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摄影家颜劲松:微镜头聚焦新时代

        作者:徐继宏2023-07-25 07:37: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摄影家颜劲松:微镜头聚焦新时代
        颜劲松在乡村采风     受访者供图


        小人物、大场景,小镜头……走进颜劲松的摄影艺术世界,在被一幅幅摄影艺术作品感染的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伟大变革。

        用相机记录烟火气

        “摄影表现事物比绘画来得更迅速、更直接。”颜劲松说。1991年,他考上浙江温州师范学院(现温州大学)美术系,因为经常到全国各地采风,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相机,从此爱上了摄影。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的一所中学当美术老师,他依然利用业余时间到处摄影。后来,他干脆辞职坚持创作。“创作一直在路上,从没有停止。”颜劲松说。

        接地气是艺术创作的根基。好的作品一定是从生活中来的,这才是艺术的真谛和创作的归宿。2008年开始,颜劲松在甘肃兰州待了多年。兰州到甘南很近,他经常开车去甘南拉卜楞寺,直至跑遍了甘南周边地区,拍摄了很多藏民和他们从事的各种生产、生活和生存境况照片。“因为从小习画,又做过美术老师,以相机为画笔是我擅长的。”颜劲松说。如今,颜劲松每年都会安排时间去西藏采风、体验生活、记录当地变化。

        在浙江温岭,颜劲松坚持记录着家乡的发展。“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温岭从事讨海工作的都是留守妇女和较为年长的人。再过一些年,讨海的丰收图景也许就不再有了。我想一直拍下去,记录当下的烟火气。”颜劲松说。

        用摄影讲述乡村故事

        近年来,颜劲松的镜头开始聚焦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将乡村故事用长卷形式表现出来,作品扑面而来的张力和直扣心扉的震撼让人耳目一新。比如,表现人民幸福、百姓安康生活场面的《上学路上》、表现浙江温岭渔民劳动场景的《丰收的码头》、表现浙江松阳茶农丰收之景的《松阳茶·香天下》等作品,在摄影界受到了广泛关注。

        两年前,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柳军带领颜劲松等摄影家采风团赶赴川藏高原。采风回来,颜劲松创作的《松茸丰收季》在中国文联的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展出。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认为,颜劲松的作品始终着眼于当代中国乡村、聚焦于当代百姓的现实生活,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颜劲松介绍,他将现场拍摄、收集来的素材,通过数码后期进行加工与重新组合,这种创作手法是对摄影前辈郎静山的继承。郎静山早年的艺术梦想是将所有拍摄到的美景融合到一起,所以发明了他称之为“集锦摄影”的创作方法。其目的是要在摄影这门由西方传入中国的艺术媒介中,融入独特的表现方法,创造出一种新型影像。

        “把百姓多姿多彩的当代生活记录下来、表现出来,是我艺术创作的理想。”颜劲松说,中国那么大,以乡村为主题的创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21年,他到湖南、贵州、广西等地拍摄素材,拍到了很多苗族群众的生活景象,并且用这些影像创作出了以苗族人为题材的作品。目前,围绕“新时代下的百姓生活”这个主题,颜劲松已经完成了一部分作品,未来几年也会继续创作下去,深入反映普通老百姓的现实生活状态。

        用作品展现时代特征

        长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绘画形式,装饰性较强。颜劲松的长卷作品既别出新意,又具有传统艺术的基本特征。在颜劲松看来,中国故事以及中国形象要依靠中国亿万百姓的平实生活来展现。

        因为深入生活、扎根群众,所以颜劲松的作品内容生动、画面丰富。“生活中很多事物,只要用心发掘、用心拍摄,都能给我们惊喜。”颜劲松说,摄影长卷创作的过程就是发现藏在生活中的美的过程。他随身带着一台小相机,随时记录着他的发现。

        柳军说,颜劲松的作品始终以人民生活为主要创作对象,着力表现的是当下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生存状态,不仅具有人民性,而且时代感鲜明。在他的作品里,看到的是大美,彰显的是大爱,展示的是伟大的新时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大课题。深入生活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才能真正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摄影家应深入生活、聚焦民众、反映时代,把老百姓放在画面的重要位置。”颜劲松说。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8(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