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福建 书画 艺术 美术 福建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元代画家方从义《武夷放棹图》析赏

        作者:范美俊2021-03-29 08:23:37 来源:美术报

          (1/2)元 方从义 武夷放棹图 纸本墨笔 74.4×27.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2)元 方从义 武夷放棹图(局部) 纸本墨笔 74.4×27.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此图画武夷山,是元代道士画家方从义为同道周敬堇所作。

        武夷山位于今福建省崇安县西南,绵亘百余里,有36峰、37岩,水流其间,分为九曲,为我国南方风景名胜之地。在古代,道家将它称为第十六洞天,是道教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区。画面右侧,一峰高耸,山体用纵向长线条皴染,以增其峭拔高耸之感,造型也颇为怪异,犹如一丛鸡冠花。峰顶树木与岩石间,掩映着不起眼而且潦草的宫殿一座。峰下的水中,一叶小舟徐徐划行,右侧的近岸怪石嶙峋,皆以45°角斜线塑造,上面有或浓或淡的三丛树木夹杂其间。远处的江岸及树木造型类似,只是更为虚淡和简化,强化了远处的纵深感觉。

        方从义师法董源、巨然和二米,又有所变化,全画布局奇特,笔墨苍润,酣畅淋漓,多以草书笔法为之,物象及意境营造,已具备元代水墨写意山水的特点。就具体地理风貌而言,该画很难如导游图那般按图索骥,只是一个大概的文人心境心相而已,更不会如地理学家去关心武夷山的丹霞地貌。当然,这种将绘画与客观自然一分为二看法也古已有之,王微《叙画》谓:“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且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就设色而言,全画皆以黑白两色的水墨为之,似乎也是道士身份画家特有的色彩观念。

        本幅右上隶书题名“武夷放棹”。左侧章草自识:“敬堇签宪周公,近采兰武夷,放棹九曲,相别一年,令人翘企。因仿巨然笔意图此,奉寄仲宣,幸达之。至正己亥冬,方壶寓乌石山识。”下钤“方壶清隐”一印。

        “至正己亥”为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此图是方从义晚年的作品。“乌石山”即闽山,在福建闽侯县境内。本幅钤“卞令之鉴定”、“石渠宝笈”、“陈仁涛”、“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心赏”、“金匮宝藏陈氏仁涛”、“乾隆鉴赏”、“谭”“敬”(方形连珠)、“徐安”、“古黔陈少石考藏名迹”、“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式古堂书画”等鉴藏印15方。该画著录于《大观录》卷十九、《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二十三、《宝迂阁书画录》卷一。不得不说,不少鉴赏印章收藏印的加盖,明确了画作的流传有绪,也增加了画作的历史风云感,位置是否得体姑且不论,单就太多印章的红色,就大大破坏了原本素洁的水墨视觉。

        方从义,元末画家,字无隅,号方壶,上清宫道士。今江西贵溪人,擅画云山,工诗文,书法擅长古隶和章草。山水师法自然,极潇洒,充满道家的思想意趣,传世作品有《云山图》《山阴云雪图》《高亭图》《神岳琼林图》《白云深处图》《太白泷湫图》等。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3(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8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