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教育出版
      分享到:

      融入社会,引领风尚:高等艺术院校的使命担当

        作者:李百灵2019-03-10 09:07: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融入社会,引领风尚:高等艺术院校的使命担当

        为推动艺术深入乡村,福建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与地方乡镇政府携手举办大地艺术活动。图为在福建漳平市新桥镇西埔村头水田里,慕名而来的群众在创作稻田画。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也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社会对美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新的需求,美术教育的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更新观念与方法;另一方面,信息时代改变了知识生产和学习的方式,教与学成为两个主体。同时,文化交融的趋势不可逆转,只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才能激活思想,激发想象。因此,高等美术教育如何履行时代使命、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从不同层面关注了上述问题。

        “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是高校办学的方向和宗旨,在‘双一流’建设的同时也应担负起服务社会的重任。近年来,一些艺术高校为尽快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过于追求数字化和数据化指标,而忽略了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使命担当的现象。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科建设,必然要与社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而不是脱离社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说,在新的历史时期,艺术高校的创作要以书写和讴歌时代为主题,引领时代风尚,不负使命,创新未来。

        李象群提出,艺术高校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应从“强基础,抓教育教学”“增实力,抓科研成果”“为人民,抓社会服务”“把文创纳入教学内容”等方面来加强。“艺术高校应该为社会和区域做好服务,加强各学科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要做到社会一旦需要我们,我们就能拿出成果,献给社会、献给人民。”李象群说。

        除服务社会外,高校人才培养也是委员们关注的议题。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经过百年建构,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科体系,但其中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把目光投向了硕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卢禹舜同时担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和艺术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对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切身体会。在他看来,目前很多高校在美术学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中,都过于强调既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研究能力也注重创作实践能力,这就出现了“实践型研究生理论研究能力常常不足、学术型研究生创作水平往往不高”,或者是两项能力均不突出的问题。此外,近年来美术实践类博士的话题也引发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些都从一定层面上说明美术学专业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或目标至少有需要进一步研讨的空间。“社会究竟需要哪类或者多少高层次的美术人才?目前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经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检验、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毕业生是否达到了预期培养目标?很多问题都还有持续讨论和调整的必要。”卢禹舜说。

        今年全国两会,卢禹舜提交了《应进一步区分制定实践型与学术型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提案,针对高校美术学专业研究生阶段培养方案中存在的“因材施教、自主选择、区别培养不够,对学生的天分和优势的发现、引导与个性化培养还有待加强;对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反馈与就业去向的调研较为缺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滞后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考核方式和标准容易僵化,束缚人才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在组织各方专家和学生共同探讨合适方案的同时,招生时也应该对实践型和学术型的考核重点和标准进一步细分,也可以有二者兼备的方向;根据学生优势和未来就业方向,侧重某一方面的培养,使术业有专攻。此外,卢禹舜还从明确区分毕业考核的方式和标准、导师组的构成、毕业生调研和社会反馈调研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也十分关注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合理化发展。他在《关于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提案》中提出,艺术院校要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研究辅之。“艺术研究应该更注重多学科综合研究,在艺术院校史论系和综合大学研究是其主要途径。没有了实践的研究将影响艺术的发展,尽管教育部门也默许了艺术类高校设置‘实践类博士’的做法,但是要真正做到以实践教学为主体这一目标,还有不少的差距,还需要更多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举措。”杨晓阳说。

        此外,针对当前众多高等艺术学院的基础课程仍然大部分采取西方模式和课程结构的现状,杨晓阳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组织各方专家根据时代和国情的要求,从历史的高度以中国优秀文化为主体,高屋建瓴,启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建设工程。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7(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