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像保护文物一样重视文物修复技术

        作者:刘妮丽2020-12-26 07:40: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像保护文物一样重视文物修复技术

        河南上蔡楚墓出土升鼎修复前后

        作为人类历史生活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研究、艺术、科学考古价值的珍贵文化遗产,所有文物的共同点就是不能再生产。挽救已经腐朽、破损的文物,使其重获新生,文物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不少人见识了文物修复技艺的神奇魅力,实际上四羊方尊、秦始皇陵铜车、马王堆帛书等这些国宝级的文物,都是在修复师的妙手下重新绽放光彩。然而,与庞大的文物资源量、艰巨的文物管理任务、较高的社会关注度相比,文物机构和文物修复人员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还显得力不从心。没有哪个国家的文保技术不是建立在传统修复技艺基础之上的,传统修复本身是一种无形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像保护文物一样重视并使之传扬下去,培养好这个行业的人才,并且利用一切科学技术保护与修复文物。

        整体待遇偏低,人才缺口大

        张力程是上海博物馆从事古陶瓷修复的一名年轻的修复师。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复制工厂成立于1958年,迄今为止已有古代书画修复、古陶瓷修复、青铜器修复、古代家具修复等共17名修复师(在编),这个规模相较于其他博物馆来说是非常“壮观”的。一般只有省级博物馆才配有相应的文物修复师和修复设备,而且也只有3至5名修复师。地方文管所一般可能就配备一名在编人员负责文物保管兼文物修复工作,有的地方博物馆根本没有专职文物修复师。

        “于是,有的地方博物馆会委托我们来进行相关修复工作,而我们也通过文物修复工作的不断积累,相应提高了修复水平。上海博物馆延续的是师承制的教学方法,我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陶瓷修复技艺》的第五代传人。工作10年来,我从一个学徒慢慢变成经验较为丰富的文物‘医生’。”张力程表示。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修复师都像他这般幸运。“我是上海博物馆的在编人员,因此待遇还不错,但一些地方博物馆,包括省级博物馆,由于编制紧缺,短期内增设机构、增加编制、招聘修复人员不现实,只能采用劳务派遣等方式缓解用人压力。这些劳务工工作很辛苦,特别是在山西、陕西等文物大省,每年需要修复的文物数量很大,有的考古研究所很忙,可能三四个在编的文物修复师一年要修复几百件文物,人手不够,就需要雇用大量的劳务工,而这些劳务工有的工作七八年了,刚能独当一面,却由于没有编制,没办法留下来。”

        现在全国很多高校和职校都开设了文物修复专业,但毕业后能从事这份工作的毕业生却不多,因为一个博物馆的编制有限,想进入修复师的编制就更难,而且待遇也不高,如果没有正式编制,一个本科生可能只有3000元的月收入,这样的待遇很难留住人。


        口传心授,“走出去”不被承认

        在教育层面,现在全国很多大专院校都设有文物修复专业,国内有3所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设有文物修复本科专业但整体上处于轻理论重实践的状态,较少理论支撑。

        欧盟国家对文物修复师的学历要求是硕士以上,中国主要还是师承制。“虽然依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有其优势,但极易造成技艺的断代和遗失。目前,我国在古字画的修复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与优势,但是在科技修复领域,我们的修复人员‘走出去’被承认得较少,人家认为我们在文物保护理念和具体操作上与之差距较大。建议国家建立一所文化遗产(修复)技术学院,设置金属、陶瓷器、石质、纺织品、壁画、纸张等专业方向的学历教育,形成与国家职业资格互认衔接的教育格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詹长法表示。

        英国最早设立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统称为“保护英国”的课程;瑞士在19世纪中叶开始设立专门的文物修复学校;意大利1939年设立文物保护修复学校。在德国,职业教育采取学校教育与相关行业的学徒训练有机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要求学生在进入正式修复培训教育前必须完成2至3年的手艺技能培训。其中,实际动手操作占教学内容的3/4。培训结束后必须通过文化遗产修复师职业资格认定才能进入文化遗产保护行业从事实际工作。普通大学教育中,学生必须有1年到2年相关专业的实习经历,参加入学考试,通过后方可进入大学开始正规学习。后期学习学制3年到5年不等,课程内容亦为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习等。


        修复价格没有明确标准

        “70后”文物修复师张莹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市级博物馆工作,从一名文物保管员到文物修复师,她在这一行已经摸爬滚打近20年,对于文物修复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她觉得“不吐不快”。

        目前,文物修复工作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可参考的价格标准,项目方案编写的价格也没有参考依据。“有些修复比较考验技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但有些修复可能不那么费力,文物修复的价值和价格到底怎么匹配,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张莹表示。

        “目前政府对文博单位的财政政策是——当年用不完的经费就会被收回,但是文物修复项目初期会有文物实际情况调查、方案编制、项目招投标等,到了文物实际修复阶段,有些可能会花很长时间去修复,比如书画绢帛等,往年有很多文博单位费用被收回,导致文物修复完之后,却无法支付修复费用。所以,财政在这方面是否可以考虑适当放宽资金使用期限。”张莹表示,“我们也希望库存的文物‘活’起来,修复以后,文物的级别和价值也能得到提升,但按目前的政策看,只有珍贵文物才能获得政府资金去修复,一般文物很难得到修复机会,只能依靠本地资金去修复,而本地资金十分有限,这对于文物数量庞大的省份是十分不利的。”

