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教育出版
      分享到:

      是艺术的殿堂,更是美育的课堂

        作者:汉初2019-07-29 07:36:22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 中国美术馆“童绘美丽家园”主题活动

          (2/2) 吴为山馆长与自闭症孩子同绘《春天》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中国美术馆近年少儿美育活动掠影

        “美术馆里不仅仅有美的绘画、美的雕塑,也应该有美的人。‘美的人’就是你们这些小朋友,你们自由作画的样子就是最美的!欢迎你们今后经常来观展。”

        孩子们一起共绘美丽的蓝天、温暖的春天,这是敞开胸怀的表现。任何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时候可能是障碍,但这不可怕,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心,爱的温度可以把一切融化,可以把封闭的门打开。

        7月5日,一群刚刚参加完期末考试的小学生来到中国美术馆,参加美术体验课。当孩子们走进馆内公共教育空间时,顿时感到一阵惊喜。原来,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已经等候在那里,亲自为孩子们做辅导。吴为山时而讲授美术知识,时而动笔为孩子们改画,时而演示如何用胶泥捏塑小动物……

        上述场景,只是中国美术馆众多公共教育活动的一个小花絮。中国美术馆是艺术的殿堂,更是美育的课堂。近年来,这里的少儿美育活动以丰富的形式和精准的定位而赢得广泛关注。一场场活动,如绵绵春雨,滋润陶冶了孩子们的心灵。而那一幕幕场景,既成为孩子们成长历程中的美好回忆,也反映了中国美术馆在少儿美育工作领域的不懈探索和勇于创新。

        “你们自由作画的样子最美”

        关怀弱势少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是近年来中国美术馆教育推广工作的侧重点之一。

        2015年5月26日上午,中国美术馆主楼前的回廊里,140余名小学生在10米长的巨幅纸张上挥毫,用稚嫩却不乏创造力的笔法描绘出他们心中的家园:金色的阳光自碧空洒落,照亮了山川大地;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水中游鱼怡然自得;岸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树木高低错落,掩映着造型各异的建筑物……当孩子们搁下画笔,把他们合作完成的画卷展现给现场的观众时,赢得掌声一片。这是中国美术馆“童绘美丽家园”迎“六一”大型公益活动开始时的场景。在儿童节来临之际举办儿童绘画活动,本来早已成为各地司空见惯的做法,但参加这次绘画体验活动的孩子们多是外地在京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受中国美术馆和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的共同邀请,走进这美的殿堂,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现场观赏了孩子们的画作,并讲述了他小时候的人生经历。如今已是国际著名雕塑家的吴为山自幼就有创作热情,少年时期最喜欢用泥巴捏各种小动物和小人儿,直到30多岁时才第一次到中国美术馆参观学习。吴为山鼓励小朋友利用当下美术馆丰富的艺术资源,提升审美能力,拓展创作边界,他说:“美术馆里不仅仅有美的绘画、美的雕塑,也应该有美的人。‘美的人’就是你们这些小朋友,你们自由作画的样子就是最美的!欢迎你们今后经常来观展。”在当天的活动中,中国美术馆与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准备不断加大投入,创新形式,致力于少儿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创新。

        “爱的温度可以把一切融化”

        2017年3月31日,中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空间内,吴为山与5位自闭症孩子一起,用丙烯颜料在一张长4米、宽90厘米的画布上纵情挥洒。作品取名《春天》。画面笔触奔放、色彩绚烂、富于激情和想象,让在场人士印象深刻。此次活动也拉开了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来自‘星星’的艺术——七个自闭症孩子的绘画生活”专题展览,以及“来自中国美术馆的温度——关爱自闭症人群公益沙龙活动”的帷幕。随后,吴为山在发言中说:“孩子们一起共绘美丽的蓝天、温暖的春天,这是敞开胸怀的表现。任何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时候可能是障碍,但这不可怕,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心,爱的温度可以把一切融化,可以把封闭的门打开。”

        此次参展的七名孩子分别来自北京、浙江、新疆、山西等地,均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自闭症儿童救助基金和北京市健翔学校推荐。这七位孩子只是成千上万自闭症孩子的缩影。他们的绘画技巧也许不够成熟,但他们的作品却表现了人类最为宝贵的天真之心,引发人们的思考:艺术不是万能的,但它可以放松身心、丰富情感、开放思维、拓展想象。5个月后,中国美术馆又与宋庄艺术基金会合作,邀请艺术家教师给自闭症儿童授课,并举办了教学成果展。

