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70年,百花芬芳向祖国和人民汇报

        作者:李雪2020-08-25 07:08:26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年5月28日,对首都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是一个特别的纪念日——随着一张“北京市文联成立70周年纪念”的图片在朋友圈刷屏,一段悠长浓情的文艺时光在记忆中铺展开来。70年间,首都文艺百花园群芳争艳、硕果累累。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以优秀作品讴歌伟大时代、满足人民需要,塑造出北京独特的城市形象,赋予了这座城市鲜明的文化印记。值此庆祝北京市文联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自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登系列纪念文章,以此向北京市文联70华诞致以热烈的祝贺。 

        ——编者 

          1950年5月28日,郭沫若、茅盾、徐悲鸿、田汉、梅兰芳、戴爱莲、侯宝林……这些文艺界响当当的人物因一次盛会聚到一起,参加一次完全为艺术家们而召开的会议——北京市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成立一个完全为他们而命名的组织——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会上,老舍被推选为主席,他在开幕词中点明了成立北京市文联的必要性,一要为北京200万刚解放的人民提供文艺服务,另一方面,要发挥带头作用,间接地给全国以好的影响。会议期间,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来到现场,希望北京文学艺术界的同志搞好团结,为人民服务,周恩来说:“我们的文艺工作会给首都的人民增加无限光辉的。 ”

          首都新文艺大军紧随新中国建设的步伐胜利会师,写下了70年新首都文艺史册的煌煌开篇。怎样深刻认识文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如何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怎样抓落实?如何在创作中彰显中国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注意哪些问题?70年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幻,围绕这五大问题,广大首都文艺工作者勇于探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首都文艺界广泛展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传运动,北京文艺界3次组团参加赴朝慰问演出,编演了京韵大鼓《飞虎山》等一批反映抗美援朝战斗、生活的节目。老舍曾作为赴朝慰问团副团长,带领梅兰芳、程砚秋、新凤霞、魏喜奎等艺术家走上一线演出,为战士们鼓舞士气,大家出发前情绪高涨,甚至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准备。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良小楼两赴朝鲜, 1951年,她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曲艺服务大队,一曲《董存瑞》受到志愿军指战员热烈欢迎。1953年,她再次赴朝慰问演出,受到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的接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伤痕” “反思” “改革”和“寻根”类文学与电影交互辉映,涌现出大批反映现实的作品。在北京,通过落实政策,不仅老作家纷纷归队,且涌现了一批新生力量,首都文艺创作进入百花齐放的春天。杨沫的《东方欲晓》 、管桦的《将军河》 、王蒙的《最宝贵的》 、邓友梅的《我们的军长》等作品影响深远。后起之秀刘心武写出了《班主任》 ,张洁创作出《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等获奖作品。上世纪80年代末作为国产电视剧的萌芽时期,北京作协和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邀集一批作家策划推出了《渴望》 《编辑部的故事》 《皇城根儿》等电视剧,促进了国产室内剧的繁荣。

          2003年“非典”肆虐,首都文艺工作者6次深入一线慰问演出,并举办“英雄赞歌”大型晚会,现场近3000名医务工作者观看。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筹办中,北京市文联和各团体会员单位积极开展“擎起奥运大厦的人们”纪实摄影展、北京欢迎您漫画歌谣展等文化活动,为圆百年奥运梦增光添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新时代,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北京加大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步伐,围绕“一核一城三带两区” ,市文联积极作为,办展览、搞演出、做培训、整文献、推作品……使广大文艺工作者有了展示才艺的舞台,增添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每年春节,首都文艺工作者都奔赴群众大家庭中,在京郊的小院里与大家写春联、吹糖人、做年画,好不热闹。此外,北京市文联还与天津、河北文联共同举办“到人民中去”京津冀百名艺术家志愿者赴抗战圣地服务采风大地行系列活动,拓展了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的深度。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由北京市文联组织的200人游行队伍汇入到群众游行的大方阵中,走过天安门广场,这其中有人们熟悉的冯远征、吴刚、李菁、郎朗等文艺名家,也有很多幕后文艺工作者。在冯远征的记忆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时,北京人艺《茶馆》剧组部分演员登上了彩车,他却遗憾没能参加,当他接到参加群众游行的任务时,既兴奋又自豪:“有了这一经历,更加要鞭策自己,继承人艺的优良传统,在舞台上留下更多精品力作。 ”在中华文化方阵的彩车上,笙演奏家吴彤精心制作了一把新笙,漆成鲜艳的红色,并配上五颗星;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王凯以方志敏的形象出现,让人不禁想起方志敏烈士那篇《可爱的中国》 ……正是这种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励着大家顶着夏日高温坚持室外集训3个多月,展示出首都文艺工作者意气风发在新时代建功立业的决心。

          当然,前路并非坦途,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凝聚全国力量共同抗疫成为共识。北京市文联鼓励首都文艺工作者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创作反映疫情防控一线感人事迹以及广大市民互帮互助的故事,宣传普及防疫知识。美术作品《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李兰娟院士肖像》 《雷神山医院建设纪实》以及长篇报告文学《钟南山逆行的72小时》 、音乐作品《大爱无边》 、岔曲《天使赞》等一批文艺作品诞生,汇聚成文艺抗疫的重要力量。

          70年一路走来,一代代首都文艺工作者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北京市文联认真履行基本职能,切实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北京市文联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新的长征中,也将踏着新时代的节拍,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再次出发。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1(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4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