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教育出版
      分享到:

      艺术教育应该关注兴趣培养

        作者:彭士校2018-09-01 00:03: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艺术教育应该关注兴趣培养

        丹青画院体验课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提升孩子的艺术素养越来越重视,推动了艺术培训市场的发展,各种经营性文化艺术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并拥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相对来说,一二线城市的艺术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理念先进,而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艺术教育就缺乏这些先天优势。那么,艺术教育如何在三四线城市发展,从长远来看,艺术教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做“教育”而不是做“培训”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015年5月,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同时确定全国102个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试验区,将艺术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这无疑是推动我国艺术培训市场迅速增长的动力。

        但受限于传统的以考试和升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艺术教育在现有的教育环境和观念之下,存在许多争议和偏见。尤其在三四线城市,艺术被认为是“不学无术、玩世不恭”的学科,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学习语、数、外、理、化等与考试相关的“有用”学科。这成为艺术教育在三四线城市难以打开局面的最大问题。

        有业内人士认为,艺术教育的重点应该在“教育”,不应只注重“培训”,应该注重艺术教育中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在北京做了十几年艺术教育的杨柳表示:“无论是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应把它当成一种载体,不要让孩子为了学艺术而学艺术。”可以说,艺术是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

        杨柳指出,艺术教育在三四线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观念上的转化问题,具体的教育理念和方针也值得推敲。在他看来,要客观认识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艺术理念的差异性,艺术教育需要针对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不能照搬一二线城市的经验,应根据当地的特点,在艺术的培养和扩展方面下功夫。

        以普及和审美为首要目的

        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人只有在审美境界中,才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受动与自由的统一,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市教委“高等院校参与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项目”创意美术实验课程学术主持郑勤砚也提出:“以审美素养和创造力为核心的美术教育强调艺术教育的责任,不只是提供事实或展示某个文化的进程、某件艺术品来移转信息而已。为的是帮助人们成长,并且从获得的知识中,体会生命的奥秘,创造人类无限拓展的未来,更要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与宇宙的关系。”因此,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是普及和审美,三四线城市的艺术教育机构能够有这样的理念就难能可贵。

        以丹青画院为例。丹青画院是一个开始于三四线城市美术领域的艺术教育机构,创始人周天红和王萍都是多年从事艺术创作的画家,他们曾经在中央美术学院深造过。在北京生活的经历,让他们看到一线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的初心是想把大城市的艺术教育理念带到自己的家乡——河北沧州,在那里进行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引导。

        周天红介绍,丹青画院目前主要以艺术街区的模式做教育。“我们主要做的是艺术街区和一些专业教室,让人们知道艺术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学会享受艺术、享受生活”。与学校相比,丹青画院囊括很多开放式的场地,人们可以随时体验各种课程。

        丹青画院注重艺术氛围的打造和艺术理念的传递,这或许是他们艺术教育的亮点。“艺术教育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教室,不再是老师授课、学生接受的固定模式。丹青艺术区不是纯粹教孩子画画的地方,还设置了艺术服务的大环境,如公益书吧和休闲区等。孩子在体验学习的同时,一些家长和朋友就在周围的书吧和休闲区坐下来读书,这个画面让我十分感动。”王萍说。

        目前,丹青画院主要在三四线城市推广艺术教育理念,以提高大众的艺术修养,这也是丹青画院艺术教育的一个尝试。

        周天红认为,艺术家不仅要关注自身,还要有艺术责任感,要关注文化的传承,他希望更多专业艺术家能参与到艺术教育中来。周天红表示:“能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能够为家乡、为中国普及艺术教育是我的荣幸。”在一定意义上,艺术教育代表着生活中的色彩,代表着生命中的另一种可能。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1(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