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画展频现抄袭作品,只因惩戒力度不够?

        作者:王广燕2020-01-16 09:41:18 来源:北京日报

        最近,一档名为“美好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创作中国画作品展”正在全国巡展,可有网友却发现,展览中出现了一幅似曾相识的向日葵画作。参展画作《仲秋细雨》被网友通过软件进行镜像反转后,与另一位画家此前的作品《丽日和风》惊人相似,只不过原画面上方空白处多画了几只蜻蜓。

        据报道,该画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主办,已经先后在陕西、甘肃、江苏展出。主办方在征稿启事中表示,严禁使用高仿、抄袭他人、复制自己作品参展,并已启动评选识别排重系统。然而,这一排重系统并未能识别出上述画作,令其作为优秀作品登上了全国巡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美术圈抄袭手法变得更为隐蔽,对于现今各画展的主办方来说,画作的“查重”都是如履薄冰,抄袭者花样百出,让你防不胜防。过去的粗糙抄袭已经进阶为精加工抄袭,先对原图来个镜像反转,再修修补补,制造出一幅能骗过图片识别系统的“新”作品。有网友戏称,这群抄袭者是21世纪的“镜像主义流派”。

        不仅如此,跨界抄袭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国画作品抄版画作品,美术作品抄摄影作品,画家的“创作思路”很广阔。加个滤镜,描一描轮廓,原图摇身一变就成了自己的作品。抄袭者不需要辛苦的写生、缜密的构图,就能批量速成,而认真创作的画家,却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效率”。

        在不断变种的抄袭顽疾背后,是种种名与利的推动。尤其是参加全国性的美术展览,对画家意味着极大的荣誉,甚至对其职业生涯至关重要;而目前艺术抄袭行为遭到的惩罚还不够严厉,原作者维权成本高,许多画家因此动起了歪脑筋,热衷于钻研抄袭技术。抄袭画作不仅伤害了美术界的形象,也挫伤原创者的积极性,危害艺术原创生态,应受到更加严厉的惩戒,令其不敢抄袭。而各大美术展览对于抄袭画作的识别,更需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将精心打扮的“李鬼”踢出画展。

        做美术创作不是当裁缝,东挪西凑、来样加工;更不是当修图师,坐在电脑前操作一番,就能将别人的作品稍作变形,据为己有。与其花工夫钻研“加工”抄袭画作的技术,不如把心思用在画出属于自己的画上。否则,哪怕抄袭技术满分,艺术价值也是零分。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3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