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漫画妙在似与不似间

        作者:赵曙合2020-05-26 07:07:15 来源:美术报

          (1/2)蒋文兵 吴昌硕

          (2/2)赵曙合 饶宗颐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记得有一次与著名肖像漫画家阿瓜聊天,他说画肖像漫画其实是用眼观察完之后,凭记忆用心和脑完成的。漫画家吴娇认为肖像漫画是观察完模特,进行拆解后,花大量心思重组的一个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肖像漫画基本都是大头娃娃式,并且有不同的目的,有的要求“酷肖”,有的则要求“程式”,基本上两个脉络:一个具有追念功能,弥补缺席的需要;另一个具有颂扬功能,旨在歌功颂德。前者需要酷肖,后者需要美化。后期,肖像漫画还增加了第三大功能:单纯为爱或者美服务。

        在像的基础上做出漫味

        大多漫画家采用夸张五官和变形身体的手法来表现人物,使人物特征突出变得可爱有趣甜美。人的五官耳、眉、眼、鼻、口,成为画肖像漫画夸张变形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我在做了众多尝试,看了大量国外优秀作品之后发现,其实机械的夸张变形往往使肖像漫画出现两个问题,要么不像,要么失去漫味。所谓“漫味”就是要具备漫画特点——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三大特质,此特质就是漫画的基本特征,概括即为幽默讽刺或是诙谐有趣。

        “像”通过写实手法可以达到,但是想要在像的基础上再做出漫味,除了需要大量的基础练习之外,还需对美学有一定的研究。“形似逼真”是漫画肖像的初级阶段,而“神似有趣”才是漫画肖像追求的高级境界。正应了那句话,好看的皮囊有千千万万,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一张好的肖像漫画必须做到夸张有度、变形有据、取舍有法,最终达到对人物表现的独特性和可看性,即做到对人物灵魂内心的写照及神态活跃度的完全表现。

        人是千人千面的形象,表情是多变的,神态也随时在变化,肖像漫画要抓住“神”,角度的选择,瞬间的神态表情,以及作者的灵感都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合理艺术技法处理,使形象跃然纸上,突出其人物主要特征精华,减弱舍弃不显著特征部位。做到眼疾手快、心有谱,这对于经常现场写生的人更能体会。举个例子,我在对着学生写生漫像时,表情、神态以及动作做了相应的处理。人物的特征与五官有关,神态表情与眼、与口联系最密切,即脸部能动的东西。有时手的处理更为重要,绘画中我们把手称之为“第二表情”,可以使漫像增色不少。

        肖像漫画创作对创作者要求更高,因为选择的群体大多都是人们所熟知的名人明星,没法对真人写生,只能依靠现有的视频或照片,要求漫味十足,所以构思得慎重,幽默讽刺不能随意使用,要对所画对象的背景身份、文化及风俗习惯做全面了解,如对待科学家、政要、娱乐明星或反派人物,就应该有各不相同的构思。

        此外,表现技法也应有所区别,中国有句老话叫“相由心生”,人的内心和经历都会反映在脸上。因而需要挖掘更多的内在,用艺术语言,也就是具有特殊的简化变异方式去做诠释。艺术创作是自由主观的,更是漫无边际的。

        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漫画家马炅用“像、漫、神、逸”概括了肖像漫画的四个境界,也就是肖像漫画从初学者到大师的全部过程。台湾肖像漫画家刘佳惠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人像描绘就是从“不像”开始,因为要表现人物特质,创作者们开始寻找最能够诠释人物特质的表现方式,由不同的视角切入或是不同的媒材凸显,藉由种种能想到的创意表现,以取得观赏者的共鸣。

        我说这才是“肖像漫画”,漫是一个过程,在这时间里,用艺术思想与独一无二的个人视角,加上所学的绘图技巧针对特定人物创作专属的图画。每一幅漫像都有其蕴含的意义,一个人的创作联系两个人情感,得到更多人的共鸣,是很有意思的。当然如果更有趣味性,便是值得探讨的美学问题了。

        所有的法都是人定的,其目的是为了规范而非约束,就像台湾知名画家蒋勋说的,语言有时可以像诗,逻辑与文法都不合理,但是却是最精确的语言。真正的精确,有时并不是逻辑或道理,而是人与人面对面一刹那间的直觉。同理,绘画中的审美法则与具体形“像”无太大的关系,像不像与美不美是两种不同的观念,像不一定美,美不一定要像,就像齐白石所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我想这符合肖像漫画吧。

        艺术家所创作出来的东西合规律合目的合心灵,在某一瞬间打动了他人,美就产生了!

        (作者系福建省漫画研究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9(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