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温润之州 风景正好——温州市探索艺术乡建的具体实践

        作者:杨明明 曹凌云2023-10-17 06:59:09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新时代、新伟业、新墨韵。近日,以“洵美东瓯”为主题的温州新征程书画展在温州市鹿城区亮相,50位温州籍当代书画家携百余件力作参展。“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如何以文艺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文艺界必须大有作为,用文艺活动和文艺作品助力温州市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展览策展人、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谢子康说。

          自从2020年8月以来,温州市文联系统充分发挥组织和专业优势,动员广大文艺家用创新精神、创作热情,介入和参与全市艺术乡建工作,温州各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文艺乡村”,纷纷成为网红打卡点和游客集聚地,“艺术”与“乡建”在村子里实现水乳交融、无缝衔接,成为温州乡村振兴路途中的亮丽风景。同时,艺术乡建也逐渐成为温州市文联系统探索艺术共建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特色品牌。


          以文铸魂,凝聚精神力量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寓意“温润之州”,有着温和湿润的气候和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温州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南戏的故乡,瓯越文化、商港文化源远流长。温州市在艺术乡建实践中,充分发挥文艺资源禀赋,深耕文化沃土,探索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新路径,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辨识度的文艺阵地。到2023年8月,温州市成功打造4个艺术乡建省级典型案例,建成21个市级艺术特色示范村,搭建一批艺术乡建交流展示平台,形成一批特色凸显的艺术乡建品牌成果,有效激活人的个体价值和乡村资源价值,凝聚起砥砺前行、担当实干、奋斗追梦的磅礴力量。

          穿过巍巍城门,踩着青青石板,当我们进入瓯海区山根村时,仿佛闯入一座“活态博物馆”。作为温州市实施保护性开发的重要村落,山根村保护性开发明清建筑7幢、近现代建筑120多幢。瓯海区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主动参与对这些建筑的空间进行新的布置和艺术化处理,使古建筑与现代建筑在烟雨水乡中浑然一体,呈现出一幅古今交汇、和谐共融、宜商宜居的优美村落。瓯海区文联还组织大批文艺工作者到山根村参观,促使一些年轻艺术工作者在山根村开设艺术空间、音乐餐吧,在此扎根。现在,山根村游人如织,更有音乐爱好者来此表演、摄影爱好者来此拍摄、美术爱好者来此写生。山根村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姜进说:“这些有历史年代感的建筑是村里的财富,但长时间没有发挥作用,这几年我们终于以艺术乡建为突破口,走出一条让‘财富’发挥‘财富’作用的路子。”

          乐清市文联着眼于打造乐清乡村文艺地标,凝聚乡村文艺人才,依托当地文艺家团体,深度挖掘地域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打造各具特色各有亮点的文艺阵地。目前,淡溪镇王十朋故里梅溪草堂、翁垟街道南怀瑾故居、柳市镇黄华社区曲艺创作传承基地、龙西乡上山村艺术写生基地等均已建成。乐清市文联注重与省级文艺家协会、中国美院等对接,形成联动态势,引进高品质文艺资源,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常态化开展文艺精品活动,有效积聚人气,开展各类文艺写生、展览、演出活动。如联手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在仙溪镇举办浙江省青年摄影人才研修班、“千年古镇,全域新貌”全省摄影大赛及作品展等多项大型活动,助力仙溪镇成功创建温州首个“浙江省摄影之乡”,扩大影响力,推动摄影旅游产业成为该镇的主导特色产业,促进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健康开展。

          温州素有“南戏故里”的美誉,全市共有传统戏剧类世界级非遗1个、国家级非遗6个、省级非遗15个,占全省传统戏剧类项目总数的29%。近年来,温州市政府牵头,从人才培养、剧目创作、市场开发、资源管理等方面出发,成立“温州剧本中心”,对温州整个区域内戏曲资源进行整合,各剧种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发挥集群优势,推动地方戏曲共同发展,如创排了现代题材瓯剧《兰小草》,越剧《风乍起》《柳市故事》《霞光》等作品。同时建立乡村戏曲实践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深化温州市越剧院等剧团与高校合作办学内涵,播撒戏曲文化种子,培养“戏曲苗子”,逐渐形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衔接、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戏曲进校园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校园戏曲传承发展新局面,培育一批本土优秀戏曲文艺人才。温州市文联依托乡村阵地,通过“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近3年来组织戏曲表演艺术家深入100多个乡村,累计演出1000余场次,上演了《琵琶记》《张协状元》《荆钗记》等经典剧目,把深受群众喜欢的经典剧目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2023年大年初一晚,在温州录制的《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戏曲频道播出,打响了温州南戏故里的名号,让“国粹”变“国潮”。这些大动作,很好地营造了文明、健康、欢乐、和谐的乡村文化氛围,为进一步深入实施艺术乡建提供了精神助力,体现了温州以戏曲点亮乡村振兴的积极成效。

