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植物科学画:来自科学和美学的双重打量

        作者:剀弟2022-03-18 08:36:37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植物科学画:来自科学和美学的双重打量

        《蓝翅希鹛》 2020 纸上综合材料  曾孝濂

        要亲眼看到曾孝濂的花鸟画,并且贴近细处观察,才能了解这种以自然为主题的绘画有多么精致奥妙。精致来自于精细、中性、毫无瑕疵的线条笔触,而奥妙来自自然逼真的形与色,宛如一簇簇花、一只只鸟就在你面前呈现出它们最美的样子。这种美既是人手描绘出的,也是自然的真实之美。

        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植物绘画,这些作品来自一位年逾八十的画师之手。曾孝濂是我国顶尖的植物科学画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被誉为“中国植物画第一人”。展览精选了曾孝濂40幅代表作,这些作品以自然为题,包含了植物科学画、植物艺术画和博物画。

        其实关于植物的绘画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最早可见于四千年前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墓穴石碑,上面有先人刻画的植物图像。早期对植物的描绘多是为了记录植物的药用效果,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本草图经》。在西方,最早的药用植物图谱可追溯至约公元65年的《药物论》。

        随着西方15世纪展开的航海冒险,一直到18世纪早期的全球贸易,地理大发现带动着外出探索的人对不同地域里植物和动物的记录,大量的标本被采集,结合西方写实主义绘画传统,极大地丰富了以动植物为对象的绘画,形成了博物画的悠久传统。而中国对植物动物的描绘则很长时间停留在花鸟工笔写意阶段,直到19世纪植物分类学传入中国后,真正的中国植物科学画才出现。

        “既然已经有了摄影,为什么还要手画?”这是展览中被提出最多的一个问题。确实,植物科学画诞生于摄影发明之前,在摄影出现之后,影像技术可以更加逼真地记录对象,绘画作品似乎是吃力不讨好。“画与相”展览其实也抛出了这个问题。

        在摄影与绘画共生的今天,绘画创作过程少不了摄影的协助,摄影反过来也借鉴了绘画形式。在“画与相”的展览上,曾老的绘画作品如摄影般写实,而荒木经惟等艺术家的摄影作品则采用了不同的创作手法,更像绘画的表现。

        但仅仅是如摄影般写实还不够,植物科学画仰赖于艺术家的洞察力和高超技艺来捕捉植物形态本质,这是单纯的摄影技术和数字革命达不到的。

        依赖于人的科学观察,植物科学画可以进行选择性的呈现。比如展览中的《网盖牛肝菌》,植物科学画重点表现了它的网状结构,对结构纹理的描绘比照片更清楚,而且画出了牛肝菌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以及它生长的生态环境——冷杉树下。

        绘画也是一种传承,伴随着植物分类学的物种确定要求,植物科学著作中表达物种至今仍然是以手绘的黑白墨线图为主,比如1878年创刊的欧洲权威《柯蒂斯植物学杂志》至今仍然使用手绘的插图。如果说摄影记录的是瞬间,植物科学画画下的是物种的永恒。

        2021年,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计划,曾孝濂又住回到昆明植物研究所,开始一天最少8小时的绘画。同年,昆明世博园内,由巴基斯坦馆旧址改造的曾孝濂美术馆开幕,这里以曾老的绘画为常设展览,计划围绕植物科学画和博物画规划一个年轻人的群展。

        德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曾经说过:对自然科学和美学的凝视,是理解宇宙的必经之途,之后也必将成为一种自然的宗教。“画与相”中曾老的绘画,正让人体会到这种来自科学和美学的双重凝视。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4(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