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周尊圣:竖起胡杨树的生命图腾

        作者:李亦奕2017-07-18 00:07: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周尊圣:竖起胡杨树的生命图腾

        不朽的胡杨(国画) 200×566厘米 周尊圣


        在新疆冰山与大漠之间、戈壁与荒漠之上,因为有了胡杨树的绿色,而使这片土地有了别样的生机。对一个画家来说,胡杨树是一种人生的参照,是一个艺术的范本。走进周尊圣描画的胡杨林,你会深深地被一种精神打动,一幅幅无边的大漠上地老天荒的图画,没有恬淡,没有温情,艺术家用自己独特视角诠释了胡杨树“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顽强精神和高贵品格,竖起了一个物种的生命图腾。


        天山红 别样红


        如果说风格是一个画家创造过程中达到成熟期的标志,那么,35岁之前,周尊圣基本处于“师于人”的阶段,这个乳名“狗蛋”、生于黑龙江省农村的孩子,从小外表文静而性格倔强,拒绝学木匠活,却坚持自学绘画,只因为自己喜爱。1982年,他成为“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的弟子,十多年间,他掌握了黑白语言体系,也学到了对艺术的真诚。但他不满足于重复,他想,用冰雪山水的技法能不能画天山的雪山呢?从此,他开始大量收集有关天山的一切资料,并寻求机会到天山实地深入考察。


        1994年,企盼了四年的天山之旅终于成行。进入天山,映入眼帘的是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情景:一望无际的大漠、雪山、草地,古老的丝绸之路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辉煌,而干裂的胡杨又诉说着生存环境的残酷。周尊圣回忆:“在新疆的每一天,我都处于激动状态,天山的风骨、大漠的雄音,令我感到热血沸腾、情感如火山喷涌。”在对新疆获取了感性认识之后,以怎样的笔墨来表现天山?周尊圣感到痛苦而迷茫,他认为,大漠、雪山等一些表象的东西代表不了新疆的气质。最具代表性的是什么呢?“在无数次上山下山的奔波后,我疲惫不堪,筋疲力尽,我把自己写成一个大字躺在沙滩上,好像太阳只照在我一个人身上,风沙只吹在我一个人身上,我想,世世代代的天山人就是这样厮守在这片土地上,风沙塑造着天山和天山人,人和天山依恋着这里的太阳和风沙。”终于,周尊圣明白了应该将怎样的精神注入天山,并找到了自己表现的出发点,从此,他画中的每一笔都是他对天山的理解和感悟,笔笔都画在天山的高处,笔笔都染在大山的深处。


        不同于传统中国山水画的青绿、浅绛、金碧、焦墨,周尊圣以极富个人特色的“天山红”来表达对天山的感悟,无论是从色彩到画法,从格局到皴法,从构成到符号都与传统拉开了距离。周尊圣表示,用红色画山水并非自己首创,“熟悉中国美术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画是一种主观精神的创造,苏东坡用朱砂画竹,郑板桥用水墨画竹,这都与现实中青绿色的竹子完全不同。近代钱松岩画《红岩》,李可染画《万山红遍》,都是用红色画山水。我画天山的红是一种精神,是把天山画成一面旗帜,一面中华民族的旗帜,一面志在云天的旗帜。红色在中国人看来是吉祥的象征,代表中国的颜色,这种颜色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火红生活和激情燃烧的象征。”所以,“借得江山三分色,裁我天山一段红”一直是周尊圣多年潜心创作的凝固色,是他天山山水画的灵魂。


        除了在色彩构成上看到周尊圣的主观选择外,在画面的图式构成和技法上也可以看到他的理性把握。比如,通过块面的重叠与交错来表现空间,展现出一种大场景、大气势,使观者有一种置身壮美山川的感受。在技法上,周尊圣采取先染后皴加擦,在半湿不干时勾勒落墨,以墨破色,使色墨更好地相融,从而体现天山的质感。对此,周尊圣的体会是,既然表现天山就必须用湿的画法,才能体现出中国画妙在用水、润而不燥,尽最大可能在创新中保留传统绘画的基因。