          塑形、铸魂,在一座书院或艺术博物馆中悄悄发挥作用。泰顺县作家包登峰,是库村书院创办者、库村文化大使、泰顺县新乡贤参事会理事。他依靠自己亲手打造的库村书院,传承发扬优秀地域文化,重塑库村文风。近3年来,库村书院开展文化沙龙、读书分享会、库村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达百余场,参与群众近万人。他带领本村村民“读万卷书”,引领周边村民“走读库村”,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目的。瓯海区民间文艺家张金成用自己收集来的老砖石在瓯海区上蔡村塘河岸边打造了一座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经常性举办展览、音乐会、讲座及研学教育活动,扎实推动文化为民惠民,不断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温州,这样的艺术家很多,他们不断发挥自己的艺术专长,推动文化与乡村建设相融合、相促进,在村子里播撒下一颗颗文艺的种子、文明的种子、家国情怀的种子,发挥着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立德树人、凝心聚力的重要功能。


          以艺化人,丰富群众生活

          温州市在艺术乡建工作中始终以人为本,守牢阵地,打响品牌,用文艺润泽千家万户。仅2021年,全市结合艺术乡建成立文艺创作采风基地25个,其中“摄影小镇” 6个,音乐创作采风基地4个,“浙江书法村” 4个,文学创作采风基地3个,美术创作基地2个。2022年,温州市文联全年线上线下开展文艺惠民活动300多次,参与志愿者数4000多人,受益群众约300万人。近3年来,温州市文联在“墨香温州”活动中,携手有关单位建设百个墨香校园、单位、村社、家庭,开展公益书画讲座380场;“温暖全家福”活动为8000余个家庭、 5万余群众免费拍摄全家福和肖像照。今年以来,温州市各县(市、区)创新形式,开展各式各样接地气、弘扬主旋律的文化惠民活动,如创意手工制作、热闹非遗市集、趣味文艺课堂等一一呈现,从而使群众感受到文化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来到瓯海区泽雅镇。泽雅,顾名思义,“泽”为水,“雅”为美,当是多秀水之处。不过,我们的眼前则是“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竹子是造纸的好材料,泽雅镇拥有千年纸山文化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泽雅风景名胜区。2021年年初,温州籍文艺工作者方晨光等来到泽雅镇源口村,在这里参与建设龙溪艺术馆,为村民和游客打造“一步一景,望山亲水”沉浸式体验的艺术馆。该馆建成后还举办各种展览,如2021年9月举办了“孤独的荣耀”——莫迪里阿尼100年(版画)全球巡展(温州),展出100余幅意大利国宝级艺术家莫迪里阿尼的光刻石版画作品。这些高规格的艺术展览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有村民说:“以前我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还难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现在在家门口不费吹灰之力,享受到这样丰盛的文化大餐,轻而易举地满足了自己的精神需求,真是满满的幸福感。”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春天呀满山新茶吐芬芳,姐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一批群众演员正在欢快地跳着舞蹈。她们时而聚拢绕圈,像绽放的一朵莲花;时而集成一条线,灵动的步伐像从碇步桥上缓缓走过,在场的观众不断拍手叫好。这是我们在泰顺县东溪乡上村村文化礼堂看到的一幕。泰顺县东溪乡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乡,是泰顺的传统产茶区,也是著名音乐家周大风作品《采茶舞曲》的发源地。近年来,泰顺县文联与东溪乡政府密切合作,积极打造以“茶歌小镇、音乐东溪”为核心的风情小镇,以音乐为线索,串连起水上舞台、《采茶舞曲》纪念馆、音乐主题广场、名家创作工作室、茶歌风情特色一条街、美丽河道景观工程、滨水景观平台等公共艺术空间建设项目。通过温州市和泰顺县两级文艺家的培养与引领,东溪乡民间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组建了《采茶舞曲》舞蹈团、繁星合唱团、乡村民乐团等多支乡村艺术团队,并开展室内音乐会、免费艺术培训、棋艺赛事等数百场活动。

