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追忆那些逝去的艺术大家:大美无言 真美留香

        作者:厉亦平2020-12-28 07:53:25 来源:美术报
        追忆那些逝去的艺术大家:大美无言 真美留香

        刘寿祥 喀什阳光二 纸本水彩 74×53cm 2014年


        先生走了,但他们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青史留名。大家风范,斯人已去,吾辈当努力。在此,我们选择在艺术成就上有一定代表性的九位今年故去的艺术家,对艺术大家的逝世,深表痛惜、哀悼,寄托先生一路走好。


        刘寿祥

        湖北作为全国地域性水彩的标杆,推手就是这位绕不开的代表性人物——刘寿祥。

        一代画坛巨匠,竟被病毒带走,痛哉!2月13日,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水彩画家刘寿祥因新冠肺炎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逝世,享年62岁。刘寿祥1958年生于湖北武汉,1981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师范专业,并留校任教,从事水彩画的教学与创作。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刘寿祥自从艺术界名声鹊起后,就成为了中国水彩画创作领域的一面旗帜,他所采用的静谧、唯美的画面审美范式及其表现技法,是一个时代水彩画的标识,也是无数莘莘学子在学习水彩画技法过程中的一座灯塔。


        高荣生

        以刀为笔,刻尽人生,高荣生的艺术创作以版画及插图为主,更为推动当代插图与装帧艺术发展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

        4月5日,知名版画家、插图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高荣生因病逝世,享年68岁。高荣生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第五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代表作品包括版画《紫禁城》、《钟楼》等,插图《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连环画《我的学艺生涯——侯宝林自传》等。作品曾多次在全国性美展中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美国波特兰博物馆收藏。高荣生有着鲜明的学术主张,他认为插图,与文字内容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共同体,有着丰富的信息涵载量;作为造型艺术又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是进行文化传播、发挥审美导向的重要载体,同时认为,传达书籍的文化内涵是插图与装帧艺术的本质。


        吴永良

        吴永良是一位在艺术上追求纯真的艺术家,擅长线描人物与指墨画,追求以书入画和以画入书,以极具骨力、骨气的意笔线描和笔墨酣畅的泼墨大写意,在当今人物画坛上独具一格。

        5月25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永良逝世,享年83岁。吴永良1937年生于浙江鄞县,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科,得潘天寿、周昌谷、李震坚、方增先等名家亲授,在意笔线描人物画教学和创作上具率先独创之学术成就。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明书画院名誉院长。电视专题片《吴永良画鲁迅》、《艺术与心灵——吴永良教授画牛》由中央和浙江电视台多次播放,并选送至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播映。作品入编《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当代中国美术全集》。

        其不论对哪个题材的描绘,他都融情于笔墨中,毫不做作,可以说他的笔是时刻为表现新的生活、新的感受而准备着的。他对于“指墨”这一文人画家的传统专利颇有造诣,特别是大幅指墨肖像《潘天寿肖像》、《长夜》,实是指墨发展的新成果,发前贤之未发,十分难得;还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墨戏小品画富有特色,脍炙人口。吴永良就是这样一位披襟解带、言之灼灼的真诚的艺术家,追求自在之化境,时时不忘艺术家的天职和使命。


        陈佩秋

        作为传统中国画的继承者,陈佩秋赋予自己一个使命——对传统国画于现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做重新的定位。在钻研传统表现手法后,她细心观察自然万物,专注于表达对大自然的崭新观感,抒写胸中丘壑。

        6月26日,著名中国书画大家陈佩秋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陈佩秋1923年出生,河南南阳人,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上海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西泠印社理事,也是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陈佩秋在国立艺专攻读时期,她随潘天寿学习花鸟画。然而,她认为宋代是中国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故决心仿效前人步履并追随古代大师之艺术路向。她由宋代花鸟及山水画开始,无论是工笔或写意的风格皆细心探究。没有旧就没有新,她认为艺术创造贵乎“新”和“难”——“新”是要经过知识和技巧的累积,而经验的累积和驾驭技巧是费时费力的,这曲折艰难的过程就是“难”。


        刘骁纯

        作为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建构者之一,刘骁纯治学严谨并具开拓意识,成就卓著而影响深远。他被称为中国批评家之翘楚,恰如其分。

