球范围内的收藏分布情况已经得到了较为清晰的呈现。作为一项成果,研讨会主办方还特别编印了《嘉兴天籁阁绘画和书法藏品目录》,供与会专家学者参考。

        全国大咖共聚嘉兴 研究成果精彩纷呈

        本届“天籁阁”学术研讨会包含一场主旨发言与两个分会场,近30位专家学者发言。

        主旨发言环节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了七位长期以来活跃在艺术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研讨会主题作精彩的主旨发言。通过视频录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张立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余辉,先后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也从各自的学术研究领域出发,分析问题、表达观点。

        现场的四位发言嘉宾,也从不同角度与现场听众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许向群讲述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与天籁阁收藏的历史文化意义。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杨惠东以“大系”与中国古代绘画的出版为主题进行分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曹锦炎从印学的角度,介绍了对天籁阁主人鉴赏印的研究成果。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宗教哲学与艺术哲学研究所所长何欢欢分析了“大系”对佛学研究的重塑意义,得出“画为心使”的结语。

        为了办好本次研讨会,今年7月,主办方经过反复论证,明确了首届研讨会的主题,公布了研讨会的论文征稿启事。本次征稿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下午的两场分会场讨论上,分别围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和“明代项元汴的艺术与收藏”两个主题开展研讨。嘉兴学院党委副书记、嘉兴学院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中心主任吴云达和嘉兴南湖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朱蓉分任分会场主持,苏州大学副教授王照宇和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汤宇星分任评议嘉宾。

        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文博机构和嘉兴本土的文史专家,分别就“大系”与中国美术史、书画传承与保护的创新性研究、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转化,项元汴天籁阁收藏的特点、时代价值与历史地位,明代中晚期江南书画艺术研究等话题各抒己见,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会后,本次研讨会的成果还将结集出版。

        嘉兴如何用好天籁阁这张“金名片”

        因为项元汴和天籁阁,嘉兴与“大系”项目组,产生了交集,碰撞出火花。2022年,嘉兴首次举办“大系”特展之际,借助先进的技术,项氏“旧藏”得以在天籁阁旧地嘉兴数字化“重聚”。2022年9月,大系特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之际,特辟“天籁重辉”单元,介绍项元汴在保存和延续中国古代书画、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方面的巨大贡献,是嘉兴文化元素在国家级平台上的一次华丽亮相。今年3月,“大系”成果展研讨会和天籁阁专题讲座又相继亮相国家博物馆。今夏,嘉兴再启“大系”特展,以“古代人物画与服饰生活”为展览主题,在优秀传统文化与本土优势产业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转化、发展展开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项元汴及其“天籁阁”显然是嘉兴一张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金名片。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国际艺术史研究逐渐跳出了传统上单纯依赖风格分析的窠臼,迎来艺术社会史的转向。而在中国,随着赞助人、收藏史研究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明清收藏家群体的重要价值也随之凸显。书画收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次研讨会主旨发言专家之一的薛永年认为:“直接拥有视觉文化资源的鉴藏家,他们的收藏理念、鉴赏取向、品评标准和审美好尚,乃至他们据作品梳理出的艺术源流,都强有力地影响了书画创作。”

        项元汴就是这样一位影响着中国艺术史走向的大收藏家。自六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台湾那志良、翁同文等学者聚焦项元汴藏印和收藏,1984年韩国学者郑银淑在台湾出版了首部项元汴研究专著,此后,项元汴吸引了海内外诸多学者的目光,最近十年来,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如井喷般涌现。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利用好、打造好天籁阁这张文化品牌,首届“天籁阁”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也是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着眼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优秀传统、发扬时代精神,深化与“大系”项目组的合作交流,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大系”嘉兴特展,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举办“大系”成果展的地级市,也作为支持单位深度参与了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大系”成果展研讨会。通过举办本次研讨会,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进一步挖掘“大系”与项元汴天籁阁收藏的重大历史文化意义,传承和彰显传统文化精髓,促进“大系”成果的纵深挖掘和横向转化,打造好天籁阁文化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大系”项目实施20周年,也是项元汴诞辰500周年,嘉兴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办好“大系”与天籁阁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弘扬,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159(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