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大暑之中觅清凉

        作者:朱蓝2020-07-24 08:06:28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大暑之中觅清凉

        纳凉观瀑图

        时至阴历六月,常有身边的朋友由衷慨叹年已过半竟还一事无成,时间过得何其快……伴着炎炎暑热,这份焦躁的心情真好似站在骄阳之下。翻翻日历,马上进入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来到。大暑之“大”,谓之意极,热极凉至,大暑之后就是立秋了,中国人从自然轮转的变化中体悟的是人生的哲理,物极必反,阴阳平衡。所以身在酷暑中也可觅清凉,不仅是身体上的凉爽,更是心灵精神上的宁静。

        做当代人最幸福的事之一,恐怕就是暑热中有空调续命。比起古人的消夏纳凉,我们的方式更加有效,但是似乎缺少了那么一点儿韵味。对于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动用那么多机巧心思去觅那一丝清凉,内心得多么沉得住气,对于来之不易的清凉,感受也就完全不同吧!

        故宫里有个冰窖,现在是众人皆知的网红餐厅。顾名思义,冰窖是储冰之窖,《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于庭内凿之,声如黎石,曰打冰。”将冬日之冰像储存大白菜一样放置,待伏天拿出,或是摆冰盘为室内制冷,或是镇着西瓜、水来解渴,就算是看看,在炎天暑热里,大块大块的冰也让人陡生凉意吧!《大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记载:“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可见皇家储冰量的巨大。

        除了用冰,古人对付酷暑的花样也颇多,以“消夏”为名的古代书画也层出不穷。宋代佚名的《槐荫消夏图》让我们直观古人的夏天:一高士坦怀赤足,高眠榻上,屏风上绘的是雪景寒林,视觉凉意;榻边书案的文玩暗示男主的文人身份;稍远处一棵老槐,密织阴凉,点题。尤其主人公一双脚搭在凭几之上,消夏之悠闲惬意扑面而来,闭门不纳客,我自得清凉。似乎活画了王羲之《今日热甚帖》的意思:“今日热甚,足下各匆匆,吾至乏惙,力不具。王羲之白。”今天这么热,足下咱们就各忙各的吧,我特别乏累,没力气。言下之意不如我们各自敞怀纳凉去!

        踞着水亭,依着树荫,赏荷、观瀑,都是古人的消夏妙法。故宫藏宋人《纳凉观瀑图》,纨扇页上绘一文士敞怀踞席坐于水亭,近处石岸崚嶒,激荡起水流,远处一瀑泄下,凉意顿生。元人《荷亭对弈图》表现了富贵人家的纳凉清趣,荷塘之上,水阁清音,二人在对弈,一人在高卧,侍女有打扇者,有采莲者,女主人似在调制着什么。类似如此这般的消夏图景,或水墨白描,或青绿金碧,历代不乏优秀之作。

        消夏又怎能缺少饮料呢!五代杨凝式的《夏热帖》中说:“凝式启:夏热体履佳宜,长饮酥蜜水,即欲致法席,若□□□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下数字残)病 (下二行残)。”“酥”指牛羊奶制品,用奶制品调蜜,假如再用冰一镇,这味道想想也该是绝了!蔡襄的《暑热帖》中道:“襄启:暑热,不及通谒,所苦想已平复。日夕风日酷烦,无处可避,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精茶数片,不一一。襄上,公谨左右。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几何?欲托一观,卖者要百五十千。” 人生缰锁,奈何蔡襄也如此这般叹叹,只有饮茶消暑吧,虽是热茶,饮下即出汗,却似带走一身的烦躁。

        然而说实话,体感的暑热,到底好消除,更何况在今天科技能带来无穷便利,但心中的燥热如何消除?还是老祖宗的一句话是灵丹妙药吧:心静自然凉!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121(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