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艺术为社区和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作者:邱武霞2023-02-06 07:57: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艺术为社区和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广东时代美术馆的“人民公园”装置已成为美术馆的热门打卡点之一


        近年来,艺术社区、艺术乡村建设十分火热,高校、美术馆与社会志愿者等正成为构建艺术社区的强劲力量。随着艺术社区、艺术乡村建设等在各地城乡的不断探索和美术资源的进一步下沉,美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也在被重新认识。

        艺术实践对于社区、乡村发展的独特作用体现在何处?高校、美术馆和社会志愿者该以怎样的路径介入社区治理和乡村建设?现阶段艺术社区和艺术乡建面临着怎样的挑战?近日举办的“风自海上——蝶变宝武与艺术社区场域”暨“艺术社区与社会美育”论坛,就“城市空间与艺术社区”“美术馆/博物馆与社区”“艺术社区与美育传播”“乡村振兴与艺术乡建”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多元参与,让社区焕发活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艺术社区在各地涌现,传统风貌与艺术活力交融为区域塑造带来了更多可能。老城区结合当地历史、传统,通过艺术再造得以复兴与焕新,新潮区域则不断注入鲜活的人文气息与特色文化。社区涌现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不断实现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创造出更丰富动人的社区形态。

        艺术社区的建设,美术馆可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美术馆与社区的合作涉及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即美术馆通过分享艺术资源助力社区文化建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服务社区互动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比如把大师临摹课直接搬到博物馆的展厅,在“布德尔雕塑展”“西方绘画500年特展”等展览现场,不仅组织美院师生开展临摹教学,还以专场导赏等形式把服务对象扩展到清华附中、附小、幼儿园以及周边的中小学,加强馆校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开展丰富的展览导赏和讲解活动,让不同观众获得相应的艺术收获。

        另一方面,如今艺术的介入需要美术馆公共服务外延拓展,建设“无墙的美术”,把本来不是美术馆的地方变成“美术馆”。粟上海·社区美术馆侧重于凭借美术馆的力量推动社区运营。依托于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粟上海·愚园”“粟上海·红园”“粟上海·控江”等社区美术馆相继建成。刘海粟美术馆用专业力量,通过空间改造、艺术创意与社区互动有机融合,帮助上海街巷弄里的各个社区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寻找独立的运营模式。广东时代美术馆借以居民楼里的生活艺术消解精英姿态,与艺术专业组织深度合作,有序推进“社区艺术节”“榕树头”“人民公园”等不同形态的社区艺术项目,共同构筑广州白云区黄边社区的新城市景观。位于广州老城区东山口的扉美术馆近年来也开展了不同的艺术项目,从此前的“无界”艺术计划、“菜市场美术馆”项目,到当前持续进行的“跟住去边度”艺术计划三部曲,扉美术馆切换着营造非常规美术馆空间的方式,构建美术馆与城市社区相互依存的关系,贯彻其坚持的理念:“无处不是美术馆,人人都是艺术家。”

        高校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尤其美术院校在融入社区、服务群众、焕发社区活力方面承担着独特的责任和使命。上海美术学院重点打造了幸福曹杨的样本社区,策展团队打造了“点亮环浜”公共艺术项目、“曹杨的微笑”新媒体艺术展、“曹杨人的一天”艺术社区展、“菜场美术馆”“今日曹杨百禧公园墙绘”等,这些艺术活动吸引了不少社区居民参与,引导人们进一步了解所在社区,感悟艺术带来的美好生活。“这个项目最大的亮点是上海美术学院策展团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将美院新的艺术血液注入曹杨社区、服务社区,为社区美好发展贡献学院力量。”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马琳说。

        “虎溪计划”是四川美术学院师生在美院大学城校区所在地——重庆市高新区虎溪街道展开的系列社会美育项目实践,通过持续开展的课程教学、特色美育工作坊、品牌性展览“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展”、各种类型与规模的研讨会等活动,构建“10分钟美育圈”,让小区、商圈、社会文化中心成为活动现场,让高水平艺术创作、展演、讨论活动有序展开,师生与居民共创共享,居民在家门口附近就能切实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屈波表示:“过去,四川美院的外围没有什么艺术氛围,我们想打破这个现状。当美院艺术家和学生走出校园和工作室,走入真实的社会现场与公众建立直接联系时,社会对艺术的需求、公众对艺术的观念等问题都获得了答案。”


        艺术社区建设助推社会治理


        艺术植入社区,不仅焕发了社区活力,还在无形中助推了城市社会治理工作。自2015年至今,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联合多方力量对北京老城胡同片区内的微花园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微花园设计方案和共建机制,与居民一起设计建造多座“微花园”,把生活美学带入社区、带入生活,并通过展览、活动与微花园营造等方式影响更多人,如“史家胡同微花园”、崇雍大街的“街区微花园”等。这些“微花园”从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北京遛鸟”“斗蛐蛐”“糖葫芦”“滚铁环”“放风筝”“转风车”“兔儿爷”等具有老北京文化特色的景观艺术装置,提升了街巷的人情味儿和生动性。从“社区微花园”到“街区微花园”,“微花园”作为绿色微更新的治理途径,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不仅让社区空间环境更加美好,且能促进公众参与公共空间的共治共享。“在前期调研之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社区展览和社区营造活动,还有互动工作坊,逐步思考微花园应该怎么做,逐步用生活美学再造理念影响更多的人,用艺术社区影响更多人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一种社会治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侯晓蕾说。