        中国美术馆对弱势儿童的关爱继续延续。在2018年世界自闭症日(4月2日)前后约六周时间里,中国美术馆与特殊教育学校北京健翔学校(培智校区)及相关机构合作,推出主题为“爱的超级链接”的系列公共教育课程和活动,将关注对象延展到广大特殊儿童的家庭。这些活动,以艺术的方式,提升自闭症学生关注社会的兴趣,通过活动帮助孩子及其家庭增加介入社会的勇气。同时,以艺术作为交流的途径,增进了普通民众对自闭症儿童和家庭的理解。

        体验“打通”艺术门类的奇妙

        “跨界体验夏令营”,是中国美术馆近年来推出的面向少年儿童的公共教育品牌。活动旨在通过不同艺术形式的跨界联觉与互动,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丰富他们艺术体验的角度和感受。数年前,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就开始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山音乐堂等机构合作,采用美术与书法、戏剧、音乐等不同门类联动的主题课程,让暑期的孩子们体验到“打通”不同门类艺术的奇妙之处。

        2017年夏,该项活动出现新高潮。8月4日至5日,结合正在馆内展出的“书中有我——萧娴先生诞辰115周年遗墨展”, 中国美术馆推出“暑期跨界体验夏令营——与书法的对话”少儿教育活动。小观众们借此感受汉字之美,体味毛笔书写的乐趣。活动以“书法中的留白——书法与油画的畅想”“书法中的纹样——书法与少数民族艺术”“书法中的跳动——书法与故事展演”三个主题展开,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从孩子们最为亲切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出发,借助经典,循序渐进地引导儿童了解中国书法、了解美术馆、了解在美术馆学习的方法。同时,依托于展厅探索、故事分享、创作体验、游戏互动等孩子们喜爱的多元化认知方式,使孩子们增长了知识,结识了朋友,感受到了学习的新天地。

        利用全球资源服务少儿美育

        开放、包容,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一直是中国美术馆工作的基本原则。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也在不断利用国外资源,服务少儿美育工作。

        2015年10月6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油画示范活动。俄罗斯人民艺术家、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主席,81岁高龄的祖拉博·康斯坦丁诺维奇·采列捷利和五六十位青少年共同拿起画笔,面对静物,进行写生。许多参与者表示,活动使自己加深了对艺术的理解,启发了艺术创作思维。更难能可贵的是,域外大家的风范也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018年6月8日,中国美术馆举办“文明解码——探秘大英博物馆的少儿教育”沙龙,邀请了大英博物馆专家欧文·芬克尔,英国汉学家、历史学家吴芳思等,一起围绕大英博物馆的少儿教育话题进行讲演和交流,专家们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从不同角度,畅谈博物馆少儿教育;结合具体的教育案例,梳理博物馆教育理论和方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博物馆教育指导意见。吴芳思女士认为:“孩子应该经常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儿童博物馆教育应调动多感官参与体验,让他们用各种方式感受丰富的展品信息。”

        让少年儿童真切感受艺术之美

        结合传统节日、创新教育理念、拓展馆校合作是中国美术馆教育推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018年2月,结合馆内举办的 “花开盛世——中国美术馆藏花鸟画精品展”,中国美术馆推出海峡两岸大学生艺术博物馆教育交流工作坊暨“花鸟童画闹新春——我在中国美术馆过大年”亲子活动,由在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实习的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台北教育大学的大学生参与策划实施。活动中,两岸实习生给亲子家庭进行了生动精彩的展览讲解,并在之后的绘画创作环节结合小朋友们的生活,采用个人拼贴创作与贺新春卷轴画集体创作的方式,让小朋友寄情于物,创作绘画。

        服务少儿,仅靠馆内力量远远不够。为此,中国美术馆携手北京教育学院开展馆校合作,并于2018年7月12日联合举办了“文化自信与馆校合作教育”——中国美术馆“教师沙龙”启动仪式暨2017年首次主题研讨活动。

        除此之外,中国美术馆还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间开展了“美在新时代”助力中小学美育志愿服务项目。由中国美术馆与相关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合作研发的“中国美术馆里的鉴赏课”,以美术与植物学、医学、诗歌、戏曲、美食、数学、建筑等关系的探讨为主要内容,引领孩子们进行跨学科整合学习。(本文图片由中国美术馆提供)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4(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