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教育出版
      分享到:

      把艺术拉回地面

        作者:王家豪2018-10-31 09:13:30 来源:美术报

          (1/2)张一冉(中央美术学院) 平躺的立面 综合材料

          (2/2)刘磊(四川美术学院) 造物系列 铅与房梁木等 450×450cm,2017年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我一直觉得讨论艺术、讨论绘画,最有价值的东西存在于一个很具体、很微观的层面上。首先讲讲我对这个展览的理解,展览的名字叫:良好实践。这个名字乍一听很平和、亲切,在这个普遍唱高调的时代,良好这个词显得非常地诚恳、朴素。在我们的印象中,良好不算是一个特别高的形容词,相比之下远没有高尚、卓越等词来得强烈,但我恰恰觉得良好这个词在当下显得非常地贴切。

        把艺术拉回地面

        ■王家豪(中国美术学院)

        在古代,人类普遍追求至高的道德、品行和才能,中国历来推崇圣贤、孔孟之道和治国平天下,这是当时文人的普遍志向。但是渐渐地人们发现这种追求好像越来越不切实际,于是就慢慢降低了标准,争取做到不危害社会就可以,不违法就成为我们的底线。这个道德大讨论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展开,虽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有必要保持清醒笃定。三国时管宁锄地见金挥锄不顾,同锄者华歆捡而视之,复锄于地,前者为圣贤,后者可谓良好,我们是否至少成为后者呢?

        当下讨论艺术说到底就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所以我今天主要也是谈谈我的创作实践中的价值判断。

        关于知和行的关系

        我所认为的良好是知和行的统一。在当下“何为艺术”定义诸多,但总结下来无非就是思考和实践的某种结合,其中思考就是反思。若说我的工作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有什么本质区别的话,可能就是多了一些反思,这些反思是贯穿创作的大线条,也可以是每个创作的节点,每次创作之后具体微观的反思。正如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认为未经反思的作品也是没有必要去做的。总有一派艺术家会为艺术的感性或直觉性来辩护,但我认为这只有在局部微观状态下成立。若是从头到尾的唯感性论大有可能是一种偷懒行为,是对问题的粉饰。

        能有反思精神尚属不易,要切实地执行就更加困难。如今信息流通很便捷,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不多。很多因素会给我们的实践带来阻力,比如说各种制度、市场等,这些艺术家都理解。最重要的是来自于实践和认知之间的闭环内部,这个有点类似于神经网络中的回馈的系统,随着艺术实践的深入,会产生很多当初未预料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让创作者重新反思我们之前设定的价值观的合理性,有的时候会动摇甚至完全颠覆。这个过程就我个人而言产生过好几次。这个价值观重建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更痛苦的是外人无法体会,没有人能够真正帮得上忙,除了艺术家自己。正由于艺术家的同理心,我也格外地敬佩那些勇于不断革新自己的艺术家。人一旦反思开明之后就不再甘于愚昧,但是往往无法及时建立起新的价值根基,就算建立起来也会不断被自我拷问。虽如此,反思还是有必要的。

        关于求真和求是的关系

        哲学和艺术曾经包括现在也被认为是最高尚的学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它是众多领域中少有的追求真理性和唯一性的学科,但是随着近代的哲学大讨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多元文化和相对主义慢慢成为了主流的趋势。哲学和艺术也不再担任追求唯一性的任务,截然不同的艺术家可以彼此理解、认同,再也不会出现历史上派别风格论战现象,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艺术就变成一团和气?这显然不是的,因为我们仍然有真理性可追求。随着唯一性的瓦解,真理性变成微观、具体的方式存在于个体上即真诚。此时作者需要扪心自问,我是否本着良心经过深刻反思之后做着我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这种真诚度本身包含着巨大的能量的,以至于任何的修饰在真诚度面前不堪一击。

        我们立志从事艺术而非其他,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艺术是一份可以为自己工作的职业,可以不必讨好,如果将这一点都放弃的话,那么艺术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留恋的了。“行于途而应于心”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走一条发自真心的路。

        绘画的当下性和具体性

        不可否认各种社会议题已成为了这个时代重要作品的主题,这一方面拓展了艺术的边界和影响力,一方面也容易以一种站在政治正确的道德高地上对艺术世界产生引导,是否应该介入这个话题呢?其实可以回到上一个话题,就是真诚度,自问这些问题是否真实而强烈地触动到自己,如果有那就去做,如果没有那也不必牵强迎合。

        此外,绘画在当下学院很容易遇到一个经典包袱的问题,学院教育是传播经典为主,这很容易让人脱离经典,孤立地看到其表象,以致成为一个保守甚至迂腐的教条主义者,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一些作品老气、匠气、学院气之根源。此外,由于越来越活跃的艺术市场以及流行趣味会引导艺术走向风格主义或新的矫饰主义。时尚并非不好,艺术追求中有一部分,比如说求新求异恰恰是和时尚相重合的。这种风格趣味是否来源于对当下视觉形式和当代人普遍精神特质的提炼,还是纯粹的跟风玩味效果,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

        还有一个具体性,艺术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的,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总要言之有物,要有所指。哪怕是马列维奇的白布还是约翰凯奇四分三十三秒的无声曲,其实它都是对某一个具体对象、一个上下文背景的回应,失去这个具体性,画得再满都会显得空洞矫情。这个具体性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体验,生活不一定是柴米油盐的生活,也可以是学习背景、知识结构等。只有感知过,反思过,那个东西才是切实存在的。我们表现出来的可以是诗意、激进或是纯粹视觉的,都无所谓,但是必须要感受它,必须主客体同在的。

        我曾经接受了很长久的学院训练,画了很多人体,画古典的色调,但是我的生活正在面临着城市化大建设,这一切已经让我无法回到之前唯美的古典色调中。我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关于图像和观看之间的观念性探索和纯粹绘画性的尝试,渐渐地我把它们都否定了。我放弃的原因是画着渐渐感到虚弱,这些画跟我生存的现实之间关系越来越少,我感到自己在断离大地的盐分,在一个画室里面把自己禁闭。现在展览的作品内容就是我每天亲身经历的。作品不是很精致,也没有之前的那么漂亮,但是我觉得画这些东西是我目前真实的状态,我没有掩饰它。也许这些场景是很乡土的,边缘的,但它们对我而言是有意义的。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要将哲学拉回到粗糙的地面,我要做的是把一些所谓精致高尚的艺术拉回到我的生活,拉回到粗糙的尘土飞扬的地面上。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3(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