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宋代蛱蝶小品画

        作者:admin2020-08-27 07:00:12 来源:美术报
        宋代蛱蝶小品画

        宋 晴春蝶戏图 绢本 23.7×25.3cm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蛱蝶题材作为宋代草虫小品画中重要组成,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由于此类题材作品的数量占比大、艺术成就高,是非常值得专门用一期文章来介绍的。蛱蝶或为蝴蝶古称,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蛱蝶轻薄,夹翅而飞,枼枼然也。蝶美于须,蛾美于眉,故又名‘蝴蝶’,俗谓须为胡也。”蛱蝶的画法成熟较早,唐初时滕王李元婴即以画蝶闻名,素有“滕派蝶画”之誉。对蛱蝶的描绘发展到了宋代更加大放异彩名家辈出,其中以北宋赵昌最为著名。赵昌之画长于写生,得花木之精神,所画蛱蝶翩翩而动跃然纸上。这种对画面生动之感的表现,也正是宋代花鸟画的一种特有时代精神。以下笔者挑选了几幅具有代表性的宋代蛱蝶题材小品画分别加以赏析。

        (一)

        《晴春蝶戏图》,绢本23.7×25.3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画无款,旧签题“李安忠晴春蝶戏”。在花鸟画中,蝴蝶通常都是以点缀画面的作用出现,一幅画完全以描绘蝴蝶为主题的团扇小品在历代绘画中是十分少见的。此幅《晴春蝶戏图》画面背景不着一笔,画中蝴蝶姿态各异宛若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大小相间颜色缤纷,这样的场景显然不是来自完全真实的自然情境,应该是作者有意的精心安排。这样的构图方式与黄荃的《写生珍禽图》相似,是一种集锦性质的作品。画家对蝴蝶描绘细致入微极为写实,其作用不仅在于欣赏,同时也是科教、学画的范本。其画法看似是“没骨法”,实则仍是“双勾填色法”,只因勾勒的墨线颜色较浅被重彩所覆盖。这种画法在北宋末年的画院颇为流行,宋徽宗的《枇杷山鸟图》亦是用此法。

        (二)

        《海棠蛱蝶图》,绢本,25×24.5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虽无款识,但据其风格画法推断应是北宋画院中人所作。画中海棠花叶的勾勒质朴沉稳,与南宋院体的纤巧细谨截然不同。作者笔下海棠迎风摇曳,枝叶翻折,生动真实,可见其观察自然之细致。这和宋代画院传承了黄荃一派的写生传统是密切相关的。其厚重的质感与特殊的敷色技法有关,绢本画可正反两面都上色来增加颜色的丰富程度,白色及石色则可在反面用重粉托底让该部分显得更为厚重。

        (三)

        《菊丛飞蝶图》,绢本,23.7×24.4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画旧签题“朱绍宗菊丛飞蝶”,画上名款因破损今只存一“朱”字于左下方。朱绍宗,南宋宫廷画家,嗜酒放达。《图绘宝鉴》上记载:“朱绍宗工人物猫犬花禽,描染精邃,远过流辈。隶籍画院”。此画描绘了菊丛中蜂蝶飞舞的情景,细笔勾画、设色典雅,若论渲染之精妙当属宋画小品之冠。图中花蕊的立粉技法运用之精湛让人叹为观止,画家笔下一花一叶极具立体感仿佛如浅浮雕一般,可见画史所言非虚。

        (四)

        《青枫巨蝶图》,绢本,23×24.3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画无款,所绘精美细腻颇具巧思,属宋人小品画中的精品。画中一只展翅飞舞的巨蝶正迎向一束摇曳的青枫,嫩绿的枫叶上趴着的红色甲虫更增添几分生趣。画面构图极为高妙,枫叶与巨蝶大势上构成了一个倒三角的形状,但作者通过将蝶翅与枫叶恰当地安排,又使得不稳定的倒三角构图保持了平衡。此画亦是一幅高度写实的作品,图中巨蝶名为乌桕大蚕蛾(又名皇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娥类,其前翅张开时可达25至30厘米。通过对比皇娥的标本可以发现,千年以前所描绘的巨蝶与现在几乎无异。再观其画法,用笔细劲,设色清雅不落俗格。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84(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3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