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真善美”是基本要素

        作者:彭庆阳2020-08-26 08:01:20 来源:美术报

        “文之道,时为大”,新时代的美术家用手中的画笔来记录人民生活、绘就社会变迁,抒写时代精神,这是“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艺术使命和社会担当,也是其感恩时代、关注民生、热爱生活的人文情怀和理性思考。所以,新时代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时代美学的彰显,也是顺应社会发展洪流,响应民众需求的具体表现。近年来,一系列围绕重大题材开展的美术创作工程在“塑造史诗品格,铸就美术高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那么,作为新时代美术家,如何来进行主题性美术创作呢?可以说,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最基本要素就是能够弘扬真善美,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从而唤起民众的艺术感觉和文化思考。

        “真”是指美术作品是否真实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及时代气息,以及表现出画者的真情实感。个别美术家在进行主题性美术创作中,不愿去通过深入生活、走近民众、走进社会来把握主题的精髓,而是“直译”主题,对着照片写风景,凭着想象来臆造。这样的创作就难免图像化和程式化,进入思想空泛的套路,出来的作品纵是有着制作大、工艺精的特点,也只是“功夫活”、美术的“新八股”,由于脱离生活的本真与“烟火气”,与民众有距离,与社会有脱节,也就沦为悬浮化和庸俗化。《庄子》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主题性美术创作要达到精诚的极至,美术家就要具备本真的情怀。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在美学中把真善美称作“三位一体的自然王国”,“在真或善之上加上某种罕见的、令人注目的情景,真就变成美了,善也就变成美了”,他把真和善看成艺术的内容,把美看成真和善的表现形式。“善”是指美术作品在道德伦理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作用,即“基于审美,化育灵魂”的美育功能。孔子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而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他认为形式美能给人以感官愉快,但真正的“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这样的“美”才具有完满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尽善尽美”由此成为中华传统美学的重要精神追求。

        从近年来有关历史题材、军事题材的大型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来看,其主流都是向善的,从而具有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美育功能。强调尽善尽美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富有了“善”的意味,才会有更高价值的“美”。法国作家雨果说:“为艺术而艺术固然美,但为进步而艺术则更加美。”他强调的也是艺术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所起的“化人”功能,即道德熏陶和教育的功能。所以,主题性美术创作应该是“为人生而艺术”而非“为艺术而艺术”,只有为人生而艺术的美术创作才会具有情真、意善、象美的统一,这样的美术创作才是真正的时代产物,才会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

        对于新时代的美术家而言,理应把“真善美”视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最基本要素来对待。

        (作者系艺评人)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2(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