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远望者的精神图谱

        作者:高世名2023-07-26 07:38:04 来源:美术报
        远望者的精神图谱

        许江 富春山旅图·鸬鹚风树 130×9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许江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废墟画家”。废墟对他而言,并非浪漫主义的感伤风景,而是现代性的遗迹、文明冲突的剧场。在20世纪,大规模的生产和毁灭空前紧密地纠缠在一起,废墟之生产达至顶峰。在向着过去与未来的无限遥远处的凝望中,许江描绘出时间的废墟与纪念碑,那是意志冲突、暴力肆虐的历史剧场。因此,他笔下的老外滩并不是寻常的都市风景,而是现代性的沧桑佐证。在画家的眺望与鸟瞰中浮现出的,是一种时间溶剂中渐次销蚀、疏离继而远去的景象,蕴涵着集体记忆的隐约线索——那些未完成的、已消逝的事物,是画家观照和捕捉到的“逝去与即将逝去的风景”。

          2003年,在马尔马拉海附近的小亚细亚高原上,许江邂逅了一片广袤的向日葵。此后近二十年间,他将人生的况味和存在的历史尽都托付给了那一片片葵园。无论荒寒还是灿烂,葵是他的身世、他的心象、他的命运,个体的生命历程与作品意象的生成同构,一齐聚合于这远望者的葵园。十数年间,他如农夫般在画布上每日劳作,谱写出一曲大地深处的精神史诗。

          许江格葵、画葵,不只是为了自知自识,更是为了画出一代人的生命记忆、一代人的心事、一代人的精神图谱。在最初的“远望”系列中沉浸着的,是灵魂深处的遥远与荒凉。葵虽是大地上共生的一群,却又难掩它们的孤独岑寂,那是集体中的寂寞、人群中的孤独。这是许江这代人独特的生命体验——理想、沧桑、坚韧、倔强、孤独而不颓废、苍凉而不哀伤。这曾经向阳绽放的一代,以岁月为笔,以沧桑入画,于磨难中获得滋养,从孤寒中觅其膏粱。

          从上海外滩到德意志角,从德累斯顿到圣彼得堡,从中国美术馆到国家博物馆,再到肯尼迪艺术中心……在2006年至2020年的十五年间,许江带着他的葵与葵园巡游于世界各地。疫情三年,许江身即山川,将身心忘情地投入到江南的山山水水。

          在西方艺术史中,风景画的发生依托着自然客体化的过程,正是在近代世界观的建构中,风景才从大地中被剥离、提炼出来,成为“文化中介化的自然景观”。而在中国的艺术经验中,山水却是以形媚道,以象应天,是中国人独有的世界观的艺术。在这种世界观中,山水经验所牵系着的本源性关系,不在主客之间,而在人天之际。山水非独眼前所见之景物,亦不只历代文人登临之丘壑、隐逸之林泉。山水者,山川道路、丘石林木俱为一体,眼前世界俱平等相。山水浑然一体,物象连绵不断,上下前后广延不可分割,无分无界,无量亦无限。

          许江画山,既非风景,亦非林泉。数十年东寻西觅,辗转逶迤,从废墟到荒原,再到葵颂的黄钟大吕,他的心胸早已超出了传统文人从庙堂到山林的隐逸之风景,更非“所见即所得”的写生画家。写生,在许江的世界中从来不是对景状物,甚至不只是缘物生情、托物言志。写生之生,不只于生动,甚至不只是生意,而是生涩之生、生熟之生,是从语言的陌生性中开出一条生路,是从生涩中磨砺、激荡出生机。

          从龙泉到天台,从富春到雁荡……许江身即山川,却从不描绘如画江南。相反,他往往从山林最寻常处着眼,每每自不入画处着手,却神奇地从大自然的粗服乱头中转化出盎然画意——他在寻找一种“不周”,那是自然的无序与本然,是造化的“不齐之齐”。

          然而,在许江笔下的丘壑林木之间,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贯穿在废墟、都市、荒原与葵园中的那种历史的沧桑,那种抗争中生长的铿锵作响的力量。他心胸中所鼓荡的依然是大地原野上的风,他画面中所照见的不是山水林泉,而是山河岁月。无数人的身世浮沉、生命的周而复始皆隐现其中,于无尽岁月中演化迁变,与家国命运相契相连。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这杳无人迹的山林中依然饱含着人间情味,更蕴藉着绘画语言的自我磨砺与勃勃生机。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7(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