        而且,文物修复工作不只是有了人就可以,还有很多配套环节,如修复之前要做成分分析检测,要形成保护报告方案,与上下游的衔接越来越重要。“对于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的现场勘查测绘很重要,对于文物建筑的残损情况、病害原因和残缺位置,需要分析原因,思考处理方法,绘制测绘图、现状图、设计图等。”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陈显灵表示。

        “20年前,一个修复师可以靠自己的动手能力来完成一项修复工作,但现在,随着我们对西方文物修复保护理念的了解学习,以及相应科技手段介入文物保护工作,一项文物修复工作现在需要一个团队的配合,要与分析检测师、文物保护专家等合作、交流,要掌握文物保护的系统规范流程。比如,在修复文物之前要进行‘体检’,了解其病害特征、器物材质成分等,然后再运用准确的修复材料和适合的修复技法进行修复。”张力程表示。

        “传统的修复手艺现在已经变成一门复合专业,比如,一件瓷器或青铜器上的锈斑或污染物,你要知道用什么仪器去检测,然后通过检测数据判断该怎么修复。有些情况下,需要运用传统的修复技法把缺损部分修得看不出来,与文物浑然一体。”张力程说,“对修复师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你必须懂得操作手法,否则会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坏,比如,瓷器易碎,修复材料就要按照规范来做,强酸弱碱的清洗,都会对瓷器釉面造成损毁。遇到损坏情况比较复杂的,有的需要修一年,有的‘病’目前看不了的,必须等有了新技术、新材料再去修复。因为文物不可再生,必须确保操作安全。”


        基层现状:缺钱、缺人、缺技术

        基层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难度也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缺钱、缺人、缺技术。在日前举办的“全国基层干部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线上研修班”上,来自全国重点县(区)从事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工作的基层业务骨干对此深有体会。

        宁夏隆德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刘世友表示:“文物修复人员严重匮乏,省级博物馆尚可,但市县级从业人员相当缺乏。加之好多县级文博单位博物馆、文物管理所一体化办公,三四个在编人员管理文物,压力太大。基层文物管理人员科班出身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基层文物研究也相对滞后。”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肖雅琴表示:“文物修复事业投入资金较少,经费明显不足,这就意味着很多工作都无法正常开展。基层文物管理机构人员少、工作繁重,泰山区文物管理所目前工作人员只有3名,且没有文博领域的专业人员,基层文物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工作职责不清晰。”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文宗局工作人员龙晨琛表示:“作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代表,武当山古建筑群文物资源点多、线长、面广,但我们的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薄弱,文物研发和修复水平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极不相称。一线文物点人员严重不足,专业人才缺乏。随着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启动,我们在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解决上捉襟见肘。”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李国鸿表示:“做好文物修复工作首先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尤其要具备化学、材料学方面的知识;要坐得了冷板凳,守得住寂寞,同时要与时俱进,了解最先进的理念与技术。”


        专家点评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詹长法:

        制度和队伍建设要跟上行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根本谈不上文物修复行业,那时连这个词儿都没有,什么叫文物修复,我们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没有定义就没有职业规范,也没有国家培养体系,也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文物修复变成了想怎么修就怎么修,修成什么样都无所谓,因为对此没有界定。这个界定涉及很多层面,比如,修复不能随便添加修复师个人的一些臆想,修文物要尊重历史和艺术,尊重文物的真实性,而不是去表现自己的东西,否则,真文物就会变成假文物。

        2015年,文物修复师列入国家职业大典,但修复人员在技术层面只能参评文博职称,发展路径为助理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但这个过程中被考核的是论文、英语、计算机等,对于文物修复能力的考量缺乏适合的制度,文物修复队伍建设依然滞后于行业发展。文物修复行业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普遍存在。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张  蕊:

        树立传统修复技艺本身就是遗产的理念

        从2008年到2014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仅有10个子项与文化遗产保护修复有关,包括装裱修复、青铜器修复及复制、古陶瓷修复、古代钟表修复、古建筑修复、古书画临摹复制6个项目,包括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荣宝斋、中国书店、苏州博物馆、上海高古陶瓷修复有限公司、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7家非遗传承单位,传承人仅18人,文物修复技艺的传承之路漫长又艰难。

        没有哪个国家的文保技术不是建立在传统修复基础之上的,流失在外的中国文物在欧洲、美洲、澳洲的博物馆里彰显着悠久而璀璨的东方文明,文物修复师在用他们的理念和技术来研究和保护,比如,有的修复师在用日本纸装裱中国书画,还有的修复师使用书画装裱的办法修复藏传佛教唐卡。文物的修复应基于对文明的理解和文化遗产的阐释,只有了解了它是什么,才能知道它应该什么样,方能掌握应该如何保护修复它。

        在文物保护方面,中国当务之急还是理念的更新,传统修复本身就是一种无形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重视文物修复技术,并大力培养文物修复师群体,使之传承下去。

        对此,我建议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全方位记录文物修复技艺,挖掘文物修复更多的种类与技术,以数字、影像、文字等多种形式记录文物修复技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维度档案;完善文物修复理论体系,提炼传统文物修复技艺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文化遗产的材料与工艺研究为文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价方法,利用科学技术武装文物修复技艺;建立文物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以高等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完整地传承,培养知识体系完整且实践能力强的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教育,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艺。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7(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