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市场新闻
      分享到:

      禹至的图像学思考:需要新一代范宽、徐渭、八大山人、黄宾虹

        作者:禹至2018-09-30 21:24:39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1/12)

          (2/12)

          (3/12)

          (4/12)

          (5/12)

          (6/12)

          (7/12)

          (8/12)

          (9/12)

          (10/12)

          (11/12)

          (12/12)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如果要问怎样的艺术才能代表我们所处的时代,我的回答只有八个字:意料之外,期待之中。

        ——题记

        早想通过艺术作品去探讨图像学之于艺术评价的意义,却一直遇不上能了此心愿的作品。之所以形成此念,是基于对图像学的兴趣和信赖,以及对图像与艺术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在许多方面,艺术史及史上的艺术是无法自我阐释和评价的,正如猴子无法在自己身上数毛。艺术以图像为载体去传达艺术家的认知、意识和想象力,使得二者不可分割。然而,作为艺术史研究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图像学自身是独立的,这种独立验明了它的旁观者身份,也就是说,图像学和艺术史,其实是两条既不交错又互为诠释的平行线。因此,用图像学去阐释和评价艺术史及其所发生的艺术,是适格的。

        关于此,我更感兴趣的不是将图像学置于过去时,去瞻仰从前的艺术发生,而是置于现在进行时,去参与正在发生的艺术。因此,我期待未曾发生过的艺术诉求和样式的出现,能在我阐释艺术生命规律时提供图像学意义的支撑和帮助。

        坦白说,第一眼看到刘序之的《蹊跷的山》系列作品时,我多少有点漫不经心,毕竟,它太安静,太含蓄,甚至太腼腆。但是,当我将它置于山水母题的千年历程再度细品并试图做一番比较时,便再不可能漫不经心。因为,我似乎看到前文提到的那个心愿可借《蹊跷的山》去了却。

        刘序之《蹊跷的山》系列作品

        刘序之《蹊跷的山》系列作品

        刘序之《蹊跷的山》系列作品

        刘序之《蹊跷的山》系列作品

        刘序之《蹊跷的山》系列作品

        山水,作为绘画艺术的一个母题,千年之前就打上了中国烙印,蹊跷的是,无所不包的西方艺术史却偏偏让空了这一母题。对此,我们姑且可以自恋地理解为,这是全世界对隋代以降中国山水画的尊重所致。

        无论如何,一个千年母题得以经久不衰,认知和情感的原因定不可忽视。中国人的原初认知源于易经,曾以阴阳为轴心,对天和地、山和水所代表的大自然的敬畏便是由此而生,并得到从易经发展起来的道家学说的强化,加之源于农耕的文明起源,中国人对山水的认知和情感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无数舞文弄墨的先贤对这一母题的差异化追求和创造,使其千百年来呈现一种又一种风格,一个又一个富有个性的流派,即使我们对山水再怎么情有独钟,这个母题也不可能延续千年,甚至不能称其为母题。

        图像学研究表明,在人类认知中,大部分信息是源于图像。在以图像为途径的认知过程中,空间和时间在认知者的意识里也会被物化,进而成为图像的一种与认知者的知识结构关联的外在属性。当我们用图像学去研究艺术史时,构成艺术史每一个重要节点的重要作品在图像学看来只是一帧帧图像,年代越久远,其空间属性越发扁平,越发凸显的是它的时间属性。具体到山水母题,展子虔、王维、李成、范宽、王希孟、徐渭、八大山人、黄宾虹等等,这些具有节点意义的中国山水代表性人物的作品,也只是一帧帧图像,而且,这些图像的时点价值要远大于作品自身的价值。如果年代再久远一些,其存留的图像能指,或许只剩下一个时代指向的意义。道理很简单,对艺术的评价,其核心就是艺术发生与其所处时代的文明关联。因此,离开图像的时间属性去讨论图像学之于艺术评价的意义,是毫无意义的。

        刘序之的《蹊跷的山》在这个千年母题里能不能立得住,今天还不好下结论,但至少我们不能否认,之于山水母题,他无疑在践行着创造性的延续。我们可以试着用欧文•帕诺夫斯基的图像阐释三层次理论,从自然意义、背景意义和象征意义的角度去读一读《蹊跷的山》,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刘序之的作品,同时也让我们对图像学之于艺术评价的意义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蹊跷的山》的自然意义其实无需阐释,尽管作品融入了抽象的思维方式和元素,对客体的观看方法和呈现方式也离开了视觉经验和常识,而且异常主观,也放弃了宣纸和水墨,但并不妨碍观者对这个客体(山水)的识别和认知;对于背景意义,需要阐释的我想只有山水母题的现时境遇。谁都知道,重复性的继承显然不是一条尊重艺术生命规律的有效的发展路径,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重复。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序之面对山水母题的个性化重塑可能会给人以另类的感觉。恰恰因为另类,在缺乏开拓和创造精神的时代里才弥足珍贵。从他的作品上看,路子是新的,有破有立,图像学意义上的视觉差异创造也是卓有成效的;至于象征意义,我看重的是《蹊跷的山》传递的一种谦和与自信并存的气息,既因循道家的清静无为,又融入了现代人的思辨乃至反叛的精神,文脉清晰可溯,意境很中国。

        图像学是在图像志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史志意义。时间轴上的纵向比较和空间轴上的横向比较,是图像学在艺术评价上产生作为的基本途径。对刘序之的《蹊跷的山》亦是如此,只有通过比较,我们才能看到它的视觉差异性的存在,以及这种差异在所处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85新潮之后,当代艺术思潮席卷,艺术圈里一派生机。然而,山水母题却反常地沉寂。或许我们分配给这一母题的关注太少,又或许,我们根本就没有为这一母题找到新的出路。总之,对山水母题的现代性构建以及由此带来的开拓和创造确实不足。现实状况是,画山水的人不少,但大多没有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而向着某个方向趋同,趋同于我们的先祖或者别人的先祖,趋同于新表现或者纯粹抽象。可以说,像刘序之这样,倾心为山水母题注入新鲜血液而又有所建树的艺术家,实在是少之又少。

        艺术中人其实都明白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怎样的艺术生态,也许我们真的需要通过图像学的研究,去做一番时间轴上的纵向比较和空间轴上的横向比较,才会意识到,先贤留给我们的山水母题走到了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许许多多新一代的范宽、徐渭、八大山人、黄宾虹等等,甚至需要许许多多的刘序之,需要他们的情怀和执着,以及他们的创造精神、才情和天赋,去赋予这千年母题以新的生命。

        刘序之《蹊跷的山》系列作品

        刘序之《蹊跷的山》系列作品

        刘序之《蹊跷的山》系列作品

        刘序之《蹊跷的山》系列作品

        重要活动推荐

        长版图片识别二维码,了解活动详情,并可直接在手机上报名投稿


      相关内容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91(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