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如何让互联网和中华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合

        作者:李娟2016-06-28 13:49:27 来源:中国文物网

        2016年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提出了启动“互联网+中华文明”的行动计划。日前,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在具体申报过程中,项目编制单位和审核单位就“互联网+”的理解均遇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笔者就此谈谈些许粗浅思考。

        如何处理好博物馆与“互联网+”的关系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科技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博物馆的管理运营、公众服务、陈列展示、藏品保管、安全保卫等工作都因为网络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数字敦煌、数字颐和园等资源库,还是通过文物的三维数据扫描和结构分析等建立的文物信息采集大数据;无论是网上数字博物馆的建立,还是博物馆微博、APP、微信公众号等的创建;无论是网上预约订票系统,还是物联网框架下从藏品保存环境到观众参观的动态监测等,都是博物馆紧密联系社会,不断走向大众,满足观众的需求的举措。

        不能否认的是,任何时候博物馆工作都离不开自身最核心、最基本的功能和职责,互联网并不是博物馆工作的主旨,只是博物馆通过科技支撑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的技术路径。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只有在发挥好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互联网,使博物馆在运营管理、公众服务、对外宣传等方面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与其说是互联网+博物馆,不如说是博物馆+互联网,或者是将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融入博物馆的各个岗位。

        对博物馆来讲,互联网不仅仅指狭义上的互联网定义,而是一种互联网化的理念和思维。在博物馆内,就行政部门来讲,互联网+就是网上预约订票系统的应用、馆内OA办公系统的开发、身份证自动识别门禁系统的应用等;对文物保管部门来讲,就是藏品信息化数据化管理;对陈列展示部门来讲,就是展览中二维码扫描语音讲解、文物魔卡、3D展示、AR技术的应用,展览数字化的呈现;对公众服务部门来讲,观众调查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博物馆网上宣传展示平台的开发等,都是博物馆提供高效便利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途径。

        如何处理好博物馆与“互联网”怎么加的问题

        在此次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的项目申报中,我们发现,多数单位还没有完全理解互联网+的展示思路,有的甚至把拍陈列展览的宣传片也作为一个项目申报。笔者认为,博物馆陈列展示的互联网+首先应该是博物馆管理理念和公众服务思维的互联网化,具体到各博物馆,应结合各单位的办馆方针和主题定位,分类指导,各有侧重,按照各馆特色及现有互联网化的基础,分步开展。

        一是网络化。基层博物馆尤其是市县级博物馆,首先应做好博物馆及其相关内容的网络化,应该有自己的网站或者APP等对外宣传平台,让观众在网络上能看到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对外开放时间等基本信息和博物馆开展的各项活动。综合性博物馆应该承担起展示当地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祠堂的作用,将市(县)域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博管理机构、当地优秀历史文化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情况告知受众。

        二是数字化。中大型博物馆,省、市级博物馆或者专题类博物馆,应该做好博物馆管理、建筑、陈列、藏品的数字化工作。在藏品管理方面,可以在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建设和可移动文物普查电子数据基础上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藏品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博物馆陈列展示方面,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关注、二维码语音导览、文物三维数字展示、AR全景虚拟展示等方式,达到陈列展览趣味性与科技性的结合。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壁画、帝王陵墓等专题类博物馆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原貌进行图像、视频、音频等数字化复原展示。笔者在参观部分博物馆时发现,二维码扫描的语音导览方式多为年轻人所青睐,但有的博物馆与公司合作设计的二维码,扫描之后却是设计公司的公众号而非博物馆的公众号,这就没有起到长期宣传博物馆的效果。

        三是智能化。省级博物馆或者有条件的博物馆,应该在已有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技术,利用二维码、RFID、GPS、GIS技术等科技手段,实现博物馆库房与展厅、博物馆观众与工作人员、人与物之间的智能化管理,构建智慧博物馆体系。如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牵头实施的“博物馆公共安全管理与服务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是目前国家科技惠民计划中唯一一个支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项目,它将通过网络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视频采集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库技术、大数据聚合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混合定位技术等技术与服务的应用,搭建陕西智慧文博云平台,研发出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子系统、文物本体监测子系统、文物及资产管理子系统、人员行为管理子系统、观众导览服务子系统于一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综合应用系统。

        如何更好地使博物馆与“互联网+”有机融合

        首先要调查研究,以人为本,用科技手段设计出观众心中所想的陈列展览。获取观众意见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开展观众调查。博物馆也试图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和预测方式得出观众对于博物馆的期望值。但是,大多数博物馆虽然明白大数据的应用对于博物馆分析观众喜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但没有完全理解大数据的运用方式和理念。英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大数据是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也就是说,从几千份的观众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的观众对于博物馆某项展示某项服务的偏好,并不是大数据式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只能算是一种复杂的随机分析法。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依托云计算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因此,有条件的博物馆只有通过对海量观众调查数据的加工分析,才能较为准确地分析出观众对于博物馆陈列展示的主题、手段以及今后服务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判断。但是,海量数据的取得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程,并非一家博物馆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果组织省内或者国内类型相似或者性质相近的博物馆成立联盟,共同设计出一些自身在陈列展示、公众服务方面的问卷,用最短的时间获取大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计算,得出符合自身实际的观众意见,也许可以更好地改进博物馆的展示服务。

        其次要注重科研,讲好故事,不断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手段,经历了从20世纪末通柜纯粹式“物”的摆放到21世纪初声光电手段结合展品流光溢彩般眩目式的展示,再到近几年“用文物说话”简约时尚大气式的陈列,逐渐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结合。而在这个过程中,当文物征集工作因为经费、来源等各种原因出现困境,在博物馆新入藏藏品更新周期比较长的情况下,博物馆只有更好地诠释和挖掘文物的内涵,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让陈列展览更吸引观众的眼球。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96(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