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美术 书画 艺术 傅抱石 北京 教育出版
      分享到:

      致思深广 旨闳义丰——读《希古与幽怀:傅抱石的人物故实画》

        作者:何怀硕2020-08-17 00:00: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希古与幽怀:傅抱石的人物故实画》 张鹏 著 中华书局 2020年6月版

          (2/2) 湘夫人(国画) 1943年 傅抱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我对少年时代令我最震撼、最喜爱的近代画家的赞扬,却不为社会上多数人所赞同,连我从中学到大学的美术老师或爱画的同学都如此,而且常对我加以讪笑。大约上世纪50年代末,我读武汉艺术师院(后改为湖北艺院)附中,有幸听到傅抱石先生莅校演讲中国画的特色,师生之间,大概只有我如受电击,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终生难忘。后来我经香港到台湾师大就读。1965年,我大学毕业,同年傅先生逝世,我从香港得到传闻,在心中暗自落泪。那时候台北没有人听过“傅抱石”。我读大学美术系时,便立志未来要写一本“近现代画家论”。写“画家论”,对我自己而言,是因为我要当画家,我得先探讨在我的前面,远自唐宋元明近到清代与民国绘画史里面最重要的几条发展演变的路线是怎样的走向。尤其近现代,我的父、祖辈中,谁是我最认同、最敬佩的画家,为什么我会认定他们是第一流的画家。因为我要继承他们的事业,参酌他们的成果,探索我自己的道路,就必研究他们的利弊得失,有助于建立我自己的主张。写这一段的画家论,就等于写一段断代史。所以有人称我是“美术史家”,其实我不曾立志做“史家”。我大学毕业不久,那时被罢官多年的叶公超是台北故宫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很关心我,想推荐我去那里任职,那是许多人想要而难得的机会,但我却不要。我的理由是“我不想去故宫变成小古人”。因为我志在创作,想当画家与文章家。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刚刚改革开放,我从纽约回台北教书。不久,开始写近代中国画家论,选出八位第一流的画家,在报刊陆续发表。90年代后期在台北立绪文化公司以《大师的心灵——近代中国画家论》之名出版。后来在天津、广东等地出版了简体字版,20多年来发行很广。里面我写了很长的序言,论及为什么名满尘寰的张大千在我的书中却不入第一流中国画家之列。此事引起两岸三地许多人不悦,多年来有许多争论。我们的同胞,包括俗人与雅人,对艺术的品鉴普遍如此,有点出乎我意料。我写画家论,初心在为自己探索未来创作的方向。此外,因为社会与艺界一直为俗世因袭观点所蔽,也受媒体的误导与商品化的干扰,艺术的真正价值,玉石不辨。这种情形,虽然中外历史并不少见,我还天真地以为苦口婆心,能启人慧眼,能辨禾莠,能使真正的大师早日为天下所见识,后来有点失望。

        回想我自少进入艺术学习之门,幸蒙天启,古今中外许多文艺天才与大艺术家,早在我的“心龛”,以不渝的诚挚、不磨的信念虔诚供奉着。近现代中国画的部分,我选了八人。生于19世纪末的大画家,有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20世纪有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2004年,百花文艺出版社特别请余光中先生为大陆版写序。他说:“看得出,怀硕深心最仰慕的,是傅抱石……于中国微妙的诗境最为入神,对怀硕的感召显然颇深。”我早年所选八人现今都是令人咋舌的大价钱。想想60年前我独排众议,不畏人讪笑的坚定,那时,京、杭之外,全中国大多数人不知道后面这三位大画家,我很早看到这几颗“寒星”,不能不说是我平生最得意的事。回想起来,即便我半生因此受某些师友的冷眼与排斥,也甚值得。

