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林丰俗:平和 平等 平淡

        作者:梁江2019-11-11 00:14: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林丰俗

          (2/2)家在江南黄叶村(国画) 1988年 林丰俗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但肯寻师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这首诗出自清人袁枚《遣兴》,它也是林丰俗一生艺术行旅的写照。

        最早见到林丰俗,算来已是40多年前了。那时他刚从广东山区怀集举家迁入广东肇庆,寄住在肇庆地区群众艺术馆一排低矮平房里的一间。隔壁就是肇庆地区粤剧团排练场,白天经常人声鼎沸,锣鼓钹镲震得瓦片响。一间平房,隔了小半作卧室,剩下的就是画室、客厅兼餐厅。我一直记得初进林丰俗客厅的印象:中间是一大块铺着画毡有点吱吱响的大画板,旁边两三个长条四脚凳,靠里还有当年流行的三件套木板沙发,一看就知是从怀集林区搬来的“土特产”。见到来访者,丰俗接连说“来来来,喝茶”,招呼我们毛头小年青往条凳上坐。第一次看到他作画,并不是画山水,竟是用娴熟洒脱的笔墨画花鸟。从这时候起,我意识到一个画家所需的涵养和技能,远不会局限于学校里的专业科目。

        林丰俗调到肇庆地区群艺馆,业余美术作者们都成了他的朋友。我虽是刚从美院校门走出的小青年,也常获他鼓励。他几次到粤西基层,都到我住的木板小房间为我的画作提意见。也在这个简陋逼仄的小房间,他看到了我当时努力苦读的窘境,颇感意外。未久即邀我到肇庆,探讨他拟写的一份文字稿。这份文稿,便是他后来发表在《画廊》的第一篇创作谈《山水画书函》。

        从肇庆时期开始,我就知道他节衣缩食也要购买书刊画册的习惯。上世纪80年代初,林丰俗调往广州美术学院任教,我仍是叨扰他的常客。我留意到他一个明显变化,是画桌后的书架大了,多了很多新近重印出版的古典诗词等文学著述,有些来得比书店上架还早,他说是早早预订的。

        在我心目中,林丰俗是一个心善手软、不见圭角的人物。生活随遇而安,待人宽厚坦诚。他平凡得几乎找不出任何特点,朴实得令人难以设想他会有什么过人之处。稳健沉实是他一贯的行事方式,连同他在绘画艺术上的敏感和过人才能,也从不以某种咄咄逼人的方式展示于人。他几十年的作品贯穿着一个明显的田园母题,其艺术特征,20年前我和李伟铭的一篇对话录曾概括为“平易率真、醇和自然”八字。他不断地修炼和积累,冲和恬适中隐含着渐变,终达至当代山水画坛一个令人景仰的高度。

        林丰俗多年一直在画花鸟画。由于花鸟画笔墨运用更为自由、更具随机性,形式元素的符号特性也更突出,因此,它常常更能直接体现作者的笔墨功夫。后来,他的花鸟画笔墨语汇融通渗化,变而为山水画色墨技法语言元素,这也是林丰俗山水画表现技法特别丰富的重要原因。当年他曾对我戏言,他在花鸟画作品上的特色可称之为“生、散、乱、杂”。而我曾专门就此写过一篇短文,谈了若干粗浅理解:“‘生’的相对是熟,这主要是指艺术风格意味。而与‘散、乱、杂’相对的大体是集中、单纯、规整、条理分明。无论所指是题材、构图抑或笔墨形式,其应有之义都会包含着基本的艺术法则。反其道而行的林丰俗,其用心却在于越出习见的程式。林丰俗的花鸟画特别注重‘写’的韵味,运笔用墨无不脉络清晰。他注重笔墨功夫,但作画时却希望越出一般程式,同时也力戒制作味,雕饰去尽方见真趣。这一点,分明可见他一种地道文人式的审美意趣。大约是未被花鸟画家的声名负累,他也绝少有门户家法的一定之规。任伯年、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乃至黄筌、徐青藤等,都有些许似是而非的影子。用他题于画上的话来说,真正是‘南腔北调’‘不计工拙’了。‘生、散、乱、杂’是林丰俗花鸟画独特之所在。其深层是基于林丰俗对于艺术的独到感悟与深切理解,就像人们不时提到的‘无法乃为至法’。”

        林丰俗的花鸟画,以平常心,以平易之笔墨,以若不经意的方式抒写出自己情之所感、心有所动之处。这样的画充溢着人情气息,即使是一般的观者也能从中感受其亲切感人的特性。对于林丰俗,这一点是同他的山水画一脉相承的。

        而关于他的山水画,早些年我也曾写过这样一段短评:“曾有人问林丰俗作画关捩如何,答曰:‘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这个名句包含的既是一个方法,也是一种心态及情怀。它虽未必适合所有画家,却是解读林丰俗作品的最佳视角。作为当代岭南最具实力的山水画家之一,林丰俗的特质不在于大山大水和突兀离奇。面对自然客体的庞大资源,他选择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切入角度——乡村田园母题。田土村居,杂花生树,南方乡野的寻常景致一经他大胆地纳入艺术领域,再以鲜活灵动的笔墨语言出之,物象每每便带上一种含蓄的意韵,一种有如咏物诗般的隽永。很明显,林丰俗不太愿意居高临下地强调自己的审美发现,他对观画者采取了一种真诚、平等的交流方式。同样,这个角度也适合考察他雍容自信的运笔用墨规则。由此不难看到,林丰俗着力传达的是一种平淡自然、质朴无饰之情”。

        “需知妙语出天然”“妙手丹青画如真”,这是他早年在《山水画书函》中一再强调的话。艺术上平易含蓄,为人淳厚随和,林丰俗把不可兼得的东西整合为一体,学养、画品、人格堪称楷模。

        (作者系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9(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6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