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展会活动
      分享到:

      以“物”承时间 以“物”记时代

        作者:张茜2020-09-14 00:45: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以物承时间 以物记时代

        幻——叶如花之一(釉瓷) 32×26×23厘米  2012年 李正文 湖北美术馆藏

        展览“物性——中国传统造物观与当代造物”从湖北美术馆馆藏作品出发,提炼“物”的概念,以呈现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与当代造物方式间的联系,希冀启发传统造物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强调传统文化要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当代社会相协调的理念。

        中国传统造物活动在人类文明史中取得了空前成就。古人不仅将其造物智慧融入到有形器物之中,而且形成了系统完整的造物思想体系:“天人合一”的哲学造物观、“师法自然”的自然造物观、“格物致用”的人本造物观、“物尽其用”的节物造物观。而今,传统造物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实用与功能性、材质工艺和技法等依旧对当代造物方式产生着深远影响,呈现了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结构与审美心理。

        当下,我们的造物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无论是社会公共空间的大型雕塑还是融入生活的器物造作,其在材质与造物门类上的界限愈来愈模糊。它在人与物关系的基础上,超越了实用性的界限,强调物与空间、物与时代的多维度关系。因此,展览在结构上抛弃了按照不同工艺门类的传统划分方式,试图从“物”的本质出发,以艺术家所造之物为载体,由此串联传统造物观所代表的文化传统与当代造物方式所呈现的时代精神。展览用4个板块来反映传统造物观与当代造物方式之间“从工艺到社会”“从文化到心理”的结构性转变。  

        “天人合一”的哲学造物观强调的是“器”与“道”之间的关系。“器”是所造之物,“道”为所传达的观念,对某个概念进行视觉形象的转换即是造物活动中以器载道的直观方式。在今天,“造物”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实用之物的范畴,艺术家希望通过更纯粹的方式来呈现人与所造之物、所处环境间的关系。在这个部分,刘政德以寓繁于简的雕塑语言赋予寓言故事新的叙事张力;夏和兴与汪天亮则以不同的媒介阐释器与道;李伦、程向君回归到漆语言本体,呈现出人与漆这一自然媒介间的共生关系;刘吾香、林栋则成功转变了对传统山水和五行的认知;周剑石打破了“器物”的概念,以新的观看方式使观众、作品、空间形成了更紧密的链接;张海东则“织”出了遥不可及的“天网”。艺术家们选择以新的图示、媒介和观看方式来呈现他们对某个传统概念或语汇的理解,使这些概念以全新的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赋予“造物”新的涵义。

        “师法自然”的自然造物观是传统造物观的重要理念之一,在今天它仍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从公共空间的雕塑,到室内空间的陈设,再到日常衣着配饰,不同的艺术家用不同的媒介手段演绎物象之美,将造物者之手延伸到当代生活的点滴之中。张永见利用石与铁呈现了人工与自然、硬边与破碎的张力与对抗;李正文、邱玲、胡桉澍借用植物形态去表现自然的朴素本质;吴淑芳与粱芳则跳出了自然形态的限制,将作品与书和材料的折痕联系起来,前者打破尺度、物用的概念,后者则将折痕与无形之风联系在一起。可见,在当代造物方式中,与其说艺术家借用了自然或人工形态,不如说他们一开始就在解构所有形态的本质,以此重构作品中的力,并为意义的阐释奠定基础。  

        “格物致用”的人本造物观强调造物的功能性,中国传统造物活动留下的许多经典的造型与结构都是基于这一观念,今天这些造型与结构出现在艺术创作中,其实用功能被弱化,但却更加强调所造之物背后的深刻内涵。在这个部分,我们看到傅中望使榫卯成为雕塑本身,陈融以榫卯塑造雕塑;谢荪、范扬存、林岗从乐器造型的角度出发,线性地呈现了乐器在本质、功能与造型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的问题;乔加的屏风抛弃“遮蔽”功能,演绎平面语言的立体化;白明则对瓶的器型进行了挤压与扭曲,探讨器的形成过程。本质上,这些作品都尝试赋予“格物致用”以新的理解——超越物用功能本身,关注“物”与当代社会的深度结合,折射造物之人、所造之物与其所处时代、所处文化的内核关系。 

        “物尽其用”的节物造物观探讨的是如何用“物”的问题,这侧面反映了对材质与技法的探讨。每一种媒介都有其限制,在一个限定的范围里去最大限度掌握某些不可控的东西,是艺术家探讨材质、技法的乐趣所在,而造物活动也正是在这种可控与不可控的碰撞下,不断完善、出新。冯晓娜的面具、崔岩与徐晶的纤维作品都利用单一材质进行了作品形式与空间上的转换;谭大利、邱志军将大漆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以期形成文化、艺术家与观者间的阅读关系;谢震、吴杉、潘草原则试图呈现漆在平面语言中的当代转换;李正文将传统陶瓷技艺与本土装饰风格杂糅,展现了符合当代审美观念的历史认同。在今天,中国传统造物观要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当代社会相协调,一方面要发扬传统技艺,与当代造物方式相融合;另一方面要探索新的材质、创造新的技法与传统思想发生碰撞,从而创造出具有新的生命力的作品。 

        而今,“物”已然打破了“物用”的藩篱,它既是艺术家创作的客体,同时也是承载文化与时代的主体。艺术家要做的正是通过对材质与媒介的深入认知,通过对技艺的承袭、打破与重塑,通过对传统的取舍、对时代的把握与对未来的洞察,去呈现对“物”的思考与理解,使“物”以承载时间、记录时代。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80(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