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杨宇全:民间美术何去何从——关于民间美术保护与利用的一些思考

        作者:杨宇全2022-04-21 08:06:11 来源:中国美术报

        众所周知,民间美术在我国具有极其强大的群众基础与深厚的人文内涵,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它不仅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还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气质、情感以及群体意识。可以说民间美术,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润物细无声”一般潜移默化地在影响和熏染着我们,对许多美术工作者而言,真正滋养、启迪过我们的正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绝”的民间美术。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一些稀有的民间美术“绝活”的活动场域正在日趋缩小。鉴于此,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抢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民间美术已成为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民间美术是传统文化的物质形式,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国家就开始对民间美术采取了一些抢救性措施。如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山东、吉林两地的出版社就相继出版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山东版为14册、吉林版为6册)。中国于2004年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民间美术的内容被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国家从非遗角度进行体制建设并提出保护传承思路。近些年,各级政府在非遗方面的工作重点是通过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加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总的说来对民间美术的研究、保护与抢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被人们广泛关注和收藏。

        然而,在“快餐文化”与“刷屏时代”大行其道的当下,尤其是在经济大潮的裹挟之下,许多传统意义上的民间美术项目受到冲击,民间美术的保护与合理利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造成了民间美术作品的大量流失,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日渐式微。民间美术工艺技法趋向“短平快”式的“速成”;创作意识受市场需求的左右与影响;作品创新意识与精品意识不够,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精品力作匮乏;一些绝技绝活濒临失传的危险;创作上“同质化”“雷同化”“碎片化”现象严重;传承方式与传承内容过于粗鄙与简单;优秀的拔尖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存在着人才断层的局面等等亟须解决的问题。

        融媒体时代给民间美术提供了无限的想象与创作空间,同时现代多元文化与新媒体的发展也给民间美术以较大的启发,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们应该认清民间美术的现状,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努力实现传统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元素的结合与创新。民间美术也要与时俱进,也要与时代同频共振。

        建议制定民间美术的远景规划,纳入政府考评机制,扩大宣传与推广力度。具体举措如下:

        一是加强民间美术研究与保护队伍的建设。相较于民间美术的创作而言,其理论的发展与建设仍显得相对薄弱,缺少理论上的系统研究与梳理,除了对民间美术理论重视不够、诸多从业者存在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等历史因素外,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长期以来民间美术界所形成的重技巧训练、轻艺术修养,重创作展示、轻理论学习的风气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因此,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着实重视民间美术的美学研究与理论建树,逐步形成具有中国民间美术特色的理论研究体系,应该列入当下民间美术发展的议事日程。

        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民间美术学科,加强民间美术的学科研究,成立课题组,有计划地推出科研成果,使其成为民间美术研究与保护工作的重要阵地。

        二是尽快依法依规设立民间美术保护基金,对一些民间美术濒危种类如烙画、吹画等进行针对性的抢救保护。

        三是开展民间美术遗产普查、建档工作,利用大数据、云空间建立民间美术数据库。

        四是加强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让民间美术走进校园,美术课堂承担着民间美术的传承作用,同时也是对民间美术进行传播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充分挖掘身边的民间美术教学资源,对其进行筛选与提炼,将其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民间美术悠久历史和展现形式进行了解与掌握,进而对民间美术进行深刻的感受,对其蕴藏的内涵进行再认识。当然,“活态传承”的形式是多样的,譬如对民间美术的衍生品、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等等,使其“移步换形”服务和重现于现代生活,民间美术的发展天地还是大为广阔的。

        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让民间美术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赋予民间美术以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使其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真正让民间美术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放异彩、展现新的魅力。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6(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3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