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回眸与寻路: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探索

        作者:李亦奕2020-01-19 09:34: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石家庄会展中心

          (2/2)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石家庄会展中心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镇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间的矛盾逐渐突出,如何解决文化遗产特别是建筑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延续的问题越发的紧迫。日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主办、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协办的“回顾七十年建筑创作及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成就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七十年建筑创作与创新、建筑史与理论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展开多维度的深入交流,探讨当下建筑创作,共同展望未来中国建筑发展方向。

        建筑创作的发展脉络

        70年来,中国建筑设计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温故才能知新,在回顾以往建设成就时,有一位不能绕过的人物——梁思成,作为我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梁思成于1945年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1947年,他第一次把建筑的概念拓展到“体形环境”(即“物质环境”),并将城市设计首次引入中国。1958年在讨论国庆工程的会议上,梁思成将建筑形式分为四等:一是中而新,二是西而新,三是中而古,四是西而古。他提出,对于中国的现代建筑来说, 应该走“中而新”的道路。

        “中而新要求尊重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创造中国建筑的民族风格。梁思成先生60多年前所出的建筑创作题目,今天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原住建部总规划师陈为邦还谈及梁思成所批评的“半个人的教育”,即反对偏重科技而忽视人文的建筑教育,因为建筑是为人服务,首先要以人为本。这些观念都足见梁思成建筑思想和实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它们将继续对中国建筑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北京十大建筑建设过程中,组织探讨解决建筑设计人员思想认识问题,到1959年在上海召开的“住宅建设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上,时任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作《关于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的报告;从1989年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出版专著《广义建筑学》到其后创造性提出“人居环境科学”,再到1999年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一致通过的《北京宪章》提出“建设一个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可以说,在“匠人营国”“谋万家居”的道路上,中国的建筑学人从未止步。

        进入新世纪以来,不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建筑设计领域,“浮躁风”甚嚣尘上,时尚建筑主导着主流的公共建筑领域,“新、奇、特、怪”的建筑形式被追捧,而建筑的本质常常被遗忘。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必须在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等方面符合城市设计要求”“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强化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设计管理,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制度”等一系列要求,为当前的建筑设计指明了方向。

        文化遗产对建筑创作的启发

        一直以来,与文物有关的建筑创作在建筑界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一类型的建筑创作往往会受到诸多限制,除了建筑本身的程序外,它还受制于文物保护相关法规和行业准则,包括审批过程等等。尽管如此,清华大学教授吕舟认为,文物保护的诸多要求一方面限制了建筑师的创作,但另一方面也能够给建筑师带来新灵感。

        比如,以“无压容器”的保护方式,修建的世界上唯一在水深40米处的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比如用全钢架构建的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以考古中的“探方”为切入点,最大限度还原真实的考古现场;比如辽宁阜新万人坑遗址保护建筑,纯净的几何形体及深沉冷峻的材料,在巍巍青山的映衬下对比出简洁的力量感;再比如刚刚获得2019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保护项目类金奖的北京周口店遗址保护项目,以大跨度弧形壳体钢结构横跨猿人洞遗址之上,对整个遗址进行全方位覆盖,保护棚采取成熟的绿植屋面形式,整体铺设屋顶绿化,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入遗址环境之中,隐伏于树木掩映之下,使新建的保护建筑与遗址浑然一体……这些文化遗址都或多或少促进了建筑在形态或者结构上的创新,为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构筑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

        有观点说,中国的建筑事业上半场已经过去,现在进入了下半场,如果说,上半场更注重数量、更注重改变面貌,那么,下半场则应该更注重质量、注重环境、注重以人为本。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说:“建筑创作和油画、国画、书法这些可以很好地展现艺术家个性和特色的纯艺术门类不一样,它是一个服务行业,如何把建筑师自己的创作欲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结合起来,而不只是把建筑创作当作个人意志的表达,这当中要有一个度的把握。”

        注重人的感受就要在价值取向上有所抉择。根据什么标准、什么价值观来认识当前的建筑创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出现不少奖项评选活动,比如鲁班奖、詹天佑奖、勘察设计奖等等,“这些奖项更多的是从外形、观感的角度来评选,缺乏科学的、有理有据的分析。要体现我们的价值取向,体现整个设计的方向,还需要进一步科学化、精确化的策划和评估。”马国馨指出,建筑评论对建筑界能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当前中国的建筑评论一是缺乏现场的实地考察,二是过分依赖名人效应,不少评论家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

        建筑是一套复合化的产品体系,它的系统性、复杂性导致了从图像审美、文化思辨、社会情感、技术伦理等多维度对建筑的评价。“我们一直在谈论建筑的文化、建筑的美学,其实文化和美学是要被创造的,那么在创造出来之前,我们去臆测或评价这样的建筑文化是否合适,或者说当你创造一种建筑文化的时候,它是不是一个终极的产品?这是要打问号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曹晓昕说,事物的演变总会有过程,不是所有的建筑都被赋予了某种含义。当含义成为第一需求的时候,或者说当所谓的美学成为第一需求的时候,建筑系统就会出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满足普通百姓的美好生活,真正让有品质的东西落地生根,也许这才是建筑的美与生命力所在。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0(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