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关于非遗博览会策展的创新实践——以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为例

        作者:薛益泉2020-06-11 06:50: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历程中,“保存保护、传承传播、创造创新”是重要关键词,以展会形式开展的展览传播,更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起,我国陆续出现多家较大规模的全国性非遗博览会,为促进非遗传承传播起到卓有成效的作用。其中,创办于2009年的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目前已连续举办11届。11年来,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先后邀请来自全国的4000个非遗项目(衍生品牌)、6000 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业者)参加博览会。

        自2016年以来,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每年都会进行成效明显的创新实践。2016年为“转型年”,提出了办展新理念;2017年为“拓展年”,探索办展新方式;2018年为“提升年”,优化办展新体系;2019 年为“创新年”,形成办展新模式。

        理念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创新是引领非遗博览会前进的明灯、风向标,理念创新要基于非遗保护传承所处的阶段、人民文化消费的需求,适时提出,精准落地,实现非遗博览会的更新迭代。理念创新还是非遗博览会能否保持动力、魅力和吸引力的先决条件;只有持续不断的理念创新,博览会品牌的培育与发展才能拥有坚固的基石。近年来,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上,推出系列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博览会的影响力与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第八届(2016年)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提出“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全新办展理念,成为该博览会发展历程的重要标志,为新征程打开了另一扇门。此次创新理念落地后,具体表现在展会组织、整体设计与多元传播上。展会内容组织上,开始重视非遗创新成果的吸收,重视非遗从业者创新成果参展;空间与平面设计上,开始注重年轻受众的审美,使展会设计整体调性更加鲜活生动;多元传播上,开始吸收新媒体参与博览会宣传,展览传播手法更加多元。第十一届(2019年)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进一步提出创新理念,即“通过上提下沉,打造具有时代特色、集聚人气、富有活力的非遗博览会”,“上提”就是展会品质提升,“下沉”指的是展览活动走出展馆,走向广场、街区、社区。这个创新理念,再次全面促进了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的转变与提升,成为又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创新理念。

        内容拓展的关键问题。内容拓展是根本,非遗博览会要抓住内容拓展的关键问题,只有把内容组织好,板块设置好,并用好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达到叫好又叫座的成效。因此,非遗博览会成功与否,着重要看内容呈现。那么,内容拓展的关键是什么?从2016年起,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在以展示、展演、展销为展览活动基本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容的拓展。一是拓展研讨板块。创办“大匠至心”传统工艺振兴杭州沙龙,以促进非遗传承发展为宗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媒体人以及非遗创业代表,展开交流与观点碰撞,共同探讨非遗当代价值,推动非遗转化利用,促进新思维、新理念在非遗保护中的运用。二是拓展展评板块。2016年增设传统工艺大赛板块,举办“履步生花”全国绣花鞋制作竞技赛。2019年,在我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薪传奖”永久落户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并以“展评”为基本形式,在原传统工艺大赛的基础上,把该板块活动升级为“薪传奖传统工艺大展”。三是拓展研学板块。与腾讯联合组织开展“传承者少年”活动,倡导带动青少年朋友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四是提出“上提下沉”,加强品质提升。五是注重与中心工作结合,推出“乡村振兴”非遗传统发展专题行动、“非遗+旅游”“非遗+扶贫”等主题板块。活动板块与参展项目的拓展,是非遗博览会内容拓展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活动板块的拓展要以非遗博览会功能为基础,分析当前非遗传播的需求点,紧扣受众的兴趣点,对博览会活动板块作出调整或进行拓展。参展项目的拓展,要突出“新”字,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新。实施和完成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强化内容的优选,并且以展会整体品质优化为抓手,在展览策划与美陈实施上进行创意创新,创造和保持足够吸引力,做到有亮点、有看点、有卖点,才能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体系优化的两个重点。体系优化是动能,要紧扣组织体系与活动空间体系两个重点,不断优化办展空间,同时,进一步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组织机构优化步伐。只有广泛吸收社会机构共同策划与运作,并且探索实践招商招展,非遗博览会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进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组织体系与活动空间体系的优化,一是要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原则对组织机构进行优化。探索社会机构人员力量参与、资金参与的新方式,鼓励与支持社会机构通过招展组织项目参展,形成新时期非遗展览展示内容组织新路子。二是对展览空间体系进行优化。第十届(2018年)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增加“杭州工艺周”概念,开展传统工艺进社区活动,形成“主城市、主展馆、分会场”三位一体的非遗博览会体系。第十一届(2019年)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继续提升,形成“一馆多点”新体系。

        展览传播的基本形式。非遗博览会展览活动的基本形式,从初期的“类博物馆”展陈方式,到重视动态展示、互动体验,以及拓展研讨、竞赛(展评)等内容,前后历经10余年。基于长期以来的探索实践,第十一届(2019年)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尝试提出了非遗博览会展览活动“五展四研”的基本形式。“五展”包括静态展览、动态展示、活态展演、奖项展评和产品展销。在“静态展览”的基础上,融合“动态展示”,展示参展项目的制作技艺(阐述非物质性),组织开展“活态展演”,展现表演类项目的文化魅力,开展“奖项展评”,激励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产品展销”,提升博览会的经济效益,促进非遗融入文化消费、融入现代生活。“四研”包括学术调研、学术研讨、传承研培与非遗研学。非遗博览会策展应基于充分的学术调研,建立有学术含量的策展脚本,博览会活动要突出学术交流,激发非遗保护传承思维火花,与研培计划结合,集中推荐研培创新成果,注重文旅融合。

        创新发展的三个结合。要把非遗博览会的创新发展与非遗传承发展、人民美好生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去探索实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与扎实的群众基础。因此,新时期非遗博览会创新发展应着重研究几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与探索实践结合,以探索实践促进品牌优化;二是展览展示与传承传播融合,以展览传播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三是创新发展与美好生活契合,以创新发展赋能美好生活建设。通过非遗博览会创新发展,促进文旅融合、社群互动、非遗创新成果的聚集与广泛推广。加强非遗与旅游的融合的同时,发挥非遗形态多样化、内容接地气的特性,进一步让非遗展览展示从展馆走出来,进入居民社区、历史街区、旅游景区、文化广场、现代商业体等。通过场景空间与内容的有机结合,达到发挥非遗优势,强化社群互动的效果,从而提升非遗博览会展览活动的丰富性与生动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9(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5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