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画家高艺斌用27年创作5000米红楼梦长卷

        作者:未知2014-08-28 09:55:49 来源:新浪收藏

          (1/3)高艺斌

          (2/3)高艺斌《红楼梦长卷》局部

          (3/3)高艺斌《红楼梦长卷》局部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近日,大连艺术家高艺斌用27年创作的,国画作品“红楼梦长卷”终于完美收官呈现在公众面前。这项工程浩瀚的鸿篇巨制长达五千米,几乎耗尽了高艺斌全部的心血。

          高艺斌创作的“红楼梦长卷”堪称中国当代绘画的一部空前杰作,创下红学史上之最,填补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国画长卷的空白,是一部划时代的绘画作品。长卷再现了《红楼梦》恢宏的艺术场景和优美的生活画面,充分展示出传统中国画的瑰丽色彩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震憾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据高艺斌介绍,长卷共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物绣像,置于长卷的前部。将书中独立人物置于情节中绘成绣像,共六百多幅,题款以行草书之,每幅钤印三方。第二部分是一百二十回经典场景的再现,有近千幅,出场人物百余万人次。画面围绕原著的故事情节展开,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场景复杂。运用工笔、写意、泼墨和泼彩等多种国画表现手法。笔法顺逆互参,构图正齐相生,结构有常有异,造型上形神兼备。用了真、草、隶、篆、行等各种书体,题写书中诗词曲赋联,并钤印近三千方。

          创作过程是极其艰难的,为了深入理解原著,《红楼梦》的三个版本和注释本都被翻烂了,之后转入“红学”研究,进而埋头于复杂的清史中。就这样他一边孜孜以求地学习,一边开始着手“红楼梦长卷”的创作。这么多年来草稿、作废的文字稿和画稿堆积如“山”。拟出正稿后,创作上的难题也一个接一个地浮上来。因一件衣服、一个头饰可能耽搁大半天。建筑风貌、地域和年代等也着实费心思。高艺斌反复读原作,搜集“红学”文章,一点点啃,一步步往前走……真可谓举步维艰。《红楼梦》中有很多经典的重大场面,在创作过程中费尽了心血。如可卿送葬、大观园试才、元春省亲、放风筝等,场面繁复宏大,每个画面都在六十至一百米左右。人物众多,每个画面中出场人物就达几百甚至上万人,完成这样一个这样复杂的场景就要连续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构思和创作。如画“元春省亲”这一场景时,高艺斌用了三十多张纸连接起来表现大观园内画栋雕梁,金碧辉煌的宏大场面。画卷描绘了从元春更衣、乘坐绣凤金銮大轿进入贾府接受众人朝拜,到进入大观园欣赏各处景致的全过程,涉及人物近万人。场景复杂,有花卉树木、楼台亭阁、舟车轿舆等。整幅画面长近80米,气势恢宏、浑然一体,整整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才完成。诗词赋联是《红楼梦》的精华,高艺斌多年来练就了过硬的书法功底,在长卷的创作中,他用了真、草、隶、篆、行等各种书体来表现书中精美的诗词曲赋联,并铃印近三千方。所有印章都是由画家自割自磨完成的,三大箱共300斤重的石料经过切割、磨制和刻画都变成一个个精致的印章,印型大小方圆不一,小的只有半厘米,最大的20.6×25.2厘米。其工作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高艺斌最初看《红楼梦》时,大观园的描写吸引了他,书中的庭台、水榭、楼阁、曲廊、湖石、蕉叶、翠竹……景色清雅优美,正像一幅幅传统国画,是习练水墨画所描绘的景物。这是高艺斌选择画红楼的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内心始终深埋着的沉重的民族情结。所以长卷虽长,却并不以长取胜,整个长卷创作更重于彰显民族精神。重塑东方文明,是华夏民族的千年梦,创作一幅能代表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深度的巨幅作品就是高艺斌多年来的梦想。

          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灿烂的文化成就和深厚的民族精神。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高艺斌已成长为有着书、画、印全面修养的艺术家,所以他才敢于拿起画笔,用五千米洋洋洒洒的巨幅国画重现了红楼梦这一不朽名著的风貌。高艺斌说:中国艺术被西方影响了很多年,被贵族化了很多年,是时候让百姓、让世界了解中国画家对艺术的独特解读了!他希望用画笔展示中华民族的大国气度和民族尊严。

          附,高艺斌简介

          高艺斌1956年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位校长,写一手好书法,母亲擅长绣花,幼年的他常在母亲的绣花橕下睡午觉。在有着浓厚传统文化的家庭熏陶下,他自小喜爱画画。后来全家迁到海滨城市大连后,高艺斌进入大连少年宫学习各种绘画技法,因为天资好又肯下功夫,很快就崭露头角,19岁创作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宣传画被选送参加全国美展,并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幅宣传画在全国发行。后就读于大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期间接触到大量的西方现代绘画,创作了很多油画作品。之后,他又系统地自学了西方哲学和艺术理论,并创作了很多抽象画。1985年,他把这些作品带到了北京,由于没有资格进入北京美术馆展出,就在北京街头挂了出来,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北京大学的部分学生甚至还邀请他到校作了访谈,这大概可以算得上中国最早的抽象画展了。30岁他辞职专攻国画,由于绘画功底好,很快就掌握了这门艰深的艺术。他从中体会到中国画是与西画完全不同的创作和审美形式。这是高艺斌绘画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然而这期间,他对自己的创作是持否定态度的,对过去创作的内容和形式都感到乏味。如何突破旧形式,是他那几年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怎样走出西画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东方文明曾光照世界,为什么却渐渐衰落下去?中国的艺术家应当怎样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精神,让华夏文明重新焕发生机?经过反复酝酿,高艺斌决定选择古典名著《红楼梦》作为创作的突破口。《红楼梦》博大精深,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品需要极高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技巧,一个年轻的画家能胜任吗?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无知”而匆忙上阵,曾使他的整个创作一直在艰难和痛苦中挣扎。但也正因为这个“不怕”和“不自量”促使他走上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

          红楼绘画,一直是清以后画家的热门题材,《红楼梦》人物绣像和插图在清代盛极一时。建国后,出于对《红楼梦》研究的重视,红楼梦绘画有了更多的发展。20世纪中后期的刘旦宅、程十发、戴敦邦等均为擅画红楼的著名画家,其中2001年戴先生的《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240幅,是目前红楼绘画中幅数最多的作品。

          虽然《红楼梦》题材的绘画精彩纷呈、名家辈出,然而同《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相比,仍然显得有些单薄而不够匹配。将一部洋洋大观、令人荡气回肠的古典名著《红楼梦》用中国传统的绘画语言完整地呈现出来,从1988年起就成为年轻画家高艺斌心中的梦想。如今,这部国画巨作“红楼梦长卷”终于呈现于世人面前,而高艺斌也已人过中年。

          高艺斌早年擅长油画,受西方绘画影响创作了大量的抽象画,在绘画道路上作了前行的探索和思考,然而他最终决定还是回到传统绘画中寻找民族文化的灵魂。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包涵着极丰富的世间情感和人文智慧。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5(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