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莫是龙《半塘寺访镜泉上人诗》纵逸之致

        作者:支荣慧2021-12-20 07:46:06 来源:收藏快报
        莫是龙《半塘寺访镜泉上人诗》纵逸之致

        明代书法家莫是龙在46岁时第四次赴京赶考失利,此时,他已经心灰了,说:“两就北闱之试,虽数遇知己者,而文卷误失,辄致遗弃,命运坎坷乃至如此。”这一年的冬天,莫是龙于长安旅邸,秉烛兀坐,对人生作了深刻的思考,写下了《笔麈》。其中有句:“人生最乐事,无如寒夜读书,拥炉秉烛,兀然孤寂清思,彻人肌骨。坐久佐以一瓯茗,神气益佳,尔时闻童子鼻息,是当数部鼓吹,或风生竹树间,山鸟忽啭,倦魔都尽,往往徘徊达曙,强就枕席。晚凉箕踞,临池数酌,设笔墨摹古帖一二行,援琴而鼓之,神游羲皇矣。”这是远离尘俗,追求精神富足的人生,也是逍遥物外,心与万物相契的诗意栖居。正是仕途的失意,成就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

        莫是龙是董其昌师莫如忠长子,八岁读书,十岁属文,十四岁补郡诸生,人称“神童”。 不喜科举业而攻工诗古文辞。书法从钟、王及米,小楷精工,过于婉媚,“行草豪逸有态”,功底是十分深厚的。他曾得米芾石刻“云卿”二字,于是把它当作自己的字号,后来书画作品落款也多写这两个字。画山水宗黄公望而另得蹊径,磊落郁葱,气韵特别。皇甫汸、王世贞对他推崇之至。颇通画理,著有《画说》一卷、《秀石斋集》。《画说》书中各条,并见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等,文句小有出入。书中论画宗旨倡导南北宗论,褒“文人士大夫画”,主张“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贬“刻画”和“画史纵横习气”,强调“画家以古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学古人亦需“一变古法”,不能“一与临本同”,这些论点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莫是龙《半塘寺访镜泉上人诗》(见图),行书,共四行,每行字数不等,共五十二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章法安排上,第一行是古诗名,最后一行落款仅两字“云卿”,简洁大方,章法这样安排的作品并不多见。此帖风骨爽朗,俊逸多姿,有筋有骨,整篇风神潇洒,流畅多变,极尽奇宕纵逸之致。每个字都用笔精到,点画精微,很难找到败笔。这在行草书家中是出类拔萃的。此帖主要用的是浓墨,但并不僵化,黑中带枯有润,说明莫是龙深谙用墨之道。布白稍显松散,更富有观感,让人赏心悦目。各种“点”很有味道,凝重而浑朴,收笔含蓄。提按顿挫分明,各种笔法都能找到,特别善用侧锋,走笔迅捷果敢,故笔力矫健而姿态落落大方。他的书写有一种轻松的节奏,不管是同异相承续或同异相错综、同异相呼应,横竖、粗细、浓淡无不规矩从心,从容自然。通篇以单字独立为主,但气息通透,笔断意连。字与字直接连带的不多,线条质量极高,可窥其深厚笔力,如第二行“空堂”、第四行“数峰”等。结字形态俊美,但爽俊有骨,给人以力感,不同于妍美的媚。有些字内部营造险境,能通过欹侧变化,达到平衡。或者是字与字之间,也通过不同方向欹侧变化达到平衡,如最后一行的“过从”二字,一个往右下倾斜,一个往左下方向,但两字在一起,还是达到默契的平衡,展露风姿,显示出莫是龙深厚的书法美学功底。董其昌曾有一段话精炼地概括出其行草的特色:“廷韩则风流跌宕,俊爽多姿,酝酿多家,匠心独运。廷韩如五陵豪侠,宝剑金丸,意气自善……故当时知廷韩者,有大气过父之目。然吾师以骨,廷韩以态;吾师自能结构,廷韩结字多出前人名迹。此为甲乙,真如羲献耳。”所评应无虚言。 

        明代中后期由文徵明、祝枝山为首的吴门书派曾是书坛的核心。董其昌横空出世后,此核心自然移到他身上,莫是龙亦是董其昌一派中的佼佼者。陈继儒在《跋崇兰馆帖》中说:“……自莫方伯父子出,声实烜赫掩其上。今展玩崇兰馆帖,神采焕然,真莫氏之山阴羲献也。”以王羲之、王献之来赞誉莫氏父子,莫是龙的水准可想而知。董其昌曾说:“父子书家,自羲、献后,有欧阳询、欧阳通,徐峤之、徐浩。本朝则吾郡莫方伯与其子廷韩耳。”莫是龙与董其昌同属一个时代的书坛巨擘,他的才情与功力并不在董其昌之下,然而由于未能跻身仕途,政治地位与董其昌不可同日而语,在书画史上似乎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7(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