        我用心写傅抱石,以《大气磅礴,纵横排奡——论傅抱石》为题。这位大画家,我从十几岁开始憧憬、服膺、追踪、鉴赏、研究的心得在这篇文章中倾泻尽净。他是明清两朝以后,能摆脱旧传统窠臼,继石涛之后最重要的画家。我用一万多字论傅抱石,对画家与他的卓越成就总体的评论、阐释与评价。我在《大师的心灵·序》与“绪说”中讲了许多我的写作目标,不单为画画的人而写,也为艺术界及关怀中国文化的人而写;不专为今人,更不专为把艺术当投资的收藏家而写,而是把我的见解交付历史,为未来而写,为后来的知音而写。

        2019年11月22日,北京画院邀请我在画院美术馆举办我在大陆的第一个个人书画作品展。我的老朋友邵大箴、郎绍君等七位评论家事先都给我的作品集写了很诚挚的序。这次还认识了首都师大范学副教授张鹏,他给我洋洋大观一本《希古与幽怀——傅抱石人物故实画研究》的书稿,请我写序。该书稿将在中华书局付梓,我说只能写小序。没想到追忆这数十年我与傅抱石的缘分,竟下笔滔滔不能遏止。记得20世纪80年代两岸艺术交流,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傅抱石画展,我的演讲结束,傅家姊妹流着泪说:“你怎么这样了解我父亲?我们愧不如你!”我说:“你父亲是我心中的神啊!”有一次我从日本回程去上海看叔叔一家,正好碰到傅抱石30多年前在沪画展之后的第一次画展。我到会场,丁羲元副馆长马上请我上台讲话。我十分激动述说我对傅抱石的景仰与心得,得到众人的共鸣。又一个30年过去了,我非常高兴,新一代学者张鹏的研究,正是我所期望于后来者,没想到现在已出现在我眼前。他专题研究傅抱石人物画,指出傅抱石借历史典故来怅望千秋,也寄托今情,很精彩。

        张鹏与我都注意到傅抱石的“历史癖”。傅抱石的画与他的人格精神、学识见解密切相连。他曾说:“我对中国画史上的两个时期最感兴趣,一是东晋与六朝,一是明清之际。”我在《论傅抱石》一文中只提示他创作灵感部分来源是史识、学力与才华的交集。对古人的同情,也借古人寄托怀抱。其实他的人物画,与一般画家如张大千、季康等,画松下高士与芭蕉美人,其意境与深度,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历史上重要的大画家,百代以下,常会涌现出精专的学者,深入研究,爬梳发微,提出新见,才能不断扩大、加深世人对艺术家的认识。研究傅抱石,应该有许多题目。如傅抱石在精神上、技法上与陈老莲、梅清、石涛的研究,他最重要的金刚坡时期的研究,等等,有待张鹏以及其他后来者再接再励。

        张鹏透过傅抱石人物画的历史故实题材,追索傅氏创作灵感的来源,很有见地。引领欣赏者认识大画家的艺术表现,源于心智的追求、历史的理解、心灵的寄托与感情的共鸣。傅抱石在历史中发现“六朝精神”与明清之际的“遗民情怀”,张鹏的研究,深度与广度兼俱,所言确切有据,是学术论文的正格。指出傅抱石对艺人的气节、人格、品德的要求,对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之倡重,都可见傅抱石艺术成就之高大,绝不只是画艺技巧的修养而已,乃是天才、学识、品德,即全部人格的精神齐力迸发的结晶。中国艺术对民族情操的重视,也是中西绘画不同特点之一端。

        张鹏这部著作,对一般读者与学艺者了解傅抱石、了解中国画都大有帮助;对于我这个自少仰慕抱石先生,到白头犹未敢谬托知音的老学生,也被唤起进一步认知并感受抱石先生艺术堂奥之深邃的信念,有待好好钻研,以补不足。在我历年搜寻所得有关傅抱石研究的书中,张鹏这一研究,题旨之明确精到、资料之丰实周密、推论之切中肯綮,是我所见过的最深入的一部。后生可畏,实堪嘉赏。匆作此文,愿为之推介。

        (作者系艺术史论家、画家)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5(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