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展会活动
      分享到:

      刘海粟书法管窥

        作者:辛斋2023-12-04 08:02:10 来源:美术报
        刘海粟书法管窥

        刘海粟 穿山透石不辞劳诗 49×73cm 1976年

          11月26日,“墨舞龙蛇——刘海粟书法作品大展”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对外展出。刘海粟作为杰出的油画家、国画家、美育家,为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做了许多不可磨灭的拓荒性的贡献,与他的名字一样,虽然是沧海一粟,但也是百川归海、海阔天高的沧海一粟,自由漂流,终成正果。

          “心游万里不知远,自成一家始逼真。”刘海粟定型成熟了的书法风格似可以套用“骨法用笔”一说,干墨、浓墨、淡墨、湿墨熔裁得当,笔力海啸,横扫千军。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故工画者多工书。”强其骨的“骨法”含义包括“骨气”、“骨相”、“骨肉”,“骨法”的表现最后“归于用笔”,“骨法”的点线面的纵横捭、出神入化都要仰仗用笔,“用笔千古不易”。“气、相、肉”构建的骨法写意精神伴随刘海粟一生的书法蝶变,尤其是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

          曾任刘海粟美术馆馆长、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叶鹏飞评论:“刘海粟先生认为‘艺术可以养成独立的人格,养成坚强不屈的气节’,他的书法也是基于这一点上的。他早年随康有为习书,深受碑学影响。故他的书法尤其是行草书苍茫浑厚,气格博大,有着一泻千里的艺术効果,或淋漓尽致,或枯藤缠绕,相互交织,个性突出,与他绘画风格一致,更是他精神气质和人格力量的体现。”今年仙逝的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对刘海粟的书法有十分精辟的分析:“作为画家兼书法家的刘海粟,书法对绘画还有一个直接功能,那就是在画上书写题记。海粟老人告诫后学:‘画家要多练几种字体,以适应不同画面之需要……莫要死抱住一体不变。’古代画家石涛、扬州八怪便是这样做的,海老切身经验也是这样总结的。老人题画,以他广博的学识,兼长诗、书、画的才能,题‘大鹏’时用米芾《多景楼》句:‘云移怒翼搏千里,气霁刚风御九秋’,题‘葡萄’有《怀素自叙帖》中形容怀素草书的名句:‘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读来令人叫绝,非通才是想不出这等妙句的。老人如何稔熟古人名迹并自觉地将狂草入画,已经是很清楚了。”刘海粟的草书、行书、行草书的字里行间不乏拙、重、大的韵味,留存的书法几乎看不到篆隶作品,魏碑唐楷影子则熠熠生辉。不涉篆隶并不证明刘海粟不读汉碑及三代鼎彝,更不必提他老师康有为是高举碑学大纛的理论实践双栖人物对他的浸润。他所处的青壮时代,正逢碑学笼罩,自觉与不自觉的“读碑”都在他雄强苍茫的行草笔墨里得以贯彻。这从另一侧面解读,是否能够认定他与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由篆籀生发的行草书之外,又拓展了一条尊崇楷则而碑学意味浓厚、异曲同工的创作道路?总体观察,刘海粟杀锋入纸的书法颇具苏黄米蔡宋四家气局,糅合碑碣,一字一世界又互相呼应团结,包括他平时的一些便笺、手稿、书信等“不在意”的东西,均能反映出他书法的精髓。多数作品,用重墨,墨色较为干枯,营造出了苍浑的意境。也有些作品干脆用淡墨,墨虽润,但气势可不弱,一般碑派书家难以企及。

          刘海粟常常喜欢书写“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一联,人间烟火,纸上云海,是自负也是自况。他墨舞龙蛇的拙、重、大书风既针对大件,又涵容小品,人文性与艺术性叠加,打通了碑碣与墨迹、打通了传统与现代,哪怕单一就书法水准而言,刘海粟在当代仍数一流,绝不可以“画家书法”视之。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146(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