          温州市文联以“一团一会”(温州市民艺术团和温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为主力,形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态化服务机制,开展“到人民中去”“文化进万家”等文艺志愿服务,举办“五个一百”系列活动:百名作家写温州、百件作品展辉煌、百名文艺家走基层、百场视觉展推精品、百场惠民活动送艺术。通过举办少儿文艺大赛、合唱节、摄影艺术节、电视舞蹈大赛、故事会、“瓯江山水诗路”书法作品展等活动,提升了群众的文艺修养,让群众从观众变成了演员,从被动欣赏文艺节目转变为主动参与文艺节目,并逐渐成长为当地的文化带头人、文艺骨干,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形成了各个艺术门类的集群效应。


          以建弘业,助推乡村振兴

          让艺术走进乡村,是对其社会价值的重新激活,是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生命力,带动乡村快速发展。

          近年来,温州市以南戏故里为牵引,擦亮百工之乡、歌舞之都、鞋服之城等多张名片,让戏曲和旅游相得益彰,融合发展,带动瓯塑、瓯绣、瓯窑等文创产品和鞋服产业的繁荣。这就是依靠艺术乡建主体之间所建立起来的顺畅沟通与协调机制,构建了一个互促互进、和合共生的生态圈关系。政府、村集体、文联承担着主动谋划、引导、支持、激励和监管的角色,其他文化主体如文化产业投资者、运营者、文艺工作者、村民等之间本着遵循市场的规则,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共同盘活现有文化资源。

          今年年初,温州市、鹿城区政府和有关村集体,在市、区文联的联手谋划、引导下,和一些文化主体一起,利用“戏曲春晚”带火的九山书会、南戏博物馆、青灯石刻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着手南塘夜画、江心屿、公园路等经典景点的提升建设,并借力而行,推出“跟着春晚游温州”等探秘南戏故里的旅游线路。凭借央视平台,推出“诗画山水、南戏故里”旅游宣传语,因地制宜开发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以山水为媒、戏曲为案、非遗点缀,将传统拍照式旅游变为观赏式、体验沉浸式旅游,真正实现各主体共创共享共赢。

          我们来到永嘉书院景区,正值周末,只见游人如织,“庆国庆文艺演出”在水上舞台拉开序幕,舞狮、古筝、歌唱、街舞等文艺节目一一登台亮相,吸引了一大批过往的游客驻足观看。永嘉书院位于国家4A级楠溪江风景区核心区域,占地面积5000亩,近年来以永嘉学派为学术支持,打造富于文化内涵和娱乐情趣的文艺创作基地,通过艺术家的驻留、创作、交流,开展各类文艺惠民和文化公益活动,传播永嘉耕读文化,助推永嘉山水田园旅游发展。

          洞头区中屿景区位于洞头区元觉街道沙角村,景区面积0.68平方公里,有烟墩山森林公园、花岗渔村等景点。近年来,沙角村集体注册成立中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搭平台、引企业,洞头区文联主动对接,入驻文艺工作者,提升打造“中屿等到你”婚纱摄影基地、妈祖主题公园,扮靓沙角海鲜美食街。2021年至2022年,中屿景区吸引婚纱摄影企业2家,带动本地村民就业10人;新建网红摊位14间,5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上班”“家门口开店”;新增民宿餐饮店铺20余家,带动100余名村民稳定增收。2021年以来,沙角村实现年接待游客数超50万人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超1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超3000万元。

          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温州市各县(市、区)艺术乡建始终采取以自然生态为依托、文化产业为引擎、乡村特色为支撑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如平阳县鸣山村以非遗蛋画、陶艺等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以中共浙江省“一大”旧址打造平阳“红动浙南”基地。平阳县青街村在修旧如旧的历史街区和古建筑中,进行诗歌创作、山歌对唱、摄影美术书法展览等,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力。


