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市场新闻
      分享到:

      用艺术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

        作者:梁腾2018-07-09 07:57: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1/3) 父母的故乡(油画) 二〇一六年 白俄罗斯 佛拉基米尔·普罗科普佐夫

          (2/3)面朝右侧自画像(版画) 一九三八年 德国 凯绥·珂勒惠支

          (3/3) 农牧神人头角(雕塑) 一九七三年 西班牙 萨尔瓦多·达利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日前,由中国美术馆策划并主办的“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在该馆开幕。展览汇集了来自61个国家的224件艺术品,这在中国美术馆史上尚属首次。观众在此期间能一睹馆藏毕加索、达利、珂勒惠支、葛饰北斋等国际艺术大师的作品。

        61国名家名作

        展现馆藏概貌

        本次展览总策划、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此次遴选的200余件作品,在时间跨度上聚焦19世纪至今,由“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作品”“国际油画艺术作品”“国际版画艺术作品”“国际雕塑艺术作品”“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国际水彩、素描、漆画等其他门类艺术”六部分组成,力图多角度地呈现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作品收藏概貌。

        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外古今各类美术作品11万余件,其中国际美术藏品约3500件,涵盖油画、版画、雕塑、摄影等种类。“而此次展览主要有两大亮点,一是国别全,二是展现的作品皆为大师的代表性作品。”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裔萼说。据介绍,本次展览作品来源主要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海内外艺术家和收藏家的热心捐赠,如1996年德国著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和夫人伊蕾娜·路德维希捐赠的82位欧美艺术家创作的89件(117幅)作品;2005年刘迅捐赠俄罗斯油画精品108件,李松山夫妇捐赠非洲坦桑尼亚马孔德人木雕精品158件,王琦捐赠国际版画作品127件;2006年伍必端捐赠前苏联版画149件;2007年李平凡捐赠日本浮世绘137件和日本现代版画218件;2014年泰吉轩携艺术家、基金会及收藏家捐赠国际摄影原作100幅,黄建华捐赠西班牙艺术大师萨瓦尔多·达利的雕塑2件;2016年法兰西艺术院捐赠法国油画13件;赵羡藻捐赠国际摄影原作20件;杨振宁先生及其夫人翁帆女士捐赠熊秉明的雕塑3件等。

        这些捐赠构成了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收藏的基础,初步建立了关于20世纪西方艺术的收藏序列,汇集了巴勃罗·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凯绥·珂勒惠支、葛饰北斋、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爱德华·韦斯顿、安德烈·梅尔尼科夫、大卫·霍克尼、安塞姆·基弗、马尔库斯·吕佩尔茨、格哈德·里希特等享誉世界的大师名作。

        评审甄别入藏

        提升自身影响力

        “这些作品,每一批都有很多的感人的故事。”吴为山感慨,“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馆长弗拉基米尔将自己心爱的代表性作品《父母的土地》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还有英国一些院士,他们也陆续将自己的一些代表作进行捐赠。这些捐赠丰富了中国美术馆的收藏,使中国美术馆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的美术馆,也成为饱含人类艺术创造的美术馆。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展览,不断推动中国美术馆在世界的影响。”

        在不同的展览中,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及外国艺术家、机构曾多次对中国美术馆进行捐赠,而中国美术馆也将这些艺术品视为珍品。这些作品不但是捐赠者对中国美术馆事业的支持,同时饱含着人类的精神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创造价值,通过这些作品的不断展示,能够让中国的观众不出国门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国艺术家的创作。

        可以想见,随着中国在世界被更多艺术家、艺术机构所了解,中国美术馆收藏更多世界艺术精品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大。当然,并非只要是国外的作品就能入藏中国美术馆,面对国际艺术家作品的入藏标准这一问题,吴为山说:“中国美术馆有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其作用一方面是对作品的真伪鉴别,另一方面是对艺术作品本身价值的评判。例如在一些国际双年展中收藏的作品都是经过专家慎之又慎甄选而来的。另外我们会注重捐赠机构,如路德维希夫妇作品成批捐给中国,其来路清晰,是我们的重要考量。”

        “这些捐赠者本身是收藏家,如路德维希本身是艺术史家,伍必端先生捐赠前苏联的版画,他本身是非常好的版画家,而日本的浮世绘的收藏是由中国著名版画家李平凡先生捐赠,所以这些作品的来源是经过几轮的精挑细选入藏中国美术馆的。”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补充道。

        “美美与共”呈现中国智慧

        作为国家美术馆,如何通过美术作品反映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吴为山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是心相通。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会使所有的文化体更具有生命的活力与张力。他说:“我们发现,伴随着文化体的生长与交融,我们都在追寻着相近的命题,在彼此的观照中更加清晰地认识着自己、丰富着自己,也让我们以文化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用经典作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有作品,才有可交流的资源。吴为山坦言:“我们把这些作品很好地珍藏起来,让世界的艺术家对这里有向往,这也是我们真正收藏和利用好这些艺术藏品的意义所在。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他的心就在这里。61个国家对于我们收藏的目标还远远不够,我们希望国家不分大小,艺术家名气不分大小,风格也不分相同与否,世界各国都能够有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精品入藏中国美术馆,这也是我们的目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的是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在文化艺术领域,我们所说的“美美与共”也反映着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共识。安远远说:“毕加索作品《带鸟的士兵》是这次展览海报的主打作品。毕加索是和平主义者,和平也是人类永远追求的主题。他用中国水墨的方式做了探索,表现了一个西方艺术家对异域文明的追求。在这个展览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明、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精神的呈现。在一个展厅中呈现如此多国家的艺术家,国家和民族都不是最主要的标志,而是人类文明的精神能够在一个环境里、在一个厅堂里汇融,所以美美与共应该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好的文化艺术的呈现。”

        “正值世界杯期间,大家对世界各个球队的观赏会看他们的技巧、战术和精神风貌,胜负虽然和国家有关系,但他们表现出来的积极奋进的精神,不论哪国的球迷都是认同的。”安远远表示,在这期间用文化艺术的方式呈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意义远大,她希望更多人能领会到今天的中国对世界贡献出来的智慧,中国文化对世界贡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1(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