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北京 故宫 艺术 美术 北京 综合新闻
      分享到:

      “九九消寒图”的熬冬雅趣

        作者:郑学富2021-01-19 07:40:43 来源:美术报
        九九消寒图的熬冬雅趣

        故宫博物院藏有两幅“九九消寒图”,分别写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各九个字,图中还用小字记录着天气变化情况。这是“九九消寒图”中的文字版,即选择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画,先双钩成幅,像练习书法的“描红”一样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每日填写一笔,时光流转,笔墨生香,九字填完正好81天,寒冬悄然过去,春回大地。民谚说:“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

        清朝吴振棫的《养吉斋丛录》记载:“道光初年,御制九九消寒图,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字皆九笔也。懋勤殿双钩成幅,题曰‘管城春满’。内值翰林诸臣,按日填廓,细注阴晴风雪。”文字版消寒图有的还书写“九九消寒联”,上下联各九个字,每字都是九画,从冬至日起,每日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全联填完,则严冬已去,春暖花开。如“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院春幽挟巷草垂茵”等。

        冬至交九之后,古人为了“熬”过漫长而寂寞的冬季,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它还有另两种图式,即梅花(寒梅图)和圆圈(九宫图)版。《帝京景物略》写道:“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据说,图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所创。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被投进大都(现北京)牢房关押。孤身独处狱中,心情郁愤,为了度过漫长的严冬,又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意志,他于冬至这天在墙上画了一株凌寒盛开的腊梅,上有九朵梅花,每朵九叶花瓣,每天涂抹一瓣。以后逐渐流传开来。消寒图画上的梅花有81个花瓣,每过一天就用笔染红一个花瓣,待过完81天,花瓣也全染成红色了,红梅满枝春意盎然,风和日丽的春天就来到了。元末诗人杨允孚有诗曰:“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其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此为梅花版。

        而圆圈版有另一番景象。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一个圆,称作画铜钱,共有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民谣说:“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九九八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富察敦崇(清)的《燕京岁时记》记载:“消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种圆圈消寒图不仅是人们熬过漫漫冬季的有趣游戏,而且还是科学记录“入九”以后天气变化的“日历”, 将数九所反映的暖长寒消的情况具体化、形象化。填充消寒图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这些习俗表达了古人期盼春回大地的殷切心情。让廉(清)撰写的《京都风俗志》说:“冬至日俗谓之属九,或画纸为八十一圈,每日分阴晴,涂一圈记阴晴多寡,谓之九九消寒图,以占来年丰歉。”

        杜甫《小至》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诗人通过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的自然景象,生动地描写了严冬里正在孕育着万紫千红的春天。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说得好:“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3(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7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