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神眼空阔待苍穹——读何俊杰的摄影作品

        作者:杨晓华2020-01-05 17:12: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神眼(摄影) 何俊杰

          (2/2) 金鹏(摄影) 何俊杰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凝视《神眼》,你会赞叹,会惊奇,会震慑,也会惶惑。这只眼睛,在虚实相生处睁开,在向你示意,是在脉脉含情,还是在犀利警示?这只被摄影界广泛关注的眼睛是神器相用、天人合一的产物。神并非真的是超验的产物,魏晋之际的哲学家王弼云:“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这种神异的力量正是感受世界的尺度变化带来的。

        自1858年纳达尔驾驶热气球在巴黎上空进行航拍以来,人类便真正具有了俯瞰大地的资格。那些在平常尺度上被分散关注的事物,显示出了恢弘的整体性,那些未曾看到的事物,突显出自身存在的庄严,世界仿佛被重构,人的精神脉络也在瞬间被震颤。航空摄影,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仿佛是飞行器发展的附加效应,却是人类观察和把握世界冲动的本真反应。这不是摄影艺术的简单分类,而是人类现代视野逐级抬升扩大的精神标志。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航拍艺术家群落的出现和成长,是这个民族现代生活的典型艺术表征。

        尺度是哲学中的关键词。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是人面对的万物,变化无穷,巨细悬殊。人必须不断调整尺度,才能更全面地感知世界。相当程度上,正是时空尺度的不断调整,促使人类精神不断觉醒并发展壮大。从部落时代,到神权时代,再到世界历史和全球史,人类不断突破自我的时空局限,获得自然和生活的真相,当然还有对自我的省思。

        尺度的改变,还带来美学的震撼。当艺术家端起相机——这20世纪最富艺术价值的机械发明——在不断捕获的时候,他仿佛一时间,超越了生命的生理和物理阻滞,进入上帝的视角。何俊杰说:“剖析我的摄影行为,在云层高度俯瞰苍茫大地,这是一种角度和姿势,一种选择,舍弃了平面,从垂直的角度,来体会大地的悲怆与温暖、孤独与甜蜜,高处,只属于云彩、飞鸟,梦中的凤凰和永远沉默的大多数。”一种精神的喷射在瞬间爆发了,一种奇崛和雄莽的景象敞开在一个人的面前。

        这种美学的本质是崇高。

        这种精神的大观,当然并非仅仅是造化的威力。人本身在群类之中涵融物象,贯通今古的内在力量,奠定了和大自然一起舒张和飞动的灵感。正如康德所说:“那广阔的,被风暴激怒的海洋不能称作崇高,它的景象只是可怕的。如果人们的心意要通过这个景象达到一种崇高感,他们必须把心意预先装满着一些观念,心意离开了感性,让自己被鼓动着,和那含有更高目的性的观念相交涉着。”

        康德韧性地挺举起人的主体性尊严,但这种更高的理想和理念,仍然不足以囊括东方艺术家的精神之光。庄子般扶摇羊角而上九万里,凌绝云气,背负青天,有一种逍遥自在,更有一种典雅和雍容。于是,在何俊杰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强劲的《龙脉》,看到了蓬勃的《孕育》,看到了《佛光》微露,也感伤《最后的绿洲》,敢于接续屈子的《天问》,也自忖《诠释的边界》。

        我们可以想象,当艺术家跟随飞机,跃上云层的时候,他开始为环境的巨幅变动而激动,这对大多数人沉闷和单调的云上时间,在他的眼里却充满赴约和捕获的新奇。当他发觉异样形态,摁下快门的时候,变动不居的时间和光影,就像闪电一样瞬间产生了融合和新生。百分之一秒、千分之一秒间会发生什么?似乎有踪可循,似乎神行无迹。

        同乡王阳明也许可以解释何俊杰的这种精神的奥妙:“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现在不是花,是大地,是人间。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5(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