        如今的局面并不是某方力量单打独斗形成的,这些卓有成效的艺术实践都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除了美术院校和美术馆,社会志愿者也是重要的参与力量,也有一些典型案例,例如“星梦停车棚”“地瓜社区”的建设等。可以明确的是,多方参与共建艺术社区的力量正在形成,社区的活力正被唤醒。

        上海市“艺术进社区”示范项目“星梦停车棚”可算其中的典型。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东昌新村是一个老旧小区。过去,小区的停车棚脏乱差,居民怨声载道。2021年,上海美术学院、上大博物馆、社区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将“三星堆”特展搬进社区停车棚,把脏乱差停车棚变成具有社区博物馆性质的空间。如今,不仅“星梦停车棚”面貌焕然一新,整个社区的环境也在发生改变,令社区居民引以为傲。社区展还参与了陆家嘴社区微更新,艺术融入生活,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更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参与社区治理,加强了博物馆与城市在地居民的联系。


        乡村振兴,艺术大有可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为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良好机遇。艺术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城市艺术社区和艺术乡建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呼应,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乡村艺术建设可能更值得关注,也有更深厚和广阔的施展空间。”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说。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乡村规划处副处长田峰也呼吁:“希望可以邀请到更多上海艺术家加入‘土地整治+’、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创建等系列工作中,通过艺术点亮乡村,助力塑造上海超大城市空间的品质,提升上海的美学价值,促进上海的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保留着有别于城市的自然特性与历史脉络,通过艺术改造可以与艺术的别样生态彼此交融。浙江省在艺术乡建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浙江松阳后畲村是偏远的小山村,但是文化底蕴深厚,中国美术学院通过创办艺术展的形式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原有的破败房屋通过艺术家和设计师、建筑师的介入成为新的展示空间。村里还建立了粮仓书屋。当地也有一些剧场,吸引一些回乡投资的乡贤创办了艺术空间、文化空间和民宿空间。“我们的前期调研活动受到央视等媒体的关注,从另一个视角可以看到艺术的魅力和艺术乡村建设当中如何呈现新的可能性,如何通过艺术院校引领把艺术和乡村资源整合在一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单增说。

        又如,浙江杭州千岛湖梓桐镇已经走出了一条艺术创作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艺术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在建成最美乡村艺术馆“梓桐艺术馆”之外,当地还先后建成了府前街书画院、乡贤书画院、蚁巢艺术馆、千岛湖雕塑公园、千岛湖艺术基地等一批特色艺术场馆。


        艺术社区和乡村建设

        需要“稳一稳”


        当前,艺术介入社区和乡村建设已进入深化阶段,艺术社区和乡村的建设不再是简单地举办展览,更需要有可持续性和多学科背景综合的艺术家参与。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黄宗贤认为:“艺术介入社区不是拯救,不是简单的作品罗列,而是一种新的环境再造,一种空间重构,是一种场域建构。因此,不管是都市社区还是乡村,建构社区美空间、推进社区美育过程中这五个原则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在地性、差异性、简约、集约化、体验式。”黄昌勇强调艺术社区有其内在性,认为艺术社区不是简单地把艺术作品送到社区,而是需要社区居民的自觉参与。“艺术社区的营造绝不是简单的艺术家艺术创作,也绝不是美术馆内的一次艺术展览,内在性就是指艺术家进入社区前要放弃自己艺术家的单一身份,要研究社区的人口、历史、文化等特点特色。美属于每个人,人人都是艺术家,如果艺术家带着启蒙、普及、教育的心态,可能艺术社区就达不到既定目标。不是艺术家向居民输灌艺术,而是要通过项目创意和艺术传达引起居民的共鸣、共振,激发他们内在的创造和参与动力。”

        “艺术介入社区需要有可持续性概念。这次‘蝶变宝武与艺术社区场域’选了全国24个相关案例,选案例的时候有几个潜在要求,不是简单强调艺术家进入社区就可以了,而是强调可持续性。艺术融合和居民发动、志愿者结合在一起,艺术家怎么参与、社区居民怎么参与。如何使社区可持续性发展,选择的案例在这些方面都有共同点。”马琳说。

        社区和乡村的艺术植入需要平衡和融合当地居民的生活。“社区微更新的确给城市注入很多审美性和活力,让当地居民受惠,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美感,给公共领域带来了艺术感,使当代居民产生强烈的社会认同感。同时我们也要呼吁关注社区艺术传播的伦理性。怎么把城市微更新和当地居民体验感很好地融合,且不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活,这也是需要我们警醒的地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汤筠冰说。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5(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