        艺术理论家、批评家刘骁纯先生因病于6月30日在深圳去世,享年79岁。刘骁纯1941年生于河南洛阳,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美术史系,1981年、1985年先后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获美术学硕士、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发表论著、论文、评论四百余篇(部),计四百余万字,著述丰厚,成就卓著。代表性成果有:美术评论集《解体与重建——论中国当代美术》以及《写意论》、《结构论》、《笔墨论》、《绘画意境论》、《书象论》等。学术风骨、学人楷模,刘骁纯是一位具有深厚人文情怀、深度理论素养、坚持学术真理的美术理论家、批评家和策展人。从1980年代开始,在文艺思潮波澜起伏的情势下,他敏于发现,关注艺术发展新态,为推动中国艺术的当代转型不懈努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军

        追求尽善尽美马军,其绘画显示了对中国重彩画语言的突破性拓展,他将中国佛教的文化背景与现代人文主义的主题相结合,建立起绘画的内在气质和品格。

        7月20日,彩墨画家、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马军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马军1958年生,安徽淮北人。自1993年起,他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他的作品还在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国参展。马军曾在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工作8年,创作早期以敦煌彩墨人物为主,1995年后主攻彩墨山水及中国西部风情画。他致力于改革传统的探索,创造了既水晕墨涨又色彩斑斓的画面效果;融敦煌壁画传统的水墨与西方的后期印象派的色彩为一体,抓住了墨与色的微妙关系,改变了前人在生宣上无法进行色彩塑造的传统。值得一提的是,马军是吉尔吉斯斯坦艺术科学院院士、比利时利尔美术学院院士,曾获比利时“东方艺术骑士”勋章,2013年被外交部、文化部、北京市政府联合授予“和平之旅优秀艺术家”称号。


        欧阳中石

        当代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创办书学教育,拥有鲜明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他将书法置于文化的大背景下,构建书法文化学科。

        11月5日,首都师范大学官方网站发布讣告: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欧阳中石于11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欧阳中石1928年出生于山东泰安,毕业于北京大学。1993年担任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学科带头人,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方向博士生导师。

        他提出以“书法文化”为龙头,“书法史论”为两翼,以汉字、碑帖、鉴藏、材料研究等为外围的“书学”概念。他将自己对书法的认识概括为“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他教授书法,以德为先,注重传统,更以时代需要为主。他于2007年获教育部、人事部联合颁发的“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08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北京市人民教师”荣誉、中国文联颁发的“第六届造型艺术家成就奖”。2009年人民网评选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人民喜爱的艺术家”称号、2010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先进工作者”。


        潘鹤

        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的标志性城市雕塑《开荒牛》,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金质奖,成为深圳精神乃至改革开放精神的“世纪象征”。

        11月22日,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雕塑家潘鹤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95岁。潘鹤(别名潘思伟),1925年生,广东南海人。国务院授予“国家级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师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曾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终身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广东省政协常委。被中国国家画院授予文艺界首批“院士”勋号,文化部授予“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潘鹤一生创作了雕塑作品700余件,其中大型室外雕塑150余座。代表作品中,有展现中日和平友好的雕塑作品《和平少女》,有反映红军战士不畏艰苦、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雕塑作品《艰苦岁月》,此作品收录于全国小学课本,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熟悉的经典雕塑。


        冯运榆

        暮年而崛起,获取的艺术成果来之不易,是冯运榆以生命的诚挚进行探索得来的,这是生于和属于自我的艺术形式。

        浙派名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画院原专职画师冯运榆先生于12月18日逝世,享年80岁。冯运榆1941年生于上海,195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直升浙江美院中国画系,深得潘天寿等名家亲授,为浙江画院的第一代专职画师。1984年成立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曾长期担任该会副会长和秘书长,为该会创始人之一。生前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致公党党员。

        在画坛上默默耕耘,静心研究,在浙派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上作出艰辛的探索,其作品题材多以表现藏民彝民生活为主,他用苍茫雄浑和古朴凝重的笔墨,深沉地表现出他们的民族风情和信仰追求。在艺术风格上,沉隐潜修、以图大成,作过多方向艺术风格探索,最终定位于弘扬、发展浙派意笔人物画,获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冯运榆以自己有力的艺术成果来证明,曾经辉煌和渐见淡漠的浙派人物画是正道、大道,是中国意笔人物画的主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注:以艺术家去世先后时间顺序排列。)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2(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