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全民影像时代摄影仪式感的重塑

        作者:张引2020-09-12 08:04:07 来源:中国艺术报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摄影已不是少部分专业人士所独有的特权,而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个人人摄影、图像爆炸的全民影像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的时代中,提出摄影的仪式感这个议题,似乎有些格格不入,毕竟,今天的摄影太容易了,我们身边的手机、电脑,乃至电视、手表等等器具都被加入了拍摄的功能,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新鲜的影像已呈现眼前,如此轻而易举、俯拾皆是,似乎毫无仪式感可言。

          然而在摄影诞生之初,整个拍摄的过程却常常笼罩在一种浓浓的仪式感之中。五花八门的试剂、古怪威严的木箱、繁忙奔走的摄影师、正襟危坐的被摄者,仿佛是一场大幕徐徐拉开的好戏,只在镜头开启那一瞬达到高潮。拍摄完成后,一切又转向神秘,幽暗恍惚间,摄影师的一番摆弄调试,竟能将栩栩人像留存于方寸银板之上,仿佛在那昏暗的小屋内完成了一场光的献祭,宛如神迹。

          今天再提及这些,似乎显得有些故作浪漫的矫情与天真。摄影百余年的发展,让我们能够越发便利地获取影像,我们自不必“为赋新词强说愁”去仿古复辟,在今天的摄影中舍近求远、自设藩篱,加入一些充满表演性质的故作高深。在今天呼唤找回摄影的仪式感,呼唤的其实是从各个层面对摄影这种行为的重新珍视,是对影像价值的重新思考,是对一个摄影者自我要求的重新界定。

          >>对每一次拍摄的斟酌与思考

          随着摄影设备的数字化与光学性能的不断提升,很多从前无法想象的拍摄方法成为可能,这为我们探索新的影像语言、新的摄影表达方式带来了便利。但这些新功能、新技术在一些摄影人手中却往往被滥用,高速的连拍使对瞬间的抓取不再困难,“哒、哒、哒”一梭子快门总能“蒙”上一张;容量大且成本低的影像存储让摄影者对画面的甄选不再严谨,横的、竖的、近景、远景,管它好坏拍了再说;强大的后期处理技术让任何一张照片都有可能“起死回生” ,前期拍摄有些瑕疵后期再修便是,何必较真。如此种种都是今天很多摄影人的真实写照,我们不难看到各种高新技术让我们的相机变得越来越“傻瓜化”的同时,也在让摄影师逐渐“傻瓜化” ,各种自动化功能简化了原本繁琐细致的操作,却也很容易一同简化我们对每张影像的思考与研究,消磨我们严谨认真的专业精神,稀释影像中蕴含的情感与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呼唤对拍摄这个行为本身的重视,在按动每一次快门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与严苛。

          >>对被摄对象的尊重与敬畏

          影像获取的无限简化让今天拍张照片成了一件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但这也导致很多人不分场合、不分情况地随意拍摄,在无意甚至有意间,对他人、社会、自然造成了侵害。在今天,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获取他人影像,由此导致对他人产生侮辱、诽谤的“网络暴力”事件已屡见不鲜;而因拍摄对自然的破环近年来更是严重,很多游客在旅游途中为了拍摄优美的自然风光却不惜对其任意破坏、改造,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完美影像” ,更有甚者,为了拍摄野生动物,竟先将动物诱捕杀死,然后摆成自己需要的动作,自编自导出一个“绝佳瞬间” 。

          这些真实的案例不能不让我们感到心惊,对拍摄行为的规范与把控已刻不容缓,就在今年,我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在《民法典》中有专门关于肖像权的相关叙述,对与之相关的摄影行为进行了有力约束,是影像创作法制化的重要标志。但拍摄行为的规范不能完全依靠法律的监管,摄影者自身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与自觉,在拍摄中对被摄对象保持尊重与敬畏。影像创作的推广普及让每个人都享有了记录影像的自由,但我们不能让这种自由异变为实施“影像暴力”的便利,相互尊重、文明拍摄,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影像生态,让影像创作真正充满生机与活力。

          >>对作品呈现的设计与关注

          影像获取方式的转变也同样带来了影像呈现方式的转变。今天影像展示的主要媒介已由曾经的纸媒、展馆转至了网络和各种社交平台。新兴的展示平台成本低廉、传播迅速且广泛,与摄影的自身特性有着天然的契合。但在拥抱这些新兴形式的同时,我们不应放弃对相对传统的传播媒介的坚持。一组严谨、高质的摄影作品,其呈现材料、尺幅大小、组织顺序、观看环境等都应有相应的控制与设计,这些在传统的展览、画册等呈现形式中都可进行较为有效的控制,保证作品以其应有的形貌与观者相遇,但这一切在基于网络的各种传播途径中却很难做到有效管理,观看者使用的观看设备千差万别,色彩、尺幅、材质的表达无从入手,而经过网络的传播,原本完整的作品也常在一次次转载、传播中变得支离破碎,很多人在网络上仅凭看到的零星作品就对创作者的创作大加评论,实在让人啼笑皆非。因此在今天这个各种新媒体形式争奇斗艳的时代,摄影仍应保留一份本心,对影像的呈现有一份坚持,这既是对观看者的负责,更是对自身付出的心血、对自我价值的尊重。

          以上是对我们如何在影像中寻回仪式感的一些简单分析,其本质实际上是对一种“娱乐化摄影”倾向的反抗,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被裹挟在高速而碎片化的信息洪流中,人们对严肃、深入的思考与严谨、规范的流程逐渐丧失了应有的关注,而呈现出一种轻忽、随意的态度,我们在娱乐摄影的过程中,其实正一点点消费着摄影的生机与潜力,而如果连我们摄影人自己都不愿用一种严肃、尊崇的态度去对待我们所热爱的摄影,又何从去赢得他人的认可与感动呢?寻回摄影的仪式感,追寻的,是一种对摄影原初的热爱与感动,是一种对拍摄的自尊与自豪。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8(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6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