        与胡杨的灵魂对语


        胡杨三个千年的生命传奇,一直是周尊圣多年来一直想表现的主题,但思考很久却始终找不到酣畅落笔的触发点,并苦于胡杨高贵的生命和超凡的气节如何用水墨表现。“3年前92岁的老母离世触动了我,感叹生命的轮回,感知生命的坚强与脆弱,在失去母亲的极度悲痛中我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有生必有死是自然法则,没有任何事物能逃离时光的流失。没有永恒不变,‘变’才是唯一‘不变’的真理,也是艺术创作的规律。”胡杨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精神正是周尊圣在自然界寻找的生命意义。在老农讲述的胡杨故事里,在抚摸胡杨树那数不清的经络和粗壮纹理时,在对胡杨的观察和冥思苦索中,他有了对生命和艺术惊人相似的理解——把个体生命融入胡杨的生命,经得起风沙打磨与烈日烘烤,以彰显艺术的永恒。


        因此,在近几年的写生和创作中,周尊圣进入了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再从探寻生命意义回到“怎样表现胡杨”,常常徘徊于两者之间。走进胡杨深处观察,周尊圣体悟到,三个千年的神奇,后两个千年是表现的重点。粗大的树干矗立于荒漠,树叶被寒风吹尽,枝杈被风沙折断,树头也被无情的岁月斩去,只有千年不倒的身躯傲然挺立,似残缺的人体雕塑,皮肤、筋骨、血液都给人以心灵的震颤。因此,在周尊圣的胡杨画作中,观众好似看见了与天对吼的大嘴、与大漠狂舞的英姿,哭诉的胡杨泪,硕大的眼睛直视苍穹……这是渴望生命的神情,是不死不朽的传情,在情与泪、水与墨的交融中,周尊圣找到了胡杨的“魂”与“神”。


        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主办的“不朽的胡杨”周尊圣专题画展,已经是周尊圣在新疆举办的第五次个人画展,本次展览所在的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主楼大厅就收藏悬挂了周尊圣在2011年创作的50米巨幅《天山红》作品。为了此次展览,周尊圣把自己锁进画室3个月,每天只吃一顿饭。有时他进展很快,处于极度的亢奋状态中,有时他几天不动笔一个劲地吸烟。一旦他把自己和胡杨连在一起的时候,他的心胸便豁然开朗了。周尊圣说:“我是用胡杨的精神在创作,胡杨告诉我,没有和别人一样的生命,因此,也不可能有与别人相同的艺术之路。我要把自己的人生画进胡杨的森林,和胡杨树一起回顾‘古道西风’的沧桑岁月,一起体验‘惯看秋月春风’的诗意人生,一起期待‘阅尽人间春色’的欣喜。”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程大利深深感动于周尊圣的探索精神,他说:“探索是艺术家的乐趣,也是艰苦劳动。尊圣确立了自己的方向后反复探索且百折不回,这种精神正是胡杨状态。在戈壁的烈日下画胡杨,我有过切身体验。太阳烘烤还不可怕,还有直往皮肉里钻的飞虫和凶猛异常的蚊虫。这时候能坚持半天都非常不容易,坚持下来就是胡杨精神,以苦为乐、以孤为寄,这也是艺术家最可宝贵的素质。”


        国家一级美术师傅伯庚评价周尊圣的这批胡杨创作说,周尊圣昨天的“胆大妄为”为当代美术史涂上了一块瑰丽的红色,他今天的“异想天开”又将奉献给人们一个惊心动魄的胡杨林。如果说天山红是画家火一样的真情铸造、血一样的忘情泼洒,那么“不朽的胡杨”就是他和胡杨树用灵魂在倾心对语。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529(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