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展会活动
      分享到:

      追求自由的一种方式——我的父亲以及他的藏族聚居区写生

        作者:吴昊2022-04-29 09:39:15 来源:中国艺术报

          (1/2)香日德班禅行辕(水性颜料、纸) 吴长江

          (2/2)藏女(石版) 吴长江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2021年12月24日,“高原的召唤,38年青海写生——吴长江版画和素描展”在青海美术馆开展,这是父亲首次在青海举办个人展览。

          曾经有一段时间(2002年至2007年),每年寒暑假我都要陪父亲去藏族聚居区写生,持续的藏族聚居区旅行,逐步塑造完善了我的世界观以及绘画与我的关系。与此同时我也有了难得的机会,通过近距离观察,了解我的父亲。当我2017年回国后,便主动地又参与到他藏族聚居区的旅行中去,我知道他是高兴的。相隔10年,父亲以及藏族聚居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刻,只有通过翻阅过往拍摄的图像,看到他头发渐渐变灰,越来越大的眼袋以及不断松弛的肌肉,方开始意识到了父亲年龄的变化。对于一个儿子来说,通过这种形式途径的发现,可能太过于不负责任了。

          他近年的绝大多数作品中人物总是缺少背景,被绘者往往居中,或靠边,让人不知是在帐篷中,还是草原,亦或者寺庙旁。这一切,除了曾在现场的我以及少数几个同行者以外,其他人是无法从作品中获得这些信息的。背景总是施与淡淡的色调,或是过快的笔触所喷溅的水彩颜料。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他会将最大的精力用在模特的五官以及双手上,除了人物,画面上还会留下模特(或由一个会写藏文的旁者帮忙书写)的藏语名字以及画家本人的签名及地点时间。除此以外,模特是干什么的呢?来自于哪里?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肖像画或者人物画所需要的信息,我们无从得知,只有画家本人知道。他并没有像奥古斯特·桑德那样的野心去建构一个藏族聚居区的众人图册,试图带给我们一个新的视角。他的那数千个(可能已经上万)形象,并没有按照职业或地域去做具体的分类,但假若去强制归纳的话,可能其中生活在牧区的人占了绝大部分。

          旅行期间,我总是惊讶于他过人的记忆力,他对所绘对象的记忆是如此深刻,在一次藏族聚居区的节日庆祝活动中,他甚至辨认出了一个几十年前曾经做过他模特的牧民,而相当有意思的是,对方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被这个汉族画家写生过。这样的事情,在旅行中发生过三四次。由此,我想他可能只是不愿意说出来,或者可能更倾向于期望能遇到知己,寻找一个能替他说话的人。虽然在我看来,这或多或少是很迂腐或过时的想法,而且最终可能是完全不能达成的奢望。坦诚地说,在这个方面,他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或者说善于经营、制造故事的人,他不会去释放那些符号信息,可以诱导、挑动观众,让观众去揣摩并去解读,售卖唾手可得的廉价文化思考。当今热门的世界性话题,人与自然环境、城市化、地缘政治以及宗教等等在他看来,可能都阻碍了他的写生。

          他的作品都是直接与对象的接触、碰撞。从在街头对视,人群中寻找到他中意的模特,再到进入各自的位置,摆好画具,支撑起画板,开始作画,两者相隔很近,几乎可以互相触摸到对方,过程中只有不断的眼神交流,互相通过扫描对方的微小动作来判断以外,全程几乎没有多少对话。两者间的信任,完全是通过眼神来完成的。他的大幅水彩作品,总是需要3到8个小时,在此期间,两者在时间意识的差异突出地表现了出来。藏族聚居区的朋友是绝不会像士兵那样纹丝不动的,十几分钟以后便按捺不住,开始活跃起来。可能会抽烟、会和旁边的看客讨论,会提出种种离开的理由。他要不断地进行选择,在模特间选择、在中断与持续间选择,在素描与水彩手段间选择。所以他的作品创作,糅入了现场所能提供的所有变化。不断地应变,不断地调整,其中掺杂了应对时自动反应的部分从而保留了“速写”的鲜活。将近40年的现场经验,使得他在短时间的写生中拥有了思考的时间,假如他在上世纪80年代的素描作品中,因为使用炭笔铅笔等单色为主的工具以及便携的尺寸,还可以更专注快速地去捕捉对象的话, 2000年以来的水彩作品,则从根本上复杂化了他的作品。超大的尺寸以及色彩、笔触的介入,从眼睛看到对象,经过大脑转化为命令并通过手中的画笔布置于纸面等一系列步骤,无疑将他的现场写生带入进了创作的范畴之内,从而在传统意义上的写生与创作之间,找到了他自己的、适合于他立足的位置。

          近40年的藏族聚居区旅行,他持续深入藏族聚居区,使得我们很难将他归纳进某一个时代、某一个群体、某一个流派,他本人也没有兴趣去形成一股势力。他并不是去寻找精神上的香格里拉,也不是去追寻西方画法在实际的应用。因为,作为他的儿子,一同旅行之中,我也试图去揣摩,推测他选择西藏的目的与动机。而我所看到的,是他的愉快,从创作中所获得的愉悦。他在那高两米的画板之间,与模特共同获得了一个独立的空间,其他一切周围事物都已经变得模糊,他在此建立了一个他自己的世界。一个独一无二,而且只有他能感受到,并能享受到快感的世界,旁人是无法体会的。由此,饮食上的困难、寒冷所引起的腰间盘突出的困扰,以及当他工作时,一边面对一个不断挪动、不安分地看着手机,急于回家或者去打台球的牧民男孩,同时自己又需要不断地接收从各地接踵而来的电话,处理无聊的业务琐事等等。这种种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都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我也最终看到了他自始至终坚持来藏族聚居区写生的动机,我自认为我找到了理由、动力,那就是他在此找到了他的自由,不仅仅是创作的自由,而且是他在北京,在自己的居住地所不能拥有的东西。去遥远的藏族聚居区写生,其实不过是他在人生中追求自由的一种方式。

          简单来说,与他在创作中所获得的快感相比,作品在展出时,他相对地已经不是很在意观众们的反馈了。这里,再一次证明了他是一个“独裁者”,而且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独裁型”画家。今日两个重要的因素,语境与参与,在他的脑海中是完全度外的。他对于作品的展示与呈现,以及如何导引观众(操纵观众)去向他所设想的方向思考、接受等等,是完全忽略的。他很少去思考如何引导观众进入展馆,耐心地呈现给观众一个他们所期许的艺术家形象。他也很少与评论家沟通。我想理由很简单,他已经在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获得了一切他所期望获得的东西,纸面上永恒的牧民形象,以及数个小时现场创作中的狂喜。所以,可以说,他同时扮演了创作者与观赏者,他带回北京,呈现给我们的作品,不过是同作为一个美食家所写下的评论或菜谱一样,而美食本身,已在现场,被他一人所独享了。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97(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