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展会活动
      分享到:

      艺术家中的思想者:卢沉的“寻道求变”之路

        作者:未知2017-03-27 08:12:14 来源:艺讯网
        艺术家中的思想者:卢沉的寻道求变之路

        2017年3月23日上午10时,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协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寻道求变——卢沉艺术研究展”于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先生主持开幕式,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曦林、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李洋、卢沉之子卢悦于开幕式致辞。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田黎明、北京画院书记雷波、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姚鸣京、刘庆和、武艺、于洋,卢沉先生家属,以及捷克国家美术学院副院长Jiri先生等中外嘉宾悉数出席。

        卢沉先生毕业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央美术学院,1958年毕业后留校于中国画系任教,师承20世纪中国画人物大师蒋兆和、叶浅予先生,是一位在教学和创作上有独立见解、有创造精神的艺术家。展览现场一楼以卢沉先生在《自画像》中的一段话为展览起点——“寿有限,艺无涯。朝朝暮暮,东涂西抹,面壁弄墨,数十年未成正果,何处丹砂,白发依稀始涂鸦。”2004年1月23日,年仅69岁的卢沉先生病逝,观其艺术创作生涯,若用一个词来概括,本次展览的主题“寻道求变”正是卢沉这一生持续坚持的信念。

        北京画院重新编辑并增补的《卢沉论水墨画》于展览开幕同时呈现,展览分成“型神”、“笔线”、“品兴”、“墨构”四个单元主题,每单元由卢沉著述中的一段话为引。本次展览是自2013年 “逸韵舒怀——卢沉写意人物画展”、2015年“大爱悲歌——周思聪、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之后,卢沉的作品第三次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与前两次不同,本次展览汇聚了卢沉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新世纪初四十余年间的写实人物画、书法、写意人物画、水墨构成作品70余件,作品内容更加广泛,其中多幅作品为首次亮相。

        谈到卢沉的艺术创作,离不开其于1964年绘制的成名作《机车大夫》。画面描绘了一组修理机车的工人观看机车开走的情景,这里有老工人、年轻工人、技术人员,或站或蹲,一字排开,紧凑而又错落。此作品被认为是卢沉写实水墨人物画创作的经典。20世纪70年代晚期以后,卢沉开始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画教育和创作提出反思。他是第一个在中央美院提出中国画教学"要从抄摹对象中解放出来"的人,他表示"造型是感情的产物,而不是理性的产物","要多往速写里走,不要往体面上靠","国画要平面,平中有内容"等观念。其矛头所指是以写实主义为旗号的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的弊端。可视为卢沉在中国画语言探索上的一大“变”。

        如何从抄摹对象中解放出来?卢沉带着问题开始绘画语言的探索,这期间,他主张在现代的基础上发展,在教学方面增设了"技巧与制作"、"色彩构成"、"水墨构成"和"书法篆刻"等课程,以求在弱化写生训练的同时,强化对形式法则的研究学习,启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对比郎绍君曾表示,卢沉的教学思想和改革探索,大大动摇了中央美院中国画教学的写实主义主流传统,使它趋向开放与多元。这时期卢沉与夫人周思聪合作了“矿工图”系列,其运用现代水墨的超时空的思维,并采用重浓墨及拓印等新形式创作出了如《清明》(1990年)、《风雨近重阳》(1992年)等一系列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以变形、平面构成、水墨拓印的方法来绘画人物,几乎完全放弃了《机车大夫》式的写实风格。

        李苦禅曾说:“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此外。”卢沉骨子里依旧是喜爱中国文化传统的文人艺术家,在对于现代水墨技法的探索之际,他也创作了大量的以传统勾勒为主,讲究笔墨趣味的新文人画风格作品,如《太白捉月图》、《将进酒》、《东坡先生行吟图》等。晚年他还创作了许多以市民晨起遛鸟为题材、表现日常悠闲生活的小品画。这种以古代文人或现代市民生活为题材的水墨小品,集诗、书、画于一体,被认为是当代画坛一绝。在这之中,卢沉试图在书与画之中寻找一种平衡点。“在理性上,他重视各类新探索;在趣味上,他留恋笔墨形式,而无论理想还是趣味,都远离了写实性描绘。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传统风格的作品占据了绝大多数。”邵大箴先生如此评价。

        卢沉被认为是那个时代中艺术家中的思想者,在其并不漫长的艺术创作生涯里,他不断思考变革,从《机车大夫》到《清明》等一系列水墨构成的创作再到写意人物画,他持续探索新的绘画语言,正如卢沉曾在自己所作的人物画集写下的一段话:“我梦想形成一种非程式化的自由表现的艺术风格,现在还在寻找这个感情的归宿,未来对我来讲是个未知数。”遗憾的是,病逝的卢沉先生并未彻底完成自己的水墨探索,但他的“寻道求变”之路没有终结,作为一名美术教育者,他在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画教学与变革思想影培养出许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

        展览将持续至4月23日。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0(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