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贝聿铭:中西之间的“温情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作者:周文翰2019-05-20 00:06: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102岁的贝聿铭先生故去,“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也离开了我们。在纪念的同时,这也是一个反思的契机,让人们可以思考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历史,以及它在中西之间引起的文化回响。

        贝聿铭在世时可谓全球最著名的华人建筑师。他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大半生在美国度过,但他也会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因为他祖籍苏州,1917年生于广州,在香港和上海度过童年。后两座城市正是20世纪中国经济最开放、最发达的地方,也是现代主义建筑最为密集的地方。

        可以说,建筑是现代城市和文明的象征。贝聿铭对现代建筑发生兴趣和上海这个城市有关。他曾回忆说自己在上海读中学时,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附近正在建造一座24层高的饭店,这刺激了他的好奇心。那时候,虽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但上海却在迅速发展中,建筑师乌达克等人设计的高层建筑在外滩高高矗立。

        像那时候的多数富贵人家一样,当时在中国银行任要职的父亲送18岁的贝聿铭到国外留学。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先后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攻读建筑设计专业。他的老师中有著名的德国包豪斯现代派设计师格罗皮乌斯。而早期现代主义的另一位大师密斯也给贝聿铭深远的影响,他的设计追求简单、均匀、宁静的空间体验。

        上世纪40年代贝氏大学毕业的时候,正值国内战乱,他在父亲规劝之下定居美国。1948年之后,他在纽约这个最国际化的大熔炉中开创事业,曾长期为美国著名地产商威廉·齐肯多夫的住宅开发项目进行设计服务。1964年受邀设计的肯尼迪总统纪念图书馆,使他获得了社会知名度,逐渐从商业建筑设计转型为以博物馆等文化建筑设计为主。1978年完成的美国国家美术馆扩建项目(东馆),则让他在博物馆等文化建筑设计领域有了更重要的发言权。1983年,66岁的贝聿铭接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委托,成为大卢浮宫项目的总建筑师。他设计的视觉标志“玻璃金字塔”成为了新的主入口,并以此为轴心整合设计了一系列地下展厅和空间。这个项目经历了法国人的议论纷纷,好在建成以后逐步获得了普遍认可。这也让他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之后又在日本、卢森堡、德国、英国等地留下了设计作品。

        贝聿铭成长在一个开放的文化环境中,他如同海贝一样可以默默吸收各种营养成长。或许因为从小就在各地迁徙生活,之后又定居异国,塑造了他谨慎的习惯。在建筑设计界他从不发表激进的宣言和观点,也不像学院派建筑师那样通过子弟传播自己的思想。因此,他的影响力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建筑本身散发出去的。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再次尝试和西方接触,贝聿铭才得以回到阔别近40年的故国。1978年,他在北京设计了香山饭店。从这个设计可以更明显看出他设计的另一个特点,是希望和当地的文化、环境有呼应和互动。香山饭店的设计就化用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门、窗、桥的一系列元素,给予一种现代的呈现。之后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也呼应了周边拙政园的园林建筑环境,可以说是一处新的园林。博物馆建筑本身相当低调和含蓄,与如今中国各地体量庞大的博物馆、美术馆大异其趣。

        贝聿铭的设计不追求走极端,而是寻求平衡各种因素之后达到一个最佳效果,可以说有折中主义处理的因素。但他的“折中”并不是拼凑,而是一种新的平衡,在这种平衡中塑造出宁静、优美的空间体验。

        在贝聿铭成长为国际著名建筑师的时期,中国内地建筑师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封闭环境中。私人事务所完全消失,建筑设计思想单一化,设计师很少有机会获取国外的信息,也很难在设计中发挥个人创造性,因此无从出现贝聿铭这样的名人建筑师。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状况才逐渐得以改变。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建筑实验场”,在各种理论争论、新闻事件中,新的建筑明星正在涌现。这时贝聿铭的设计不再受到多大关注,他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焦点人物。但是他的设计仍然散发出温和宁静的气息,启发着新一代的设计师。在未来,还会有如90年前那个在上海街道上仰望天空的少年一样的人出现。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5(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