          以联通心,育新人推名家

          在瓯越大地上,万千乡村已从“梦开始的地方”,到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背后,离不开温州广大文化人、艺术家孜孜矻矻的努力,基层文联组织发挥着“以联通心”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今年1月10日,瓯海区南白象街道文联和茶山街道文联成立,至此,瓯海区13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文联组织,实现了镇街文联组织全覆盖。在温州的乡镇街道纷纷组建文联,这是近几年的新鲜事。镇街文联是文联组织的基层基础,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前沿阵地,是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的“最后一公里”。温州市现有乡镇街道文联183个,企业文联4个,这些文联组织对全面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促进文联组织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坚持文艺惠民、繁荣文艺事业发展,围绕艺术乡建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发挥了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

          各地文联依托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环境,结合乡村发展的总体规划,形成“一地一品,一村一品”的文艺特色格局。经过这几年努力,永嘉县获“中华诗词之县”称号,鹿城区获“中国刺绣艺术之乡”称号,苍南县获“中国童谣文化之乡”称号,永嘉县、瑞安市被中国摄协授予“中国摄影创作基地”等。

          鹿城区有国家级非遗2项,省级非遗15项,市级非遗61项。鹿城区文联关注非遗传承人,邀请央视《探索·发现——匠人·匠心》栏目组,深入鹿城区仰义街道龙川村非遗传承人缪成金、缪一川等文艺家工作室,拍摄了彩石镶嵌、温州石雕、瓯塑等一系列鹿城非遗项目,并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

          瑞安市把文联的工作着力点放到乡村,将瑞安圣井山、东源村、陈岙村等8个景点、乡村纳入中国摄协采风创作基地名录,组织摄影比赛6次、展览10场、采风6次。今年春,瑞安市文联联合马屿镇政府举办圣井山杜鹃花节·儒阳市集摄影比赛,给基层摄影爱好者提供创作平台。瑞安市文联还持续开展以百名文艺家走乡村、百部鼓词进礼堂、百场展览送基层为内容的“三百”行动,仅2022年,就组织当地文艺家深入农村蹲点创作305人次,开展书画、摄影展览105场;深化文艺志愿者公益服务,举办公益艺术培训班31个,受众982人。

          泰顺县东溪乡十分重视艺术土壤的培育,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建立浙江音乐学院、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四大音创基地,被命名为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该乡每年邀请浙江大风艺术学校教师到上村村文化礼堂进行授课培训,使东溪乡的学生得以分享专业的教育和指导。东溪乡积极联合浙江音乐学院、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音乐专家和大风艺术学校教师,开展制茶体验活动、暑期音乐党课等活动,培养当地艺术人才。

          作为尝试,温州市文联探索实施“艺术乡建模范带头人”制度,“带头人”不仅要协助所驻村挖掘、展示、弘扬乡村文艺文化资源,还要探寻挖掘民间文艺潜能,帮助培育文艺新人、骨干,组建特色文艺团队。

          永嘉籍艺术家周建朋,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7年任教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大理大学滇西民族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周建朋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回到家乡永嘉县上日川村,开始了他的艺术实践,建成“箬溪精舍”和“楠溪书院”等山水写生基地。近年来他作为艺术乡建模范带头人,凝聚多方力量,引进各地许多艺术家,打造“箬溪国际艺术村”。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上日川农民家的菜地被改造成艺术家菜园,废弃的小学被改造成美术陈列展览馆,闲置农房被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艺术酒吧、画廊等一个个“美学微空间”。2022年,周建朋被评为“温州十大杰出青年”。当地村民说:“上日川村原本与大多数乡村一样,资源稀缺,资本有限,突然来了一个‘宝’(指周建朋),变戏法一般,把上日川村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艺术村。”

          当前,温州市艺术乡建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已形成了众多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乡村文化品牌。但在具体建设工作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一些文艺工作者认为,文联的任务是带领文艺家创作高大上的作品,没有必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没有必要把文联本来紧张的人财物资源投放在培育文旅IP上;一些文艺工作者“送文化”下乡只是一时的“应景”,没有长期“种文化”的计划,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又比如全市各文艺家协会、各县(市、区)文联在落实艺术乡建过程中出现进度不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温州市、县、镇三级文联还需要进一步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力量,扎根乡村,服务群众,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为乡村振兴提供丰润文化滋养和有力文化支撑。

          我们无论在温州的城区、街道,还是在山村、农家,最真实最深切的感受是文艺不再是剧院里的阳春白雪、书斋里的文人雅事,而是乡村大舞台上的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艺术乡建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让大家在富起来、美起来的同时,也让大家雅起来、乐起来。


          (杨明明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温州市文联主席,曹凌云系温州市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0(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