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缅怀陈佩秋先生 艺坛女中豪杰遽归道山

        作者:疏园2020-07-06 06:45:41 来源:美术报

          (1/2)

          (2/2)陈佩秋 春花喜鹊 117×75cm 20世纪60年代 上海中国画院藏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纫秋兰以为佩,长无绝兮终古。

        ——题记

        6月26日凌晨3点, 20世纪末“海上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陈佩秋先生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98岁。

        陈佩秋,女,1923年2月14日出生,河南南阳人,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陈佩秋先生生前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上海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西泠印社理事,也是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她擅长花鸟画、山水画、书法、鉴赏。

        谢稚柳陈佩秋之子谢定伟在讣告中写道:“晴天霹雳,慈母陈佩秋于2020年6月26日凌晨三点仙逝。”他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母亲的意外辞世实属突然,她近期身体状况良好,隔三岔五还会进行创作。当天晚上用餐后突感不适,送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画家陈翔说,“陈佩秋先生是上海中国画院聘任的第一批画师,她的传统功力很强,但从不保守。改革开放后,陈佩秋先生接触到西方绘画,她欣赏印象派光和色的表现,将之运用到中国画的色彩创作中,开创了青绿山水的新画法,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画的新路子。但她的厉害之处在于,她的画依然是传统笔墨功力深厚的中国画,而不是西洋画。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创造性地转化。可以说,她是传统中国画创新的典范和旗帜。”

        早年,陈佩秋曾以山水为起点,将宋人画法融入自己的创作。上世纪50年代后她专攻花鸟,画风浓丽秀美。当时作为上海画院最年轻的画师,她以一幅《天目山杜鹃》获上海市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和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确立了在画坛的地位。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陈佩秋着力探索细笔青绿山水,将印象派的用色技法运用于中国画上,开创了彩墨结合的中国画新风。在书画创作之余,她又将精力投注于古书画鉴别,对唐宋绘画鉴赏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晚年,陈佩秋常常凌晨时分仍举着放大镜在宋元画家的画册上忘我地做着批注。

        兰花是陈佩秋最爱画也最擅长的,她曾到苗圃里去体验生活好几个月,还到全国各地去写生,她的兰花写生稿就有满满几抽屉。陈佩秋的兰花运笔潇洒、婀娜飞舞,简逸中别具顿挫变化,传递出清幽的色香。她自号“健碧”,中年后在画上一般都落款“健碧”,源自杨万里诗“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幽香岂自秘,风肯秘幽香”。“健碧”指兰花叶子碧绿、健挺、茁壮而高洁。这也是陈佩秋先生的个性写照。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先生,安息!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7(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