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抱石皴里写豪情——傅抱石金刚坡抗战画作

        作者:郑学富2021-08-02 07:02: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抱石皴里写豪情——傅抱石金刚坡抗战画作

        巴山夜雨(国画)  105.6×60.3厘米  1943年  傅抱石

        傅抱石是20世纪中国画坛著名的艺术家之一。抗战期间,他住在重庆金刚坡,从古代题材入手,泼墨言志,书写豪情,弘扬民族精神,鼓舞军民团结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1938年4月,傅抱石应当时的国民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之邀,到武汉参加第三厅的工作,开始投身于抗战洪流之中。

        1942年4月,皖南事变爆发一年后,郭沫若创作的五幕历史剧《屈原》在重庆公演,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热血青年、爱国之士无不受到鼓舞和激励。时年38岁的傅抱石看完此剧后,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屈原愤世嫉俗的孤高品性、威武不屈的铮铮铁骨时时激励着他,给他灵感和激情。傅抱石心潮澎湃,挥毫创作大幅国画《屈原行吟图》,四易其稿,终于在同年7月完成大作。画作纵62.2厘米,横109.3厘米,画屈原行吟于江滨即将投江之情景,将屈原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诗人气质刻画得生动传神、栩栩如生。画面上的江水烟波浩渺、波涛汹涌,加之风吹着芦苇、水草,更显江畔的荒凉,将气氛渲染得非常悲壮。一位形容枯槁的老人面庞清癯,长发披散,眼窝深陷,神色悲愤抑郁,忧思重重地行走在散乱摇曳的草丛中,但是从翘着倔强刚直的胡须、伟岸深沉的身姿和飘荡在江风中的宽袖上,却又看出他的凛然正气和从容自若的神情,似乎在倾诉着满腔的忠贞和心愿,好像听到了他惊天地、泣鬼神的吟咏,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竟不能包容一颗爱国之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图中的屈原形象正如其《渔父》中五句诗文所描绘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画作表现了屈原慷慨豪迈的气概和矢志不渝的气节,体现了中国人物画塑形传神的最佳境界,堪称其历史人物画作的“铭心绝品”。

        1943年9月,傅抱石创作出他的山水画代表作《巴山夜雨》,纵105.6厘米,横60.3厘米。“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时在蜀中,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尽旅人之感,表达了对亲朋深深的思念。傅抱石以其意入画,营造出天地一体、苍茫雄浑之概。画面中那重重的山峦,形成铺天盖地的磅礴气势,雨中朦胧的夜色,层层叠叠的房舍、小径、酒肆、黎明前的灯光,这些都是傅抱石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此画作既写实,又重景,将现实与思想融会贯通,有象征,有隐喻。他在题识中写道:“予旅蜀将五载,寄居西郊金刚坡下。迩来兼旬淋雨,矮屋淅沥,益增旅人之感。昨日与时慧纵谈抗战后流徙之迹,因商量营此图为纪念。”傅抱石因受环境的触动,顿起作图纪念的激情,借抒发山水之神韵,托物言志,表达心中的感慨豪情,期盼抗战胜利,期待和平生活的到来。

        1943年11月21日,傅抱石与夫人罗时慧在金刚坡下咏读《楚辞》,当读到《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时,二人相对无言。此时,日军的铁蹄正肆意践踏沅水、澧水间的大好河山,心生痛恨外敌、苦念国土、心系黎庶之情,于是精心构思创作了《湘夫人图》,纵105.2厘米,横60.8厘米。图中秋风瑟瑟、落叶飘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湘夫人默默地立于树下,端庄淑静,仪态万方。湘夫人本为传说中尧帝的女儿,后来人们将其认作湘水之神,加以尊崇。湘夫人之双目,画家先以淡墨勾勒,渐渐加深,形成多层次的墨色变化,深沉而又灵动的双眸跃然纸上,夺人心神。衣纹的线条自然流畅,绝无凝滞之感,既表现出人物的动态,又传达了人物的神韵。画的下部长题《湘夫人》全诗,题跋中写道:“盖此是时强敌正张焰于沅澧之间。固相量写此,即撷首数语为图。至夫人服饰种种,则损益顾恺之女箴史。中土墨宝,固莫于是云。” 

        1943年12月,傅抱石创作《苏武牧羊图》,纵62厘米,横84.8厘米。苏武留居匈奴19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年(公元前81年),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画面定格在汉朝将领前来迎接苏武归国的一幕:群羊之间,须眉染白的苏武手执汉节傲然而立,双目向天,显示出坚毅深沉的性格;汉将鞠躬以示对前朝使节的敬重;匈奴官员或注目审视,或交头接耳,不禁钦佩苏武的铮铮铁骨。阴沉惨淡的天空,茫茫无际的雪地,都为这戏剧化的场面烘托了静穆庄严的气氛。《苏武牧羊图》赞扬了苏武忠心耿耿、不畏强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坚持抗战必定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1944年9月,傅抱石又以诗圣杜甫的代表作乐府诗《丽人行》为题,创作了世纪名作《丽人行》,展现杨贵妃一行夜间出外巡游的奢华场面。作者用泼墨写意的浓密树荫作背景,安排了5组37名人物,每组人物多有不同,并以不同的树木相隔,匠心独具。“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真远淑且真”,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腐败。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形势的好转,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对国民党的独裁、腐败统治日益不满,要求民主的呼声愈发强烈。而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不顾人民的疾苦,一如继往骄奢淫逸。傅抱石曾目睹国民党高官、贵妇、小姐出游重庆南温泉浩浩荡荡的队伍以及盛气凌人的骄横之气,他对这些奢靡浮华的现象深恶痛绝,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对国民党的腐败予以揭露和抨击,作品中的所指是显而易见的。徐悲鸿赞此“乃声色灵肉之大交响”,一语点出此画真谛。

        傅抱石在金刚坡度过了近8年的时光,他以金刚坡的山水与风雨为素材灵感,创造了独特的技法“抱石皴”,形成了自己的画风,迎来了他艺术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425(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