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高古简远 朴拙沉雄——谈羿耿庵书法

        作者:江南2023-09-15 08:15:45 来源:中国艺术报
        高古简远 朴拙沉雄——谈羿耿庵书法

        “愿将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篆书) 羿耿庵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前贤已经把书法演绎成熟透的艺术,留给后人的发展空间已经很小。数十年来真正能够在书法园地强势崛起,自成一格的书法家为数不多,而羿耿庵正是这“为数不多”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书法和收藏爱好者,我偏爱羿耿庵的作品,并向海内外的朋友倾情推介。有朋友问:巍巍华夏,书家万千,何以对他情有独钟?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作了如下回答:

          首先,作品章法严谨、法度森严。

          羿耿庵是位典型的遵循传统的书家,起点高,路子正,有着厚实的功力。鉴藏家冠宇曾不止一次地告诫我,审视一幅书法作品不仅要看字的结体,还必须探究字体的源头和根系。纵观羿耿庵自出道以来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书艺演进的轨迹和脉络。据羿耿庵自述,他从青少年时期就漫游于帖学和碑学之间,潜心临习诸种法帖。取法秦篆汉隶,上溯甲骨石鼓钟鼎,下及钟繇、二王、米、赵,旁系王铎,上下求索,广集博采,取精用宏,心摹手追,逐渐形成自己高古简远、朴拙清雅的书风。他的作品既有汉碑的沉雄跌宕之气,又有汉隶的肃穆古拙之风,耐看耐品,如啖橄榄,回味无穷。

          其次,用笔用墨、谋篇布局的匠心独具。

          书法并不神秘,是字的艺术,是由笔墨在白纸上演绎的“黑白道场”。这就要求书家熟练掌握用笔的技巧和用墨的精当,羿耿庵显然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在他的作品中,从开合、张弛、徐疾的节奏韵律,可以看到其用笔的游刃有余;从墨色浓淡、枯涩、虚实的丰富变化,可以看到其用墨的从容大度。这种虚实相间、浓淡相映、枯涩相辅产生了若即若离、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而错落有致的排列和恰到好处的留白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彰显出空灵飘渺的魅力,完美地再现了汉碑“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笔锋所向,层层递进”的韵味。

          第三,追求极致的韧劲。

          迄今为止,羿耿庵已经举办了数十次个展。但是他并不满足已有的成就,而是不断地自我否定,为自己设立新的目标。他深知“雄鹰褪羽才能飞得更高,孔雀褪翎才能更加亮丽”,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褪羽”和“褪翎”,使他的书艺不断提升,作品更加亮丽。耿庵先生以自己的行动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要想有所为,就别吝啬自己的“羽翎”,必须坚定不移的“褪羽、褪翎”。

          第四,作品中蕴含禅意。

          富有禅意是羿耿庵作品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鲜明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一副优秀的楹联不仅是作者学养、情怀、志向的外在表现,更是作者与读者的直接互动,它似一盏明灯,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它似一面镜子,既审视别人更警策自己。“泽以长流乃称远,山因直上而成高”,此联蕴含的禅意不言自明。读羿耿庵创作的楹联,很能引发我的共鸣,引人沉思、发人深省,受启发、受教益。

          第五,敬重于他的人品。

          羿耿庵出身寒门,在他读书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贵人”相助,特别是得到书坛前辈大家沙曼翁先生的无私教诲和提携。羿耿庵是个知恩、感恩的人,他一直想用自己的“书法”为社会多做一点有益的事。2010年6月,他在家乡江苏常州发起“守望经典,弘扬国粹——千人书写、万人签名汉字书写演示”全国巡讲活动,至今已延续十多个春秋,还先后走进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等数十家单位、院校,举办书法公益讲学活动。2012年起,在北京连续举办了三次个人书法公益艺术展,并将部分书法作品捐赠给有关单位; 2015年在家乡举办“翰墨凝受——羿耿庵书法爱心义卖公益展”,并将义卖款全部捐赠……他的爱心善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从年少成名到年过花甲,羿耿庵在书道上行走了近五十年。春来秋去,花开花落,当年的青涩少年已经破茧成蝶。他的恩师沙曼翁曾预言“如继续勤学,其成就我不可测量也”。据此,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并可以预见,以他的才情、勤奋和对书艺的极致追求,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5(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