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扇面书画,咫尺之间可容大千世界

        作者:崔铬成2020-06-17 08:07:22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1/3)张謇 行书《给小块和尚诗》 折扇面 南通博物苑藏

          (2/3)范凤翼 行书《秋云上人诗》 折扇面 南通博物苑藏

          (3/3)陈道复 墨笔《水仙山茶图》折扇面 南通博物苑藏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扇面书画是中国书画艺术中的一种创意之作,既有一般书画的观赏性,更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条幅、横披、手卷、对联、册页等汇成了中国书画创作的多种形式。中国的扇史起于何时,无从确考,沈从文先生曾言至少不会晚于新石器时代。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户部》云:“扇,扉也。从户,从翅声。扉,户扇也,可开合。”可见扇之本义与今所谓纳凉之扇不同。今天之扇,古称“箑”,又作“翣”。《说文解字》曰:“箑,扇也。从竹,疌声。箑,或从妾。” “箑”从竹,“翣”从羽,说明早期的扇子多用竹苇、羽毛编制而成。秦汉时期,羽扇、竹扇之外又出现丝织物制作的纨扇。纨扇流行于汉代,因丝织品价格昂贵,难入寻常百姓家,所以纨扇又有“宫扇”之名。汉成帝时班婕妤曾有“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之诗句,赋形寄意,暗合团圆如月,故纨扇又有“团扇”“合欢扇”之名。

        扇子经历了由仪仗用具到实用之物,再发展成为艺术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扇的象征、实用、工艺和艺术价值不断体现、嬗变与转化,其艺术价值和观赏性逐渐成为主导,并确立起一个专门的艺术形制——扇面书画。扇面绘画表现内容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题材,笔墨技法有豪放的写意、细致的工笔及写意与工笔相结合的笔法,色彩形式有灵动的水墨、清雅的淡彩、浓烈的重彩及赋彩与泼墨相结合的形式,表现风格有各种流派,异彩纷呈。从历史上看,书画扇面大抵只有团扇和折扇两种。据徐邦达先生考证,目前所见最早出于书画家之手的折扇实物,是明代吴门画派沈周、吴宽等人的作品,此后,从明中后期到清代,书画折扇风气大盛,逐渐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认可与青睐,风格流派异彩纷呈,蔚为大观。清末,随着海上画派的兴盛,书画扇面又迎来新的创作高峰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流派名家荟萃,创作题材丰富,画面雅俗共赏。

        扇面书画并非鸿篇巨制,但形制特殊、玲珑别致,作为一种新的创作形式,历来深受士人尤其是书画家们的重视和喜爱。南通博物苑就收藏有一批明清以至民国时的文人书画扇面作品,其中不乏精品。例如明代吴中书画家陈淳的精品扇面六幅,再现了书画家用笔飞动简逸、水墨淋漓放纵、形简神全的艺术特色。这六幅扇面作品中既有书法又有绘画:书法扇面结字完美,行草爽利落拓,运笔迅疾,功底深厚;绘画扇面或设色明丽、典雅清新,或运笔严谨、淡雅别致,其中《墨笔云林树石图》构图奇特,运笔严谨,陈淳水墨山水极少,此扇面为难得佳作。六幅扇面中唯《水仙山茶图》有时间记载:“丙申仲夏道复作于城南草堂”。丙申为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此时陈道复54岁,画风愈显完美,没骨水墨潇洒秀逸,清纯淡雅,浑然天成,完美和谐。

        扇面尺幅较小,所绘题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形制的灵活小巧,使得空间表现灵活别致,画风也较自由随意,更能流露出作者的笔墨情趣。文人尤其是书画家们喜欢将诗文写在扇上,既可日常展玩,又可展示自己的优雅风度以标榜身份。同时,又以扇为媒,备于赠酬,因此扇面书画的内容就有了别样的社交隐喻,这在明及以后表现得尤为突出。礼赠的同时,展示自己书画、诗文的水准,也便于请益于人。

        范凤翼是明万历年间南通名士,诗文写得好,著有诗文集《勋卿文集》《玺卿诗集》。他的这幅行书扇面是自己作的诗《访秋云上人诗》:“闻钟过寺晚,问法扣关迟。僧韵山逾静,人闲秋与宜。六亡参了义,一默扫群疑。吾意怜支许,无妨小课诗。”

        南通博物苑的创始人张謇,不仅是清光绪甲午科状元,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更是一个文化人,一个继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读书人。张謇一生致力于多种事业,但平日不废临池,直至逝世前14天还在临帖写字。他一生临写了褚遂良、颜真卿、钟繇、孙过庭、怀素等人十多种碑帖。对书法的执著追求和刻苦研求,使其书法自成面貌、名高一时,翁同龢称赞其“字亦雅,非常手也”,更有史料称其为“同光间书法第一”,这在南通博物苑所收藏的张謇扇面作品中皆可领略。

        书画扇面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咫尺之间可容大千世界,这种特殊的书画表现形式伴随着其核心用意——风度的标榜和悠闲的展玩。可以说,幅不盈尺的扇面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境界,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国书画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奇葩。

        (作者系南通博物苑助理馆员)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8(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