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带领读者渐入书法佳境——《琢墨:中国书法经典鉴赏》出版

        作者:孙博2020-12-01 08:15:25 来源:中国艺术报
        带领读者渐入书法佳境——《琢墨:中国书法经典鉴赏》出版

          中国书法不但串起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踪迹,而且也串起了每个中国人的文化情感心路。这样一条绵长的长河,如何探寻它的源头,如何站在彼岸欣赏河流经过的每一处优美景象,了解背后的动人故事,无疑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正如涉足胜境的游客,固然可以凭着自己的观察,感知自然的原生态魅力,但是,倘若身边有一个稔熟的导游,领着你渐入佳境,俯察品类之盛,则你的游目骋怀之情,足可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种引领的工作,既美妙而又神圣,当然,也是异常艰苦的。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琢墨:中国书法经典鉴赏》 (以下简称《琢墨》 )一书的两位作者,为弘扬书法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琢墨》循着书法史脉络而撰写,从甲骨文起一直写到晚清,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碑帖、名作和代表性人物,基本上都“一网打尽”了。该书作者之一唐之鸣,浸淫书法艺术之道逾40年,又有在大学讲授书法艺术课程30多年的切身体会,从理论到实践创作经验,既深厚又宽广。他早年师从著名书画篆刻家吴颐人先生,习金文、治古印、作书法、刻茶壶。他的书法以汉魏晋唐为宗;篆刻立足秦汉,旁涉明清诸家;紫砂刻壶的刀法挺劲,深得文人壶精髓。他的艺术旨趣崇尚“清、正、朴、雅” ,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创造新意。丰富的涵养和切身的体会,使得该书的文字叙述显得专业而又殷实,不尚空谈虚设。分析历代名作从书作的技术层面着手,深入到书写细节,再到书写心理以及观者的欣赏感受视角,皆能言之有物,又文情并茂。

          在通篇文字的叙述上,既保持了专业的高度学术性,又注重了文学性的刻画,令人读来情景交融,状物抒怀。如第五章“明代书法”中,描写黄道周的风骨、傅山的狂狷篇章,犹如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先秦书法向来庞杂而又无序,但它开启了中国书法从结构空间到书写笔法的滥觞,作者能去芜存菁,把它们放置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该书开篇从西周的井田制度论述到书法的法度规范建立,令人耳目一新,又合乎历史事实。在风格审美中不单就字论字,而是结合地域、文化和民族风俗生活形态,完美地阐述了“风格即人格”这一命题,诸如此类的亮点和新颖的视角,形成了此书的第一特色。

          该书的另一位作者吴启雷,目下是一名国学、历史老师,尤精中国古代美术史,也擅长书画,出版著作多部。大学求学期间,吴启雷曾是唐之鸣的学生,学习书法、篆刻, 30年后师徒一如往昔,保持着高度的默契。由于他大学读的是历史专业,所以在成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特长,以史为鉴,叙述了历代书家背后壮阔的历史社会背景,尤其在他熟悉的唐宋部分,做到文史结合,也为文章的阅读增添了不少乐趣,使该书在专业书法鉴赏背景下拓展了历史视野,也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关注点,从而使该书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除了历代名作名家鉴赏之外,该书还特地用了一个章节来谈书法文化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想法也是本着“以读者至上”的心愿,使读者在日后品鉴乃至收藏书画作品的过程中,了解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诚然,该书的最大特色莫过于图文并茂──红花绿叶各显春。全书逾32万字,配有近400幅图片,作者不惜占用版面,每段文字下都配有清晰而又高质量的版图,有的还进行了局部放大处理。为使观者对名作有完整的解读,很多手卷都是整篇显示。这样,可以确保在鉴赏过程中更加生动、真实。所有名作的存世情况都作了极为详尽的出处介绍,包括藏家分布背景。当然,由于受到版面的限制,任何一本书也难以达到穷尽,书中不得不忍痛割爱个别书法家和名作,这也可算作该书的白璧微瑕之处。但笔者相信,这部言而有物之作的问世,定会给当今重拾文化自信的中国人呈现一道文化大餐。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0(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5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