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江苏 书画 艺术 江苏 综合新闻
      分享到:

      为了艺术的高峰

        作者:高素娜2020-08-11 00:03:55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为了艺术的高峰

        艺术家姜永安为江苏省第一届新青计划培训班学员授课


        青年艺术人才扶持逐渐机制化

        这个暑期,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江苏省国画院承办的新金陵画派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第一期培训班正式开班。20位从全国选拔而出的年轻学员,将经过两年的艺术理论、绘画技法、创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得到进一步提升。“江苏实施‘新青计划’‘名师带徒’计划等诸多青年艺术家培训项目,就是要为新金陵画派、为江苏培养优秀青年人才,推动优秀艺术在新时代薪火相传、创新发展。”中国美协副主席、江苏省美协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名誉院长周京新说。

        近年来,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扶持与引导在各地引起重视,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也出台了许多措施发掘优秀美术人才和美术新人。以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云南省为例,其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既有云南省中青年美术创作研修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培训班等专业培训,也有面对云南基层青年美术人才的公益性基金项目,还有以云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为代表的各类扶持性展览活动等。“对于艺术人才,特别是对于更为关键的创作人才的培养,创研班是很好的方式。我们可以聘请国内一流美术家进行现场教学及辅导,运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采风写生、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将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相结合,全面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和技法水平。仅以2019年云南省的研修班成果来看,42名学员中,5人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4人入选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其中2人同时入选两个展览。”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云南美术馆馆长、云南画院院长罗江说,正是由于政府的持续推动和扶持,云南青年艺术人才近年逐渐在国内外崭露头角,他们的创作不仅植根于云南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创新也深扎于现实社会,真切地传递出这一代人独特的思考和情感温度。

        作为我国诗、书、画、印的艺术重镇,浙江历来重视青年艺术人才培养,如始于2013年的“新峰计划”,已成为组织有序、机制成熟、措施完善、成果颇丰的全省性造型艺术青年人才培养工程。“浙江画院也早在2004年即开始招收人物、山水、花鸟工作室的创研员,对社会各阶层的优秀中国画人才予以综合打造提升。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已有100多位学员通过这种传帮带的形式,在专业上得到了显著拓展和提高,尤其在省级以上的美展中频频入选和获奖。”浙江画院院长孙永介绍,“新峰计划”和面向基层一线创作骨干的各种艺术门类高端人才系列培训,为浙江省文联最近推出的“文艺名家孵化计划”进行了前期探索,而“文艺名家孵化计划”的推出,也标志着浙江省文联抓名家、抓青年、抓基层的人才培育体系进入成熟发展的新阶段。


        瞄准高端艺术人才稀缺问题

        如何更好地造就艺术人才队伍,这既需要青年人的自身努力,也需要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更离不开整个社会机制化的运作和投入。当前,我国美术人才看似基数庞大,但真正的创作人才、高端人才仍旧非常稀缺。

        “浙江的美术人才主要出自中国美院,但籍贯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绘画形式和技法运用带有明显的浙派地域特色,各级学位毕业后基本选择留在杭州择业。同全国其他艺术类毕业生一样,他们或创业,或代课,或做职业艺术家,真正进入体制内单位的人是少数。由于高校的扩招、扩容等各种因素,近些年毕业生的整体技术水平有所下滑,为了生存,他们的学业大多停滞或荒废,从业寄生者众多,学术拔尖者甚少,真正技术全面、有学养、在艺术上有所追求的已是凤毛麟角。”孙永说,浙江省委宣传部近年开展的“百年追梦”大型美术创作工程,4期共投入1亿元,今年启动的文艺基金创作工程也计划投入1.2亿元,它们都是对年轻作者的鼓励。随着浙江文艺方面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有为文艺青年的机遇会越来越多。

        “每个艺术家都是从青年逐步成长起来的,都有成长的过程和阶段,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参天大树都是从一粒种子开始萌芽,当有了成长的条件后,适当的养分会促进其快速成长。青年艺术家需要更多的展示平台和机会,需要通过不断的亮相提升自己,如此作品才会更具艺术性和完整度,才会有更多的思考与总结。”成功入选“新青计划”的江苏省书画院专职画家马帅,201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目前已参加过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江苏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等多个培养项目。“越来越多的扶持资助项目体现了社会对青年文艺人才的重视。和老师们的近距离交流学习,更容易发现自身现阶段的不足,有利于开阔视野、理清创作思路、找准艺术定位、树立更高的艺术理想与追求。艺术需要传承和接力,这些项目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引领艺术导向的作用。”马帅说。


        打造干净、可持续的生态链

        创作人才是艺术人才的核心,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创作人才培养生态链是艺术发展的关键。

        近10年来,江苏省国画院以“凭专业水平说话”为标准,建立了比较透明、公平公正的人才引进机制,不仅构建了风清气正的业态氛围,促进了院内外艺术创作,也为优秀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可发光的舞台。“美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青年艺术家。江苏虽然历史传承久远,人文深厚,但仍流失了大量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周京新坦言,前些年他一直充当着截留人才的角色,一方面要把那些去北京、上海等地发展的人才留住,另一方面还要想办法去外地“挖”人才,在本地培养人才。“虽然我们的平台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相比,可能还不足够高、不足够理想,但我之所以还能够成功截留下、挖过来一些人才,主要是我们在努力打造一个足够干净、整洁的平台。良好的风气和优质的土壤,而且能够让大家持久地感受到这一点,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周京新说,健康、绿色的艺术生态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是美术事业发展的基础,包容和自由的创作环境更能激发创作热情,留住人才的方式就是要让人才有使命感、成就感,让他们能够施展才华。

        当前,我国青年艺术人才培养已经受到重视,但仍然存在不少亟待突破的瓶颈。一是社会认知偏差,人们对艺术人才是不是真正的人才存在刻板的印象,导致对青年艺术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够全面和完善;二是对青年艺术人才培养的投入还很不平衡、不充分,缺乏相应的专项经费,师资力量在不同省份存在较大的差距;三是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仍待完善,应以社会发展及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开展不同的培训教育。

        青年艺术人才对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提高地域美术的学术价值、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具有推动作用。对于地方如何留住人才、挖掘人才,罗江建议,首先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适量放宽对学历的要求,更关注专业能力,同时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从薪资、职称评定、晋升通道等方面给予优惠;其次要多提供展示平台,从中发掘有潜力和创作能力的青年人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再次要形成长效人才培养机制,为青年人提供更多培训、进修、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促使其不断成长。“艺术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要目光长远,重视学校之后的再教育;另一方面也要不拘一格,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联合培养,如艺术类专业院校也可与画院、美术馆、文化馆等进行对接,以丰富人才培养的形式和内容。”罗江说。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9(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9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