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草书:妙用部首与移位换形

        作者:王谦2022-04-30 07:45:32 来源:中国美术报

        草书除了笼统的结体化繁为简和简化用笔环节,还有两类特殊的“规定动作”,一是部首的规律性简化和在此基础上的以一代多、合并通用,一是部分字的草法在整体结构上的移位换形。

        先看一下草书部首的特殊规定。

        草书部首的规律性简化,是在草书成熟和定型之前,在战国古隶和汉初隶书等多种书体形态的草化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汰选之后,逐渐约定俗成的结果。一个部首经草化,会形成一种或几种写法,它们在后世的草书创作中,书家会根据自己的喜爱和运笔习惯而有选择性地使用。

        民国时期于右任先生推出“标准草书”方案,在确定“易认、易写、准确、美丽”四项标准的基础上,对不论只有一种写法还是有多种写法的部首,都确定一种写法作为标准,使草书部首以一代多的特点得以落实,极其方便学者习草、观者识草。于右任将归纳、总结出的一系列草书部首给予一个名称,叫作“草书符号”。

        如,隶书、楷书“得”“独(獨)” “将(將)”“祸(禍)”四字的右部各不相同,但草书却用同一草法完成。也就是说,这几个部首是共用同一个草书符号。

        再看看草书结体上的因势移位、变换次序的情况。

        部分字的草法为求笔势贯通和减少笔画的目的,同时也适度顺应运笔手腕的生理特点,对篆、隶书的部首或笔画的次序作出大胆改变。如“华(華)”的草法,是先写篆、隶、楷中的上部内容即“艹”部,继之一竖由上向下,再回到中部接写原属下部的内容即两个横画,而将原属中部位置的两个十字交叉在字的下部顺势写出。

        如,王羲之、怀素、孙过庭、韩道亨今草与赵雍章草所书“华(華)”字与隶书写法的对比。

        以上是将草书在结体上的特点进行分解之后作出的归纳。草书符号的运用和结体的简省书写,许多情况下并非简单嫁接式的独立应用,实际在草书的学习和创作中,是将结体简省和部首以一代多以及结体的因势移位等方法,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综合运用,达到整体性的变化。

        如“异(異)”字,皇象章草写法将上部的“田”简写为“マ”,属草书符号的应用;然后写出“共”部的上横(有的书家写为长横折,与下一笔贯气),而将原交叉形态的两平行短竖在此横画之下简写为随手而书的一“点”一“撇”,接着写“共”部的下横;最后将隶书中贯穿中部的竖画与下部的左撇合写为一长撇,写完右撇(或点)。王羲之今草写法,将上横下面的一“点”一“撇”连写为一短横,书写速度更快;孙过庭草法介于章草、今草之间;鲜于枢大草写法,上部将“マ”简省为顺势两点,下部将贯穿下横画的长撇,改为写完末横后便向左下接写此撇,而简省了与横画穿插的周折。

        虽然行书也有以点代画以求简捷的特点,笔画之间主要用连写来加强书写速度,但部首、结体方面与楷书相比并无实质变化,不会发生明显的部首简写和以一代多,更不会出现一个字里面的部首、笔画发生较大幅度移位的情况。这也是行书、草书之间的要质区别。


        (作者系山东艺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1(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