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抱华追梦人——何水法

        作者:叶芳芳 2019-05-27 08:46:46 来源:美术报
        抱华追梦人——何水法

        走访抱华楼的这日,出门前还是阴雨天气,启程时竟突然放晴,天公的作美,令整个行程更加愉悦和顺利。抱华楼不是第一次来,但每回来却宛如初见。

        抱华,抱花。花卉环抱,楼如其名。在这里,四季都有不同品种的花卉绽放,玉兰、迎春、萱草、茶花、海棠、绣球、紫薇等竞相争艳,让人仿佛置身百花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何水法正在抱华楼构思一幅大作献礼祖国。他表示,今年将重画《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花朵,是我心目中延安精神的象征,也是我多年来累积的创作灵感的一次勃发。”何水法希望以时代笔墨反映时代精神,通过笔下的山丹丹花,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设计理念:

        天人合一 保住灵性

        庙山脚下,富春江边,这座历时7年心力营建的何水法美术馆(杭州富阳受降镇九龙大道5号),于2012年正式开馆。灰调的建筑立面、简洁的几何造型、拱形的连廊、金字塔式的天窗,并通过漏窗、借景、留木等方式来表达……这座兼具西方现代与东方古典美感的建筑,本身也体现着何水法的艺术追求,即“复兴传统、融合现代”。

        谈起抱华楼的选址,何水法觉得也是冥冥之中的巧合。曾在两会上提议《富春山居图》两岸合璧展出的他,当得知该地块即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曾描绘过的庙山脚下时,毅然拍板决定“就要这里”。

        中国画与建筑的相通之处,表现在中国画所强调的“天人合一”,即对自然的尊重。何水法深知“知白守黑”的道理,在他眼中,抱华楼更像是一纸生宣,从哪落笔,在哪铺毫,他心中有数。

        在这个建筑空间里,每一处的精致,都透露着用心。那些转折、回廊隔断了空间,又滋生了新的空间,在其中移步、回望,每一步都是不同的景致。注视着其间的玻璃阳光房,许是何水法冬日里赏花、写花的最佳处所。坐在抱华楼偌大画室外的平台上,看着清透的玻璃中映衬着对面的景象,似天然绘就的条屏,“浑然天成”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抱华楼落成后,还得到了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的首肯。该建筑凭借传统与现代的最好诠释的设计,与水立方、鸟巢、央视新大楼一同入选2009年比利时“心造——中国当代建筑前沿展”。

        教学传承:

        毕生技艺倾囊相授

        如今的抱华楼不仅仅是一个展陈的美术馆,更兼具教学、创作、生活的功能。实际上,何水法建抱华楼的初衷,是为了他的那些弟子们。“有一年带着弟子北上写生,回来后因为大家没有聚头畅谈的地方就散了,于是就想有一个师徒相聚反哺学习的固定场所。”这才有了抱华楼这个完全自费营建的个人美术馆。何水法曾立志在这里复兴两宋院体画、拓宽国际艺术交流,并将毕生技艺倾囊相授。

        近十余年来,何水法先后在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报以及自己的抱华楼,开设了花鸟画高级研修班,他深知此类书画教育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走访的这日,恰逢“抱华楼何水法美术馆中国花鸟画写生创作班”2019年春季班开课。“创作班”自2013年起,如今已是第七个年头,在每期的二十天里,何水法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创作,为他们点评画作、修正作品缺陷、示范创作,随时随地传道授业。

        在山间写生后,回到创作室润色升华,作品完成后还可入美术馆陈列展示;更为难得的是学习氛围,与山为伴,与花为友,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学生们更易在你追我赶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今年的教学,还特别增设了公开直播环节。开讲第一次就有千余人同时在线观看,第二次更达到了八千余人同步观看的规模。何水法说,他要紧跟时代,利用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将课堂上的真实状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对花鸟画艺术乃至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更大的兴趣,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文化使者:

        为艺术搭一座桥

        “艺术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何水法常说,他的人生目标是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他要将国外的优秀艺术“引进来”,更要推动中国优秀的艺术“走出去”、“走进去”,让中国的优秀艺术作品真正走进西方的主流社会。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2010年,乌克兰利沃夫国立艺术学院院长安德烈专程来到杭州,把乌克兰利沃夫国立艺术学院驻中国文化交流中心设在抱华楼,并将学院的“荣誉博士”称号颁发给何水法,这是该院第一次把这个荣誉授予一位中国艺术家;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何水法第一个念头就是文化要先行。为此,他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当地的风俗民情,立志创作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同年,波兰、意大利先后为其成立“何水法艺术中心”,意大利文化部长马西莫亲自出席仪式;2015年,何水法当选为“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和“意大利昂布罗修研究院院士”;

        2016年5月,为纪念东盟与中国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何水法精心绘制了一幅10米长卷《万紫千红》,第一次将东盟十国的国花与中国的牡丹用传统笔墨绘制在一起。一些国家的大使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见用传统中国水墨技法表现的国花,中国书画文化的魅力,让人赞叹;

        在G20杭州峰会上,他的20国国花画展,得到了各国嘉宾的赞赏。这样的创作经历,让何水法感觉到,绘画是共通的语言,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用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表现沿线国家的国花,是让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契机。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5(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