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建筑激活乡村:触媒与高光

        作者:何崴2019-11-25 08:40:5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建筑激活乡村:触媒与高光

        福建《上坪古村复兴计划》中的水口区域,通过对廊亭、杂物间、烤烟房的微改造,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激活乡村。 金伟琦 摄 


        我在大学教书,同时也做一些乡村振兴的实践工作。作为一名建筑师,我认为,建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是触媒与高光。所谓“触媒”就是催化剂,具有引发后续一系列事件的发酵作用;而“高光”则代表了建筑作为整个事件标志作用的可能性,建筑可以成为一个“引爆点”存在。

        2012年至2018年,我们在乡村做了大量的实践项目、研究性项目和艺术创作,它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我个人也有大量时间待在乡村,一年中约有4个月在县级以下的项目地。所以,我自认为算得上是一个“了解乡村”的建筑师。在这个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有3个范例比较能代表我们乡建的思路和主张,因此,姑且可称之为我们的“乡村实践三部曲”。

        第一部曲是在2013年至2014年设计完成的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项目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西河村大湾,我们的工作是思考如何将原有闲置公共用房盘活,重塑乡村的公共空间。当时的建筑是1950年代的一个老粮库,规模和样式类似于今天开会的场地。我们将粮库的一个库房改造为村民活动中心,使之成为全村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改造手法并没有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而是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来的物理空间,并加以再利用;尽量保留原有的结构和空间特征,在降低造价的同时也留住原建筑的历史信息和空间韵味。项目完成后,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不仅外面的人喜欢这个公共空间,村里人更是把它当做村庄公共生活的重要场地。

        第二部曲是2014年至2015年设计完成的“爷爷家”青年旅社。它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平田村。2014年,我们一行多位建筑师来到松阳,开始了在松阳的乡村实践。当时松阳还是一个非常闭塞的地方,距离最近的温州大约3个小时车程,远没有现在这样有名气。我们应该算是最早一批进入松阳的设计团队,当时的设计任务有点类似乡村集群设计,几位建筑师同时在一个乡村中做实践,作品彼此挨着,也形成了一个聚落效应。我的团队被分到改造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民房,改造后的功能是民宿。建筑总面积约270平方米,投资造价只有20万左右,体量很小,造价预算也很低。面对这一题目,经过思考,我们决定将建筑改成青年旅社。

        原建筑的普通性,以及预算的紧张使设计创意变得尤为重要。当时考虑是一方面如果采用“简单”的方式,尽可能“轻”的去改造原建筑,使其适应新的使用功能,并具有可逆性;另一方面,新建筑还必须具有很强的传播力,能够帮助业主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吸引人流的注意。所以我们尽可能地使用一些在地的、便宜的材料,利用创意来打造一个有趣味的民宿。最终采用了房子里面套房子的空间模式,我们称之为“房中房”。采用实木榫卯结构和构造使“房中房”可以自由拆卸、重新组装,垂直维护采用半透明的阳光板,并可以自由移动。我们综和运用新老材料和光影、彩色来渲染气氛,最终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室内空间。后来它很快成为一个“网红地”,还获得了美国首屈一指的酒店设计杂志《Hospitality Design》评选的“2016HD Award最佳经济型酒店奖”。作为建筑设计师,我认为不但要把建筑做好,还要帮助业主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项工作不是建筑师的传统工作内容,但在如今也变得很重要。

        第三部曲是2016年至2017年设计完成的《上坪古村复兴计划》。上坪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试图将前面的经验和教训整合起来,对整个村子做一个统筹思考。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重点考虑了5项内容,即“有的玩”“坐下来”“住一晚”“带着走”“可以晒”。

        “有的玩”是指村庄必须有吸引人来的理由,要挖掘、梳理或者创造“有的玩”的内容;“坐下来”是让大家待得住,解决的是让人怎么从快速行动转换为休息停留;“住一晚”关注住宿问题,通过住宿可以增加消费;“带着走”是指拉长产业链,将旅游作为龙头,带动包括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有机农业产品在内的其他产业发展,从而拉长产业链,实现共同富裕;“可以晒”指的不是晒太阳,而是“晒图”,我们处在一个传播时代,每个人拿起手机拍一张照片发朋友圈,就实现了义务宣传,所以我们创造了尽可能多的能让游客拍照留念的场景。

        整合以往的设计思路,根据上坪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村内选择改造了11栋小房子。它们都是废弃或闲置的农业生产设施,如猪圈、牛棚、杂物间等。这些设施体量不大,但是位置明显,且产权相对单纯,经过改造可以为整个村庄提供公共生活休闲空间和旅游配套设施。例如,我们将一个杂物间改成了水吧。我们没有完全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改造,而是加入了全新的元素,给老村子注入新的活力,也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心理诉求。水吧的窗户是改造设计中的亮点:窗板的一面保持原木本色,另一侧刷为彩虹的色彩。我们希望为村庄增加一抹亮色,当时很多村民不太理解,认为这种做法冲突太大,而设计有时要适度地创造冲突,有冲突才有张力。事实证明,这样的处理使古村更为放松,又为后期经营留出了遐想空间。

        在乡村,建筑师要为后期的营销和经营做准备,要帮他们编故事。比如原本的猪圈改造而成的“圈里”酒吧,我们就帮它做了一系列的文创延展。这些文创产品都与猪关联,比如猪的卡片、餐具、餐巾等。此外,建筑师也为村庄做了一系列文创产品的设计,如给重要的建筑物做图章、起名字,游客通过攒齐图章印戳可以兑换礼品;设计村庄的LOGO;重新设计当地农产品的包装,提高附加值,使之成为旅游纪念品和体验性的产品等。我们称这些工作为《上坪集物志》。

        艺术计划也是上坪古村复兴的一部分:每半年邀请一位艺术家做一件新的作品,形成持续的“新鲜度”。为此,建筑师首先做了一个艺术作品。它是一个不插电的阳光装置,通过一个装置将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尽管只花费了几百块钱,但呈现的效果非常亮丽,也具备很强的传播性。

        总之,以上做法对一个村子的复兴来讲非常重要,当建筑师设计了一个空间之后,必须要考虑这个空间未来给谁用,有没有人用,要给当地人留出功能延展的可能性,只有这样,乡村振兴才能实现。从这些范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固然乡村建筑大部分是普通的、平凡的,但有时为了快速吸引人气,形成关注,拉动发展,确实需要一些有特点、有胆量的建筑作为“触媒”与“高光”,他们要成为引爆点或者形成一种张力,进而带动乡村振兴。显然,优秀的建筑可以成为那个带来流量、带来关注、带来旅游的理由。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三文建筑创始人)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8(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