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国外 画家 艺术家 北京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巴黎先锋派女画家玛丽·洛朗桑

        作者:沐之2020-08-03 07:14:27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1/5)1953 年,在巴黎工作室中的玛丽·洛朗桑  图片:sotheby

          (2/5)玛丽·洛朗桑  年轻女孩们的招待会  布面油画  57.8cm×129.5cm  1932 年  图片:佳士得

          (3/5)玛丽·洛朗桑  比提蒂斯之歌  版画  1904 年

          (4/5)玛丽·洛朗桑  小组(洛朗桑、阿波利奈尔、毕加索和费 尔南德·奥利弗)  布面油画  1909 年  图片:pinterest

          (5/5)玛丽·洛朗桑  恋人 布面油画  1930 年  图片:artsy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随着世界艺术市场的收藏结构更加趋于包容和多样化,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数字的蹿升或剧降,而且看到了更多原本不在我们视野中的艺术家和作品。种族和性别早已不是人们欣赏艺术之前需要审视的条件,而现在市场也认识到这一点。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发展让更多的名字和他(她)们的作品时不时地撩动观众的心弦,给我们感动和慰藉。活跃在20世纪上半叶的巴黎女画家玛丽·洛朗桑(Marie Laurencin),就是这样一个既陌生又亲切的艺术家。她的绘画,和她的人生一样,并没有表露出当时流行的女权主义思想,而是自然地流露出女性以温柔改变世界的力量。如今洛朗桑的绘画已经挂在了许多西方国家的国家级美术馆中,而现代艺术的私人收藏者也以能够得到她的作品为荣。

        在20世纪上半叶的巴黎,洛朗桑也许是当时最著名的先锋派女画家。那个时候,巴黎艺术界中的女性名字寥寥无几,而洛朗桑不仅曾经和毕加索是同行甚至是竞争对手,还拥有不凡的社交圈子,可可·香奈儿、娜塔莉·巴尼等名流都是她的闺中好友。她的大多数作品都在描绘甜美的幻想世界,比如在香水云中嬉戏的女孩们。对于同时期的野兽派、立体派等现代绘画来说,洛朗桑的绘画无论从题材还是画风来看,都是自成体系的一个另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洛朗桑的绘画却没有得到艺术史家们的足够重视,她是一个被排除在流行标准之外的伟大艺者。

        1883年,洛朗桑作为一位政府官员的私生女,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小镇。她在少年时即在巴黎著名的陶瓷制造中心塞夫尔学校学习陶瓷绘画。在1904年,洛朗桑进入了享有盛誉的亨伯特学院(Académie Humbert)。作为一个女人,她在亨伯特学院以男性为主的艺术家圈子中显得另类,但却和乔治·布拉克、弗朗西斯·皮卡比亚等立体派画家们建立了不错的关系。洛朗桑经常和毕加索发生冲突,因为她无法接受毕加索充满控制欲的大男子主义。毕加索把她视为重要的现代主义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的伴侣。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只认识作为“阿波利奈尔的缪斯”的洛朗桑,而不认识艺术家洛朗桑,即便她早在1912年就因为要专注于创作而和阿波利奈尔分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移居西班牙的洛朗桑幸运地躲过了战火,也开始远离巴黎先锋艺术圈的压力。此时的她探索出了全然不同于其他现代主义画家的画风,并确立了其标志性的女性肖像主题——身份模糊的女性,穿着洛可可风格的衣服,低声私语或翩翩起舞,用碟形的瞳孔凝视着观众。洛朗桑笔下的女性或顾影自怜,或三三两两聚会,表现出恬美安静的女性生活场景。有很多资料表明,洛朗桑的这种艺术风格来源于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集《枕草子》。正是这本来自东方的文学作品让她笔下的女性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并在画面中营造出一种幽闭的氛围。艺术家朱迪·芝加哥就曾评论道,“洛朗桑画作中的女人,在甜美的背后,有一种悲伤的气氛,诉说着女性被压抑的愤怒。”

        在1918年至1924年间,洛朗桑画中那些柔弱、温顺的女人开始表现出越来越性感的一面。她没有用含蓄的暗示来表现画面中的性张力,而是以女性的视角公然描绘出来。在她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相互爱抚、亲吻的同性恋女性形象。但即便如此,她的绘画却感受不到一丝的色情,而是充满着梦幻的色彩。

        洛朗桑于1920年回到巴黎,并从那时起开始走进了艺术市场。她描绘女性的绘画在当时很受藏家的欢迎,而她出售作品的方式也极具个性:卖给女性藏家的价格要比男性藏家低得多,甚至卖给公认的美女藏家的价格要比普通女性藏家的价格低。虽然现今已经无法考证洛朗桑出售作品的具体成交细节,但在那时的巴黎,她毫无疑问是女艺术家中最具先锋姿态的一位:不仅仅是作品本身的创造力,同样也包括她参与商业活动的方式。在整个20世纪20和30年代,洛朗桑独树一帜的艺术和个性受到了追捧。作为当时炙手可热的肖像画家,她为如香奈儿、丘纳德夫人和让·考克托等诸多社会名流绘制过肖像。在二战爆发前的1939年中,洛朗桑就举办了11次个展。在1956年去世之前,她一直和自己的同性情人苏珊·莫罗生活在一起。

        虽然洛朗桑的作品被很多国家级的美术馆收藏,但却较少展出。在日本收藏家高野正弘的支持下,1983年在东京开设了玛丽·洛朗桑美术馆,收藏并展览着她的600多件作品。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家专门纪念女画家的美术馆。

        从画风和技巧来看,洛朗桑的绘画都很难被归入现代主义绘画发展的线性叙事中。她对女性乌托邦式的描绘,往往被艺术史学家们定义为20世纪早期法国现代主义的一个媚俗的注脚,而洛朗桑本人的角色定位也被认为是立体派的一个追随者或仅仅是一个艺术家的缪斯。然而洛朗桑作品的先锋性质十分鲜明,比如在她在1904年创作的版画《比提蒂斯之歌》中,就探索了20世纪女性的创造力发展和女同性恋欲望的视觉表现形式。画面中两个幽灵般的女子突出了风格化的造型特征,她们虽然站得很远,但却努力地向彼此倾斜,让她们和我们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二人深情的吻上。她们的头发相互缠绕在一起,暗示了精神的融合。“比提蒂斯之歌”这个名字,正是来自于诗人皮埃尔·路易斯1894年出版的一部描写女同性恋的诗集,而比提蒂斯则是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同性恋爱人的名字。可以说,从题材和技巧上看,这幅画的诞生都称得上是洛朗桑和法国现代主义绘画的一个重要时刻。

        长久以来,洛朗桑被排除在女权主义者的视野之外。一些评论家认为她笔下的女性过于柔弱,不符合女性随时代进步而要求与男性平权的女权主义主张。但百年前的洛朗桑就巧妙地避开了这些人的质疑:“男人的天才对我来说是种威胁。我更喜欢女人,她们天生就更温柔、更漂亮,更精致。”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5(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2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