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展会活动
      分享到:

      新时代考古成果展现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作者:刘源隆2023-10-12 07:31:3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新时代考古成果展现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展出的展品   卢旭 摄

        9月1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11家央地共建博物馆承办的“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

        “展览系统展示了全国43家文博考古机构最新考古出土的近400件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主任、该展览策展人赵永介绍,展出的展品时代为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涵盖田野考古、水下考古、边疆考古、丝绸之路考古等多个领域,包括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江苏太仓市樊村泾遗址等的重大考古发现。

        “中国是人类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百万年前,远古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赵永说,一万年前农业的产生使各地出现了小型定居村落,为文明产生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分化,中华文明逐渐呈现出多元起源、丰富多彩的样态,并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基因,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出土的阿舍利手斧是本次展览的重要展品之一。手斧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创造并使用的重要工具,具有对称性、多功能性的特点,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被考古学家称为“早期人类心灵之窗”,可用于切割、挖掘、砍伐等。赵永表示,在青藏高原发现旧石器时代手斧,不仅解决了中国、东亚有没有阿舍利技术体系的争议,也刷新了人们对人类征服极端环境历程的认识。

        青铜器也是本次展览的重要品类。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青铜盒以华丽的造型受到观众的注目。检测表明,铜盒内的残留物是以油脂、植物精油、朱砂及方解石、霰石为主要成分的化妆品,是中国先秦时期化妆品应用的重要实物资料。

        赵永介绍,北白鹅墓地是一处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墓地,为研究晋南地区不同时期的人群族属、埋葬习俗、采邑制度及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对探讨黄河文明、探索晋南地区文明化进程、实证中华文明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件北魏时期的鎏金錾花人物银碗以独特的西域风格纹样成为展览的焦点。该碗出土于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1号墓。碗的腹部伸展出四组“阿堪突斯”叶纹,将腹壁四等分,每一等分之间的小叶纹之上托着一个圆环,圆环内各捶揲一个人头像,头像皆侧身,高鼻深目,两两相对,为三女一男。

        “有学者认为其属于萨珊波斯器型,它的发现为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提供实证。”赵永说,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包容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共同铸就了多元一体、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江苏省太仓市樊村泾遗址出土的青釉弦纹三足炉就生动显示了丝绸之路连通世界的重要作用。太仓樊村泾遗址于2016年1月发现,经过3年多的持续考古发掘,累计发掘约1.5万平方米,发现房址、道路、河道、灰坑、水井和灶台等各类遗迹477处,出土了数以吨计的以元代中晚期龙泉窑青瓷器为主的各类遗物。太仓是元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之一,据推测,该遗址系一处经销以元代中晚期龙泉青瓷为主的陶瓷贸易集散地,是元代太仓港参与海上贸易的实物证据,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了新的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展厅设计参考了考古工地独特的空间结构形式,以横平竖直的“探方”为基础,在此划分上进行“层叠”式的空间组织,让观众更好地体会考古工作和考古成果的关系。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副研究馆员、该展览展厅主持设计何欣表示,希望用生动的形式呈现中国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以及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4(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