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刘海粟 国画 艺术 安徽 综合新闻
      分享到:

      中西融汇的毫端怒放​—​—观刘海粟“十上黄山”

        作者:钟金2020-07-22 06:17:5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西融汇的毫端怒放​—​—观刘海粟十上黄山

        石笋矼云松(国画) 刘海粟

        1918年秋,刘海粟首次登上黄山。同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书赠上海美专“闳约深美”匾额,并悬于学校大礼堂。从此开始,这位已经接过所有行政事务重担的年轻人决定大胆改革上海美专。可谁又曾料到,就是这个年轻人即将揭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序幕,成为20世纪中国百年转型风云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刘海粟凭借他的巨大的热情、雄心、智慧和勤奋精神,自塑了一代大师的传奇人生。黄山,天下奇绝,是刘海粟的最爱。安徽一地,集千年文房四宝,至明中晚时期,尤因黄山的奇山秀石古松之大显于世,从而画家辈出。以渐江为首的“新安画派”,终成为明清最大亦最重要的地域性山水画家流派。承中国文人笔墨与时代新风的刘海粟,在1918年至1988年的70年间,十上黄山,从依形写真到任心创造,从“搜尽奇峰打草稿”到“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至暮年的雄视千古、雄罗层云、气吞乾坤之“十上黄山绝顶人”。他为世人留下了颇多的黄山精品。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以中融西的雄心壮志。

        近期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十上黄山绝顶人——馆藏刘海粟黄山精品研究展”作为首个“刘海粟研究”课题的长期陈列展,涵盖了刘海粟黄山题材的早、中、晚期国画和油画精品,以最晚期代表风格为主,辅以其中晚年常用印和十上黄山文献资料。以十上黄山年表为主线,同时与其艺术人生,教育事业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呈现模式。

        刘海粟晚年的黄山画境界壮阔雄奇,笔墨苍劲老辣,色彩浑厚壮丽。这与他早年结缘于康有为、蔡元培密不可分。1921年,刘海粟初识康有为,并被收为弟子,从学书文。其中锋用笔的深厚功底得益于康有为的书学思想,其“放眼看世界”的宽阔胸襟也离不开康师的影响。在《康有为赠刘海粟怀拉飞尔画师行书诗轴》中,我们可以窥得一二。

        1935年,刚结束第二次欧游回国的刘海粟,在初冬寒冷之日第三次登临黄山,留下了目前存世最早的黄山作品:油画《黄山》、国画《古松图》《朱松》《孤松》其中《古松图》上留有蔡元培、沈恩浮、李仲乾题诗。《孤松》则有陈独秀题诗。刘海粟凭借超凡的结缘能力,在当时的文化和教育界大放异彩。

        刘海粟的前半生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拓荒者,黄山于他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新中国成立后,回归于艺术创作的刘海粟,在其后半生中潜心研究水墨。这亦师亦友的黄山给予了他无限的灵感。寄情于景的刘海粟,也以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饱满的热情书写着黄山之情。其欲攀登黄山的一世雄心终于在他93岁那年圆满实现,黄山的高峰早已融入他的笔墨之中。他最后以大写泼彩欲中西融汇的毫端怒放,成为其彩墨山水的最高创造。

        发轫于上海的刘海粟,其物我融通的思考,与我心传我手的自我张扬,宣泄着天地气象的生命律动,更宣誓着一个大时代的亲历者于中西艺术兼容并包的海纳胸襟。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0(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6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